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的影响

2018-10-17 11:47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463000李莎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9期
关键词:风险管理心肌梗死护理人员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463000)李莎

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指心肌出现持久性的缺血或缺氧导致心肌发生坏死,是一种心内科急危重症[1]。因介入治疗具有较高的复发率且易发生不良风险事件,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因此护理中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风险的认识,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在促进患者术后康复中尤为重要。而护理风险管理能够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提高临床护理人员对风险事件发生的防患意识,以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2]。故本研究将进一步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在我院进行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7例。观察组男30例,女17例;年龄41~78岁。对照组男29例,女18例;年龄43~7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健康教育、遵医嘱用药、监测病情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风险管理,方法如下:①建立护理风险管理体系。建立针对性的安全管理制度及应对患者突发事件的应急抢救措施;并对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进行提前评估,并做好预防工作。②加强风险护理工作人员培训。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以拓展护理人员知识面,增强其护理及应对风险事件发生的意识;并制定相关培训考核制度,提高培训质量。③增强护理人员处理风险事件能力。定期对护理人员的临床护理操作能力进行有效检查及监督,并对日常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组织患者进行综合学习。④增强基础护理。在患者进行介入手术治疗前应对患者病情进行有效评估,避免意外发生;并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将可能会出现的风险事件告知患者,并细心观察患者情绪变化情况,及时给予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紧张及焦虑情绪。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包括:诊治延误、压疮、药物及输血等错误。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尿潴留、手术部位出血、局部疼痛、心律失常。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风险事件 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1。

2.2 并发症 对照组尿潴留、手术部位出血、心律失常发生率均比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2。

3 讨论

临床中的护理风险管理主要是针对护理人员或患者可能会出现的一种潜在风险进行提前评估及识别,并根据评估的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行动,以规避风险事件的发生。因此临床护理中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比观察组高,表明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够避免风险事件及并发症发生。其原因为通过护理风险管理体系的制定,有效避免因差错导致的风险事件发生,为患者的护理安全提供了一定保障;风险意识的定期培训增强了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及日常护理工作的预防风险事件发生的意识,并提高护理人员临床护理能力,进而增强护理质量,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附表1 两组风险事件发生率对比[n(%)]

附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综上所述,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风险事件及并发症发生率,利于预后。

猜你喜欢
风险管理心肌梗死护理人员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