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肾脏生化检验中分级检验的应用效果与意义

2018-10-17 11:47河南省许昌市交通医院461000姚俊淑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9期
关键词:尿素氮肌酐生化

河南省许昌市交通医院(461000)姚俊淑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7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80例行肾脏生化检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检验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范围43~68岁,平均为(49.2±1.7)岁;研究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范围45~67岁,平均为(49.0±1.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检验前需空腹,取患者静脉血制成检验标本,并作离心处理,再送检,对照组患者采用拉网式检验,即按照常规检测方式对患者的血肌酐、胱抑素C、血尿素氮等肾脏生化指标进行检验。研究组患者采用分级检验,检测期间若发现漏诊,则分级进行检测,将第一级检测项目设为胱抑素C,第二级检测项目设为血肌酐和血尿素氮,并设置检验阈值(一级检测项目阈值为0~1.40mg/L),当一级检测项目阈值大于1.40mg/L时,便可进行第二级检测项目检验。并在检测30天后,对所有检测项目进行复查,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附表 两组患者的血肌酐、胱抑素C、血尿素氮等肾脏生化指标检出率对比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血肌酐、胱抑素C、血尿素氮等肾脏生化指标检出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字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胱抑素C阳性率(30.0%)与对照组(25.0%)对比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血肌酐阳性率(80.0%)明显大于对照组(32.5%),研究组患者的血尿素氮阳性率(90.0%)明显大于对照组(37.5%),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3 讨论

肾脏生化检验是辅助临床诊断肾脏疾病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其能通过检测胱抑素C、血肌酐以及血尿素氮等相关指标来了解肾小球的滤过率(其中胱抑素C属于低分子量非糖基化碱性蛋白质,生产速率高且稳定性良好,不仅能被肾小球滤过且能被肾小管重复吸收,因此利用胱抑素C指标能有效反映出肾小球的过滤反应情况[2]。血肌酐属于肌肉代谢物质,其需要通过肾小球排出体外且难以被肾小球吸收,因此其也能有效评定肾小球的滤过率,其灵敏度相比胱抑素C较低,因此将其作为第二级检测项目。血尿素氮属于体蛋白质代谢产物,其在机体的作用下会产生尿素,而尿素排泄的重要通道是肾脏,肾小球对尿素的吸收量较大,但肾小管对其的吸收率较低,当血尿素氮含量急剧升高时,则表明肾脏处于缺血状态,因此其也能作为肾脏生化功能的指标),从而对患者的肾功能情况进行判断。采用拉网式检验方法对患者肾脏生化指标进行检验时,虽然其灵敏性与检测结果准确性良好,但是其易造成医疗资源浪费和检测费用较高,而采用分级检验方法进行检验时,将胱抑素C作为一级检测项目,血肌酐和血尿素氮作为二级检测项目,主要是由于胱抑素C的灵敏度相比后两者高,若胱抑素C检测结果处于正常范围内,则补充检验可不必进行,因此其有效地减少了不必要的检测过程,同时还能提高检测诊断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是一种经济、高效的检验诊断方式。

本研究中,分别采用拉网式检验方法和分级检验方法对肾功能障碍患者肾脏生化指标进行检验,检验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胱抑素C阳性率(30.0%)与对照组(25.0%)对比无显著差异,研究组患者的血肌酐阳性率(80.0%)明显大于对照组(32.5%),研究组患者的血尿素氮阳性率(90.0%)明显大于对照组(37.5%),说明了在患者行肾脏生化检验期间,采用分级检验方式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血肌酐和血尿素氮阳性等肾脏生化指标的检出率,能够有效避免漏诊和误诊,从而提高了临床诊断的有效率和准确率。

综上所述,分级检验在肾脏生化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尿素氮肌酐生化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时尿素氮变化、变化规律及变化的意义分析
从废纸篓里生化出的一节美术课
肌酐升高就是慢性肾衰吗
谁是半生化人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肌酐升高有何临床意义?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肌酐-胱抑素C公式在糖尿病肾病超滤过检出中的作用
血肌酐、胱抑素C、简化MDRD和Le Bricon公式在评估肾移植术后肾功能中的作用
脲酶/硝化抑制剂对尿素氮在白浆土中转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