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观察

2018-10-17 11:47郑州市第二中医院450000施金凤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9期
关键词:养儿厌食症小儿

郑州市第二中医院(450000)施金凤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450000)张富汉

小儿厌食症是儿科临床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患儿多为3~6岁的低龄儿童,症状表现主要为食欲严重下降、消化不良、便秘等[1]。此病严重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需及时治疗。目前,临床中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方法较多,包括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本研究选取92例小儿厌食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醒脾养儿颗粒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92例小儿厌食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年限为2016年8月~2017年4月。纳入标准:符合小儿厌食症的诊断标准,年龄在14周岁以下。排除标准:消化系统器质性病变,合并其他全身性疾病,药物过敏。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观察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1~10岁,平均年龄(3.78±1.63)岁;病程1~7个月,平均(2.84±1.55)个月。对照组:男22例,女24例;年龄1~11岁,平均年龄(3.80±1.57)岁;病程1~8个月,平均(2.76±1.62)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给予患儿干酵母片饭后嚼服,每次2~4片,每日3次。观察组采用醒脾养儿颗粒治疗:给予患儿醒脾养儿颗粒温开水冲服,1~2岁每次2袋,每天2次;3~6岁每次2袋,每天3次;7~14岁每次3袋,每天2次。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四周。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食欲恢复60%以上。好转:临床症状有所改善,食欲恢复60%以内。无效:临床症状没有改善,或者病情加重。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症状改善时间 观察组:腹胀缓解时间(5.71±1.26)d,腹痛缓解时间(6.82±1.47)d,便秘缓解时间(7.61±2.14)d。对照组:腹胀缓解时间(8.93±2.44)d,腹痛缓解时间(10.46±2.25)d,便秘缓解时间(11.17±2.67)d。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的症状改善时间明显更短(P<0.05)。

2.2 治疗效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见附表。

3 讨论

小儿厌食症在临床中比较常见,其致病原因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与饮食习惯不良、药物副作用、神经病变等因素有关。若不及时加以有效治疗,则可引发营养不良,进而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智力发育以及机体免疫功能。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小儿厌食症的临床治疗方法较多,比如使用促胃动力药、纠正不健康饮食习惯,改善进食环境等。西药在临床中比较常用,虽然其起效速度较快,但是不良反应也较多,且停药后可能复发[2]。如果要彻底治疗小儿厌食症,则需找准病因,选择更为合理的治疗方法。本研究对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做了探讨,并与干酵母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干酵母片的患儿其疗效不理想,可能是因为干酵母片的作用有限,无法彻底治疗厌食症。采用醒脾养儿颗粒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症状改善时间明显更短。在中医理论中,小儿厌食症属于“纳呆”的范畴,病机在于脾胃不和、纳化失职。因此,治疗此病的关键在于健脾开胃。醒脾养儿颗粒是一种中药制剂,其药方为苗族民间验方,主要成分为:一点红、蜘蛛香、山栀茶、毛大丁草。其中,一点红可清热解毒,消炎补虚;山栀茶可镇静、养血、补虚;蜘蛛香可散寒除湿、理气和中;毛大丁草可裨益脾胃、止呕止泻。四药合用,共奏醒脾开胃、理气消积、涩肠止泻之功效。本研究中,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显著,充分说明醒脾养儿颗粒发挥了对症治疗作用,全面改善了患儿的食欲,减轻了症状。

附表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综上所述,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养儿厌食症小儿
国王的厌食症
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小儿厌食症患者中的应用
不同剂量索利那新分别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原发性夜间遗尿症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养儿四首 (外二首)
胡天成教授治疗小儿厌食症经验撷菁
醒脾养儿颗粒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效果观察
下乡养儿,乡野式教育能否找回育儿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