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博览会的沟通机制与创新途径

2018-10-16 17:12李翔张敏
中外会展 2018年9期
关键词:中阿博览会战略

李翔 张敏

中国和平崛起离不开阿拉伯国家的认同与支持。中阿博览会是中国和阿拉伯国家沟通与合作的新型机制,已经成为中阿共建“一带一路”的战略载体,丝路重镇宁夏加快内陆开放的“金字招牌”。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中阿合作伙伴关系,亟须思想认识创新突破,把握其本质属性,判别其战略功能,完善其体制机制。

研究发现,中阿博览会具备现场沟通平台和区域公共产品双重属性,承载着认知重塑、经贸升级、宗教安全三大战略功能,未来有必要从运作模式、经营理念、内容建设、价值提升、传播优化、协同联动六个方面,持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一、中阿博览会的历史背景

特定的时代背景与历史条件,决定了中国崛起对中阿博览会的特定需求。当前阿拉伯国家局势持续动荡,国家治理深陷危机、地区矛盾交织集聚、大国角力花样翻新,正处于“新旧秩序交替”的关键时期,寻求发展成为其普遍诉求,“向东看”战略日趋明朗。随着大国崛起进程加快,中国在中阿交往中拥有政治、经济、安全、宗教与文化等全方位利益,有必要着力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与阿拉伯国家“向东看”战略衔接呼应。

在此背景下,中阿之间迫切需要一个务实高效的合作机制来承载并落地多边与双边发展战略。中阿博览会由中国主导,以市场为基础、以企业为主体 、以项目为内容,有助于从经济层面利用市场机制推进中阿合作,与中阿合作论坛相辅相成,成为中阿交往的最重要平台。

二、中阿博览会的双重属性

中阿博覽会的宗旨是“传承友谊、深化合作、共同发展”,定位为中阿共建“一带一路”的战略平台,具备沟通传播活动与国际关系活动的双重属性,需要从事跨学科研究。从传播学角度看,属于现场沟通范畴,具备平台优势,集中体现在以面对面沟通获得“实物直观”、多行业集聚造就信息交流市场、多媒介形式确保沟通效果、靠意义沟通构建“真实”共同体。就国际关系学视角而言,可视为中国履行大国责任,为推进区域治理而主动提供的一个区域公共产品,兼具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特征,表现出倡导开放合作、溢出效应全球化,以企业为主体、遵循市场规律,供给领域广泛、务实成果显著,契合周边外交需要、具备合法合规性等优势,能够有效解决阿拉伯国家公共产品供给不足问题,同时防止被个别大国“私物化”的风险。

三、中阿博览会的三大战略功能

中阿博览会与一般的经贸类会展活动不同,应立足国家战略高度理解其服务外交战略、实现整体利益的作用,重点承载了认知重塑、经贸升级、宗教安全三大战略功能。

认知重塑。目前中阿交往仍以政府为主官方交往为主,民间交往尚处于较低水平,属于“官热民冷”类型,致使中阿公众相互认知程度有限,国家形象认知出现明显偏差。而拥有话语霸权的西方媒体通过渲染“中国威胁论”和营造“恐怖伊斯兰”,成为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形象的“负面构建源”,进一步阻碍了中阿之间公众层面的相互认知。中阿博览会突出强调“政府主导、企业为主、公众参与”的多元主体架构,满足了政府政治外交、企业品牌营销以及公众消费娱乐的利益诉求,成为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相互开展公共外交的重要平台,具有现场集聚性、非防御性、重大事件性、多层次性特点,有效重塑了中阿民间层面的相互认知图景,规避了双方国家形象在西方话语霸权语境下建构与传播过程中,因经济、政治、历史、文化、霸权等多重要素而导致的“失真呈现”现象。

经贸升级。经贸关系是中阿交往的“压舱石”。经济利益是中国在阿拉伯国家的优先利益。纵观中阿经贸合作的历史与现状,双方长期集中于“互补型”商品贸易与能源合作两大领域,合作主体以政府为主,缺少市场体制,企业参与力度不够,致使合作领域相对单一,经贸格局结构性失衡。中阿博览会以企业为主体,着力构建“展会互动”模式,重点设置商品贸易、先进技术、投资合作、服务贸易、旅游合作五大经贸合作板块,契合双边利益需求、呼应经贸关系顶层设计、体现中国特色中东战略,促进了中阿经贸合作从“互补型”向“开拓型”的转型升级。

