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性康复护理对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促醒作用的观察

2018-10-17 11:47河南省儿童医院450000李昕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9期
关键词:刺激性持续性脑外伤

河南省儿童医院(450000)李昕

持续性植物状态是人在遭受严重脑损伤后,没有任何认知,没有任何对外界事情或者刺激能够从情感和行为上有意识地表达反应证据的状态[1]。刺激性康复护理是一种综合干预措施,我院对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采取刺激性康复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脑外伤后PVS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3~14岁,病程3个月~3年;对照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5~14岁,病程2个月~3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护理方法:保持呼吸系统通畅、给予脱水剂、止血、抗感染药物、头部降温、按摩、针灸等,结合高压氧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刺激性康复护理,包括:①听觉刺激:患者家属积极参与治疗,与患者进行交谈。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护理时,要将患者视为一个清醒者,与患者进行正常交流。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的状况下,使用音乐对患者进行刺激,每日播放3~4次,持续时间不超过30min[2]。②视觉刺激:强光线、弱光线及彩色光线交替对患者进行光刺激,每日用自然光照射两次,每次30min;光线较暗的环境下,将红、绿、蓝色绸布包裹在手电筒上,反复照射患者的头部正面与侧面。③嗅觉刺激:将患者喜欢的洗发水、花和食物等物品放置到患者的鼻孔处,刺激时间控制在10s以内。患者实施了气管插管或者气管切开手术时,可以不使用该刺激方法。④触觉刺激:通过拍打和按摩唤醒患者对外界的刺激。将毛巾包裹在冷袋外面,快速摩擦患者手、颈、腑和腹部两侧,或者将金属汤匙在冷水或热水浸泡30s后,刺激患者。用温度适宜的水擦洗患者全身,加以按摩与刺激。⑤味觉刺激:在患者能够控制唾液,且不会有易于吸入肺内危险的时候,可以采取味觉刺激。用棉签适量沾取甜、咸和酸溶液,对舌头靠前部分进行刺激。用海绵或者甘油类药签,按摩口腔,再用薄荷或者柠檬刺激口腔。⑥运动刺激:采取起立床站立训练,采取卧位、坐位、站立的渐进原则;全身各关节处于功能位置,做被动运动,配合按揉、挤压及牵拉手法,进行全面有规律的肌肉按摩。

1.3 疗效评价 根据2011年中国南京PVS评分量表Ⅲ进行评价,它共有五项评分,总分20分,总疗效提高0~2分,为无效;提高3~4分,为好转;提高≥5分,为显效;提高≥6分,为MCS,提高≥10分,为脱离植物状态。总有效率=好转率+显效率+MCS率+脱离植物状态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康复护理总有效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VS情况改善效果显著,P<0.05。见附表。

附表 两组患者PVS总疗效评价对比[n(%)]

3 讨论

本研究运用刺激性康复护理对80例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进行治疗,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脱离植物状态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刺激性康复护理对于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有显著的疗效,P<0.05。①脑干网状态结构中存在上行激活系统,声波刺激能够形成神经冲动,使觉醒状态脑电波增加,因而容易起到唤醒效果。②听觉刺激对听神经进行刺激,增加了脑内多数区域的血流量,临床症状获得改善。③皮肤刺激能够提高脑干网状态结构唤醒效应,修复、再生上行网状激活系统轴索,再将各种刺激向大脑皮质进行投射,再造神经环路、重组其功能,进而使大脑皮质恢复正常功能。④光线、嗅觉、口腔、味觉等刺激能够对大脑皮层产生刺激的神经中枢产生刺激,增强大脑的生物电活性,释放大用户群皮质状态,增加大脑皮层兴奋灶。⑤运动刺激改善了大脑皮层血流量,使脑细胞恢复供血供氧,进而恢复其功能。

本研究表明,刺激性康复护理对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有显著的促醒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刺激性持续性脑外伤
脑外伤病人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云创新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持续性学习机制
霍山石斛多糖吸湿保湿性能及皮肤刺激性研究
持续性迭代报道特征探究——以“江歌案”为例
重点监管的水运危险货物
注射用头孢替坦二钠的安全性再评价
持续性根尖周炎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
高校图书馆色彩信息架构
脑外伤诊断中磁敏感加权成像和颅脑CT的应用效果对比
早期介入认知训练改善脑外伤后抑郁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