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护理模式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8-10-17 11:47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463000朱英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9期
关键词:定期出院入院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463000)朱英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男27例,女18例;年龄56~74岁。观察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54~73岁。比较两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依据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常规护理流程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做好入院宣教,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观察组实施一体化护理模式,具体如下:(1)成立一体化护理小组,由医护人员组成。患者从入院到出院,以及出院后随访均由固定的医护人员负责。(2)每周定期医护人员汇报患者的诊疗护理工作情况,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及给予解决方案。(3)健康教育。①入院时登记患者的基本信息,讲解冠心病及心力衰竭的基本知识,以及各项辅助检查的目的和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②住院期间护理人员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及心理状态,针对性给予相应的知识宣教,通过定期向患者发放宣传手册、播放视频及组织健康讲座,指导患者日常生活技能,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③出院指导。嘱咐患者遵医嘱用药,注意用药反应,定期复查,如有不适立即就诊。④出院后随访。定期随访,包括了解患者的遵医情况、解答患者疑问、讲解并发症预防和护理知识,以及对患者出现的问题进行健康指导,并嘱咐定期复查。

1.3 观察指标 于出院后2个月采用本院制定的遵医行为调查问卷评估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问卷内容主要有合理饮食、运动锻炼、按时按量用药、定期复查等,总分100分,超过85分为及格。于入院时及出院前分别应用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MHL)[1]评定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共21个条目,分为疾病症状、体力限制、家庭关系、心理情绪四个方面,总分为84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χ±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遵医行为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遵医行为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2.2 生活质量 入院时对照组和观察组的HL评分分别为(76.44±5.57)分、(76.53±5.55)分,差异不明显;出院时照组为(68.51±5.23)分,观察组为(62.17±5.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一体化护理模式打破了原有的工作模式,建立医、护、患三位于一体的工作格局,护士与医生面对面,直接参与患者诊疗护理计划的制定,共同讨论治疗护理方案,医护共同查房,为患者提供从入院、住院、出院到院外随访无缝隙的护理服务,真正做到了以患者为中心,最终实现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的护理目标[2]。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遵医行为较好,而MHL评分较低,说明通过一体化护理干预,可提升遵医行为,提高生活质量。由于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大多对疾病本身缺少一定的了解,在经短暂治疗后,虽然病情暂时控制得以出院,但是出院后无法获取专业的指导,易导致疾病复发,加重病情。故实施一体化护理模式,通过医护人员共同参与患者的诊疗护理,缩短医生、护士、患者三者距离,建立良好的医患、护患关系;通过入院、住院、出院及院外的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教育效果,提升患者的遵医行为,改善患者的病情和生活质量。综上所述,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采取一体化护理模式,能显著提升患者的遵医行为,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附表 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对比[n(%)]

猜你喜欢
定期出院入院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为什么鳄鱼要定期换牙
第五回 痊愈出院
302例军人伤病员出院跟踪随访的报告
入院计划概念框架系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