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刚栽上就结果了?
——“画饼”式扶贫:藏得再深也会“露馅”

2018-10-17 07:15周丹平
当代陕西 2018年19期
关键词:干部作风政绩观大饼

◎周丹平

“画饼”式扶贫的背后,是政绩观的扭曲,是一些干部作风不实、能力不足的体现

精准扶贫进入决胜阶段,各地扶贫干部纷纷出真招、见真效。但一些地方满足将预期收益当作扶贫成效:果苗种下去、牲口刚养上,就开始宣传扶贫收益,而最终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如华南某省一些贫困村在宣传贫困户脱贫增收时,刚刚种植的柑橘树等,已经精准计入收益;刚养的鸡,被按照每只保守100元左右价格折算进贫困户年底收益。

这种只把蓝图描绘好,却无法真正达到扶贫效果的做法,无异于给群众“纸上画饼”,消耗了贫困村的人力、物力,影响了贫困户的生计,损害了干部形象,还会助长弄虚作假的不良风气,是不折不扣的形式主义。

“画饼”式扶贫的背后,是政绩观的扭曲,是一些干部作风不实、能力不足的体现。当前,扶贫工作已经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关键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节点日益临近。有的干部面对千头万绪的扶贫工作和如期脱贫的严格要求,滋生了畏难退缩情绪,产生了急功近利思想。

他们往往不愿意下苦功夫、实功夫,为了尽快见到扶贫效果,不惜弄虚作假甚至无中生有,画出一张又一张“大饼”;为了“抢时间”出成绩,急于引进一些产业项目,忽视了这些项目是否适合当地实际,甚至只顾引进,不顾管理和培育。

思想不端正,责任不到位,再加上在市场、技术、信息等方面的“短板”,不能找准病灶开药方,无法拿出有针对性的办法,只能搞一些投机取巧、华而不实的“花架子”,制造一个又一个政绩泡沫,看似亮点纷呈,实则镜花水月;看似干劲十足,实则敷衍塞责,结果只能是伤了人心、丢了民意。

更严重的是,面对这种“大饼”,一些地方却鲜有相应的机制、举措加以防范、惩戒。有的地方明知扶贫产业已出现问题,对外宣传却罔顾事实,夸赞形势一片大好。即使人们对这些问题早已议论纷纷、颇多诟病,这些地方仍然对问题不重视,不真正想办法加以解决,仍是一味地对上讲成绩、对下许好处。

脱贫攻坚,来不得半点投机,注不得半点水分,更不能成为“面子工程”“政绩工程”。杜绝“画饼”式扶贫,需要党员干部坚持实事求是,增强工作针对性,脚踏实地、定向施策、精准发力,下绣花功夫。更需要不断完善和健全各项考核机制,使之真正成为“导航仪”和“指挥棒”,促使干部把心思全部用到真扶贫、扶真贫上。

猜你喜欢
干部作风政绩观大饼
为民造福就是最大政绩——树立正确政绩观
偷吃了大饼的贼
香喷喷的绮园大饼
论高等学校干部作风对师德建设的影响
再见了,老朋友
浅谈党政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
政绩看“观”不看“官”
成都市开展“五进”活动密切联系群众的机制研究
牢固树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政绩观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领导干部政绩观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