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分级护理效果观察及体会

2018-10-17 11:47河南省鹤壁市中医院458030关宁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9期
关键词:酒精中毒外伤中毒

河南省鹤壁市中医院(458030)关宁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于2015年10月~2016年10月之间收治的12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将其平均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男48例,女12例,年龄18~50岁,平均(38.72±20.04)岁。对照组男51例,女9例,年龄为19~52岁,平均(39.24±21.11)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相应的常规治疗,对试验组给予分级护理,对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分级及护理方法:根据患者临床的表现以及中毒轻重,将急性酒精中毒分为四级。Ⅰ:患者有明显的外伤,且处于昏迷期中。Ⅱ:患者无外伤,但处于昏迷期中。Ⅲ:患者无或伴有外伤,且处于共济失调期中。Ⅳ:患者轻度中毒,无或伴有外伤,处于兴奋期中。①Ⅰ级护理:患者属于重度中毒,且处于昏迷期中。症状为体温下降、心率加速、两便失禁、肢体发冷等。护理要点:对患者的体征进行严密观察,及时将患者的头部、胸腹部进行全面检查,排除外伤损伤到重要的脏器、器官隐患。同时,建立静脉通道,对外伤进行相应的处理。将患者的头部偏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误吸,保持呼吸道畅通。若患者的血压、血氧突然升高或降低,则要做好颅内损伤或内脏出血的预防工作。②Ⅱ级护理:患者处于昏迷期,但并无外伤情况。护理要点:在做好密切观察患者体征的同时,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定时对患者进行翻身,将头偏向一侧,帮助其清除掉口腔内的分泌物与呕吐物,保证呼吸道的畅通,同时采取与Ⅰ级一样的药物治疗。③Ⅲ级护理:患者存在恶心呕吐、动作失调、神志不清、站立不稳、语无伦次等临床表现,处于共济失调期中。护理要点:确保患者静脉通道的通畅,排除安全隐患。对病房内的障碍物及时清除,避免患者碰撞或跌倒。④Ⅳ级护理:患者属于轻度中毒,主要的表现为头晕、脸部发红、皮肤出血等临床症状。护理要点:对患者进行安慰、劝解,缓解其紧张恐惧的同时,做好静脉通道的通畅,必要时可适当应用镇静剂,避免患者伤人或者自伤的情况发生[1]。

1.3 疗效判断标准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将疗效分为:明效:患者在3个小时以内临床症状消失,体征平稳,意识恢复。显效:患者在3~6个小时内临床症状有了明显的好转,意识改善,同时体征平稳。无效:患者在6个小时内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9.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采用分级护理的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附表。

附表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n(%)]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满意45例,一般满意14例,不满意1例,护理满意度98.33%;对照组满意37例,一般满意11例,不满意12例,护理满意度80.00%,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会有一定的抑制,在没有及时采取措施的情况下人体机体多类功能会出现絮乱的情况,可导致猝死发生[2]。随着近些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饮酒中毒相关的社会问题也在逐渐地增多,急性酒精中毒的发病率已经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肿瘤。分级护理模式是在充分了解和评估患者病情的基础上所制定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急性酒精中毒会引起患者全身血管扩张,散发大量的热量,使患者感觉寒冷、寒颤,应通过给患者加盖棉被的措施,做好保暖工作,能有效减少患者发生寒颤的概率。本次研究通过在医治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过程中应用分级护理,其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显著。

综上所述,在护理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过程中,除了进行积极药物治疗外,还需要严密观察病情。通过进行分级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恢复速度以及医院的服务水平,值得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酒精中毒外伤中毒
MRI,CT检查诊断酒依赖致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效果对比
急性酒精中毒的内科急诊治疗分析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中毒
使用铅笔会中毒吗
爸爸中毒了
天哪!我中毒了!
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发生急性并发症特点分析
我国院前急救中有关外伤若干问题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