无冕素王 乱尘曦光

2018-10-16 11:48王禹迪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8年25期
关键词:周游列国诸子墨家

王禹迪

他要点一盏灯,长明于乱世。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这简单八字,道出了孔子心中的铿锵意志,慷慨中便是舍我其谁的浩然正气。他的意志,他的正能量,是无论先秦诸子,还是世人,都无法匹敌的。

孔子出生便很励志了,在青春期,他完全符合了一代大侠的先决条件——父母双亡,但他并没有按照武侠剧的路线发展下去,而是活成了一部励志剧。十七岁丧母的孔丘一边打工一边学习,他的学问越来越大,甚至那些上层社会的人也会向他请教一些繁文缛节。

这道光,在灰蒙蒙的春秋战国,渐渐明亮起来。

如同成长般不易,孔夫子周游列国,境遇可谓是难堪至极,他不但没有得到国君的认可,更是遭到了诸子百家的议论纷纷。这不,孔夫子被陈蔡两国给围困住了,弄到什么就吃什么,落魄不堪;而獲救之后到了鲁国,席不端不坐,割不正不食,他说,之前是在求生,现在是在求义啊。但他还是遭到了诸子的非议,认为儒家只是会装样子罢了。

曾有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楚狂人给孔子唱了一首《心太软》:“你总是心太软,心太软,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一首长歌,唱出了孔子内心的明媚与忧伤,理想简单实现太难,但孔子欲说还休的时候,接舆却走开了;还有几个隐士,就不像接舆一样友善了,在孔子的大弟子子路问路的时候,一个说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另一个干脆劝子路别跟孔子这没有前途的人混下去了,跟他们一起宅起来,隐匿于乱世之中。孔子也因此慨叹:“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在道家人的眼中,孔子的大同社会与白日梦无异,就像当今的我们看好多怪人一样,想到:他该不会是个傻子吧。孔子就在这种情况下周游列国,感觉比游行示众还难受。道家的人呢,更接近自由主义。如果说儒家是好人政治,那么道家便是甩手政治了,大智若愚,举重若轻,遗世独立,小国寡民这样的思想。但孔子并不吃这一套。他点亮的灯火,永远散发着光芒。“别低头,GDP会掉;别流泪,封建主义会笑。”

道家的抨击还不是最激烈的,最激烈的当属墨家了。如果说道家这浪漫主义看儒家是不现实的现实主义的话,那么墨家这个真正的现实主义,看儒家就是魔幻现实主义啊。你那个仁爱算什么?墨家我可是兼爱啊!你不爱南子,但我可以爱啊。明明不信鬼神却要“祭神如神在”,只知“弦歌之声不绝”却不知百姓饥饿困苦,说什么“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这种乐天安命只会让坏人不去改正,懒人不会勤劳。墨家觉得儒家行于世间真的是太虚伪了,甚至还写了一篇《非儒》来否定孔子的思想。

但孔子决定了要用一生一世来将儒家供养。

十五岁确定学习的志向,三十岁找到人生的方向,四十岁坚定地去执行,五十岁明白命运的所在,六十岁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想法,七十岁融会贯通,不违规矩。尽管“滔滔者天下皆是也”,他依旧不乱于心,安贫乐道,心有鸿鹄之志。

当时的他并不知道他执意点亮的这盏灯火,明亮了整个华夏。

孔子的最后十年是在书斋讲堂中度过的,教育事业也发展至了巅峰,门下弟子三千余,出色弟子七十二,更有传其道之孟轲,两百年后再兴儒学,横扫江湖。

在春秋战国的峡谷之中,是他,用手去阻挡北风。尽管煌煌《论语》只是一言穷理,但孔子依旧,儒家依旧,灯火依旧。所谓任重,道远;所谓格物,致知;所谓仁者,无敌。

(编辑:于智博)

好一篇圆熟流畅、意趣盎然的孔子小传!开篇落笔不俗,为全文奠定古意,更透出侠气。以流派为线索,层层递进,铺开一幅诸子百家争鸣图景,写活孔子散布仁学的道阻且艰;以流行语为点缀,将信手拈来的典故巧妙化用其中,文思敏捷、妙趣横生。更可贵,洋洋洒洒千百字,长短句错落有致,情感克制饱满,极富阅读快感。当然,在戏说诸子观点时,流行语的化用固然出彩,但会否影响表述上的准确性,是仍值得斟酌研究的。不过,作为高中生的作品,无疑叫人忍不住一读再读,击节赞叹!

猜你喜欢
周游列国诸子墨家
周文疲弊与诸子起源——论牟宗三的诸子起源说
周游列国
周游列国
周游列国
先秦显学墨家为何从历史中消失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视域中的墨学研究——朱传棨著《墨家思想研究》序
先秦诸子谈大小
一方汉字 几点墨彩——访汉字彩墨家周泰宇
墨家何以成为历史上的失踪者
先秦诸子的人性论与德教的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