其中,展览以商家集聚提高交往效率,以实物符号呈现可验证可信赖性,以展位现场展现表达企业形象,以展示新技术构建互动式情景体验,因而有助于最大化降低营销成本,实现多样化选择和分散决策;会议重视意见领袖作用,运用语言和非语言双重符号系统,体现特定领域专业性,并通过构建主题演讲、嘉宾对话、项目推介、对接洽谈、签约仪式的“链式”服务体系,实现企业供需对接,强化“务实合作”效果。

宗教安全。“一带一路”开启了中阿相互扩大开放新模式,同时也为宗教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阿拉伯国家作为全球最动荡的地区,既存在内部利益纷争和域外大国干涉,又存在宗教恩怨和历史纠葛,成为伊斯兰极端主义的重灾区和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发源地。其政教合一体制又使得宗教倾向内化于国家对外政策中,导致宗教安全问题日益凸显连累波及效应。目前,我国西北边疆地区宗教安全问题复杂情况日趋严重,宗教氛围迫近浓重、“清真”概念出现泛化、寺庙建筑呈现“阿拉伯化”、“三股势力”活动猖獗,对西北边疆稳定和“一带一路”进程构成了威胁。宗教问题日益成为影响中阿关系健康发展的不可忽视的安全变量。

习近平同志在2016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我国宗教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集中提出了“宗教中国化”原则,为做好新形势下的宗教工作指明了方向。中阿博览会在有效促进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在贸易、投资、技术转移、旅游等领域广泛合作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带来了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文化认同、思想观念的碰撞。2015年中阿博览会主办方考虑到阿拉伯来宾宗教生活所需,临时开设“穆斯林专用卫生间”,被非穆斯林群众误解为“清真厕所”,结果引起了大众媒体发酵式的抹黑评论事件,对此我们不得不重视并反思:如何发挥中阿博览会的内在战略功能?避免宗教殖民和意识形态渗透,进而代表国家维护和确保宗教与政治安全。

中阿博览会是政府主导型展会,以政府为相关活动合法性的“把关人”,为此设有组委会、执委会和秘书处“三级管控”模式,遵循国家宗教工作方针,通过“两级政府、多个部门”联合把关博览会的涉宗教议题和活动形式,先后对清真食品及穆斯林用品展、中国回商大会、中阿文化艺术展示周等重大活动做出了把关调控,有效地维护和保障了国家安全。

四、体制机制创新突破的六大途径

中阿博览会目前正处于发展成熟的关键阶段。为了更好的发挥中阿博览会的战略功能,促进中阿战略伙伴关系发展,有必要从运作模式、经营理念、内容建设、价值提升、传播优化、协同联动六个方面进行体制机制创新。

运作模式。进一步优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运作模式。首先,国际合作要坚持政府主导不动摇,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弥补市场失灵提供前瞻性战略性领导与规划,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础上,为中阿博览会创造良好的政策、资金、规划、评估、基础设施环境。与此同时,积极探索中阿博览会的市场化途径,清除市场壁垒,引导组展公司、会议公司、搭建公司、广告公司、行业协会、商贸协会等多元市场主体进入运营体系。比如将服务外包模式作为基本路径,由散包逐渐过渡到整体外包,通过对外招标形式来实现。

经营理念。“一带一路”是中国统揽全局、顺应大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长期性、系统化的顶层设计。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服务国家战略,是中阿博览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具体操作应以工业化为战略交汇点,重点实施中阿产能对接计划;根据国家利益,甄别中阿博览会利益相关者,将沙特、阿联酋、卡塔尔、伊拉克、埃及和科威特六个国家作为“一带一路”的战略支点国家,一国一策,开展产能合作和项目对接;紧扣“一带一路”开门办会,提升平台开放功能,不设“准入门槛”,消除“资格壁垒”,广泛邀请“一带一路”沿线和其它国家与地区参与,进一步提升平台价值和开放功能,强化区域公共产品属性,形成开放型区域合作新架构。

