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中的应用分析

2018-10-17 11:47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人民医院461000何咏梅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9期
关键词:无痛分娩疼痛感产程

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人民医院(461000)何咏梅

现阶段,常用的分娩方法有常规分娩、无痛分娩技术以及剖宫产。本研究选取我院102例产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者分别采取常规分娩和无痛分娩技术,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产程、镇痛效果、出血量等指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样本来自我院妇产科自2015年3月16日~2016年1月24日期间收治的住院部患者,共102份,年龄22~49岁。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分娩方法进行分娩,观察组产妇采用无痛分娩技术分娩,记录两组患者生产过程中的产程、疼痛感、出血量以及母婴安全情况等。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分娩,产妇按照主治医师或责任护士指导的呼吸分娩法进行分娩,产妇生产过程中不给予或注射镇痛药物,当产妇发生阴道撕裂或难产、出血量较多时采取会阴侧切或转至剖宫产以避免危险发生。在产程中,护士人员做好相应的辅助护理工作,并观察产妇的各项临床指标[1]。观察组在常规分娩的基础上采用无痛分娩技术,具体措施是:在分娩过程中,当产妇宫口张开大小在2.2~3.5cm时,对产妇进行腰麻-硬膜外麻的联合性施药麻醉。在产妇子宫开始收缩的间歇,将2.5g芬太尼+20gm麻黄素+0.25g葡萄糖+2.5mg布比卡因缓缓匀速并准确注射到产妇的L3~L4椎间隙。使用微量泵多次连续微量地进行给药,直到产妇的宫口完全性张开。产妇给药15~20分钟后,检测产妇的温度感觉消失平面、针刺感觉消失平面,对孕妇肌力作出判断,待产妇腰麻作用逐渐减弱后,再对其硬膜外腔使用注射泵注入微量麻醉液。在麻醉过程中密切监测产妇的血压、脉搏、胎心等指标。

1.3 判断标准 记录和观察两组产妇的产程(产程是指产前宫缩开始至胎儿娩出的时间),产程越短说明分娩过程产妇痛苦感越小,分娩过程越顺利[2]。观察和比较两组产妇生产中出血量情况,以及患者对分娩过程的疼痛感评价,将镇痛效果分三种,效果显效:分娩过程无明显疼痛感或轻微不适;有效:分娩过程中腰腹具有轻微酸痛感,产妇能忍受;无效:分娩过程中腰腹疼痛非常剧烈,产妇反应激烈。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的产程、产后出血、分娩结局比较 观察组的产程时间(6.5±3.5)h小于对照组(9.5±4.0)h,观察组阴道分娩率(90.2%)明显高于对照组(50.2%),两组产妇生产过程中的出血情况、新生儿窒息情况差异不明显。经比较,采用无痛分娩技术可以缩短产程,利于正常阴道分娩,优势高于常规分娩组,详见附表。

2.2 两组分娩方法的镇痛效果对比 观察组的镇痛效果显著43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98.0%),对照组效果显著28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66.7%),经比较,观察组采用无痛分娩技术的镇痛效果优于常规分娩的对照组。

附表 两组产妇的产程、产后出血、分娩结局比较[n(%)]

3 讨论

多项研究表明,在无痛分娩技术中,为了不影响产妇宫缩,常采用联合麻醉镇痛的方式,硬膜外腔中的塑料导管能够满足助产以及急症剖宫产手术的需要,并且产妇还能保持自由活动的能力,这一技术让许多产妇在清醒且没有疼痛折磨的状态下完成生产过程。本研究中,采用无痛分娩技术对产妇进行接生工作,能有效避免产妇在生产过程中,因剧烈疼痛而产生不良的反应,减少了产妇生产过程中顺产转剖宫产的生产几率,同时有效地缩短了产妇的生产时间。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的镇痛效果总有效率(98.0%)明显优于对照组(66.7%),观察组产妇的产程时间(6.5±3.5)h明显小于对照组(9.5±4.0)h,观察组产妇的正常阴道分娩率(90.2%)明显高于对照组(50.2%),这一结果说明了采用无痛分娩技术能有效减少产妇生产过程中的疼痛感,提高产妇正常阴道分娩几率,同时也缩短了产妇生产的产程。并且产后有利于产妇身体恢复,帮助产妇早日康复出院。

综上所述,对产妇采用无痛分娩技术镇痛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无痛分娩疼痛感产程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应用研究
情绪干预及注射手法对儿童预防接种疼痛感的影响
试论寒烟、李南、荣荣诗歌中的疼痛感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的临床应用分析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可行走式无痛分娩的镇痛效果及其对母儿的影响
沈志洪:着眼“无痛分娩”,推进妇幼健康学科群建设
间苯三酚联合SRL998A型分娩监护镇痛仪在产程中的应用效果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