内容建设。继续秉持“聚焦经贸合作,构建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原则,深化服务贸易、货物贸易、投资保护、原产地规则、通关手续等贸易投资便利化议题,推进“中海自贸区”谈判进程;务求因国制宜,与能源丰富的沙特、阿联酋、卡塔尔等国家加大在油气勘探、炼油、工程服务等领域的合作,与资本雄厚的海合会国家加强资本合作力度,与伊拉克、叙利亚、也门等动荡国家加强基础设施重建项目合作,突出重点国家和优先合作项目;优化专题设置,增设“一带一路”专题展区;创新机制建设,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创设特邀合作伙伴国机制;打造高规格会议,升格中阿企业家大会为常设机制;善用互联网、三维建模、动画、触摸屏、LED、流媒体等新技术,打造“体验式”博览会。

价值提升。中阿博览会时间相对集中、活动内容丰富、场馆条件有限,无形中制约了其价值链延伸。或应以东盟博览会为参照,构建“一主多专”、“线上线下”新模式,延伸并提升展会价值链。一方面以中阿博览会为背书品牌,打造专业展会“孵化器”,形成贯穿全年、功能互补的“一主多专”新格局。前期可先行打造中阿博览会—国际节水展览会、中阿博览会—国际技术转移展览会、中阿博览会—国际旅游展览会、中阿博览会—国际文化艺术展览会、中阿博览会—国际健康产业展览会五个专业展览会。一方面建设线上项目撮合系统(在线中阿博览会),突破时空(会期四天会址银川)集中性和局限性,将线下参展参会价值链延伸到线上,提供会后补充了解、撮合成交、跟踪服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有机融合、营销交易互动合作新模式,打造永不落幕的中阿博览会。

传播优化。中阿博览会正处于品牌建设的关键时期,媒体宣传是提升品牌关注度和知名度的重要途径。或应整合主流媒体、行业媒体和自媒体三类媒体资源,建立媒体宣传推广机制,提升品牌综合效应。与各类主流媒体建立合作关系,加大国内中央级、省部级和国外阿拉伯国家乃至“一带一路”沿线主流媒体的宣传和推介力度,扩大中阿博览会的影响力;借力《中外会展》、会展中国网、会展信息网、《中国会展》、《第一会展》等会展行业媒体,确立品牌行业影响力;建好中阿博览会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两大自办媒体,遵循“内容为王”运营理念,增强用户黏性。

协同联动。中阿博览会作为国际机制具有关联性互动性特点,除直接服务于中阿战略合作关系外,还须加强与其他国际合作机制的协同联动,特别是要形成对“一带一路”合作机制的协同,强化与中阿政治合作机制、中东地区安全合作机制的联动,形成既相对独立又彼此支撑的协同联动格局,更好地发挥中阿博览会的战略功能。

协同“一带一路”合作机制,重点对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建立战略联盟,携手亚投行和丝路基金为项目合作提供投融资支撑。联动中阿政治合作机制,可重点关注中阿合作论坛和中阿政党对话会机制,形成多边双边合力,共同推动战略合作关系发展。联动中东地区安全合作机制,需密切关注其发展动态,建立危机防范、安全形勢和风险评估机制,依据中东安全局势的最新趋势,相应调整博览会有关内容,避免或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具体包括两方面,即重点关注中国参与的中东地区冲突治理机制,包括中东问题特使机制、中东维和与护航机制;动态监控中东国际组织和大国参与的中东安全合作机制,包括阿拉伯国家联盟、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阿拉伯马格里布联盟、伊斯兰合作组织、伊斯兰世界联盟、伊朗核问题会谈机制,以便根据预案及时应对。

猜你喜欢
中阿博览会战略
开启中阿关系“新时代”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窄门》中阿丽莎的爱情悲剧探析
第六届中俄博览会引领中俄经贸合作新趋势
“2.14抢先购”万款情侣对戒博览会盛大开幕
西域察合台文史籍中阿闌豁阿感光而孕故事
战略
战略
欢迎参加第14届中国—东盟博览会
【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