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共产国际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2018-10-17 01:25冯红丽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产国际抗日战争

冯红丽

[摘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共取得抗日战争最终胜利的法宝和根本保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确立、发展、形成的整个过程中,共产国际都对中共提供了很多方针政策和策略。虽然并不是所有的都是正确的指示,但共产国际对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我国抗战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抗日战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产国际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的民族矛盾异常尖锐,民族危机空前加深。此时的共产国际开始注意到东北的特殊形势,认为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东北三省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进攻苏联。因此开始对国际政策进行局部调整,号召中共拥护苏联、武装保卫苏联、共同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随着德、意、日法西斯的急剧扩张与相互勾结,世界各种政治力量出现分化与重组。面对国际形势的极端复杂,共产国际意识到必须动员和组织工人阶级和广大群众共同来抗击法西斯的侵略。1935年7月25日晚,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工会大厦圆柱大厅开幕,这次会议为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

一、共产国际提出建立反帝统一战线方针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确立

德国法西斯上台后,向工人阶级和民主力量进行疯狂的进攻。各国人民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为了反对法西斯主义和新的战争威胁进行了艰难的抗争。在新的形势下,1935年7月共产国际召开了第七次代表大会:深刻分析了法西斯主义的性质及危害,提出了要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工人统一战线”和“广泛的反法西斯人民战线”的思想策略来阻止和消灭法西斯势力。总书记季米特洛夫在所作的报告中指出,中共的任务是:“必须扩大苏维埃运动和加强红军的战斗力,同时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人民反帝运动,要求中共同中国一切决心真正救国救民的有组织的力量结成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广泛地反帝统一战线。”①通过共产国际新的战略方针的制定,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王明起草了《中国苏维埃政府和中国共产党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宣布要停止内战,一致对外。这让中国共产党政策开始有了新的转变,也初步纠正了“左”倾关门主义错误。有力地推动了全国人民的大团结,为中国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日本帝国主义在占领东北后,又发动了华北事变,妄想把华北变成第二个“满洲国”。在1935年12月北平学生又爆发了“一二·九”运动,它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标志着中日民族矛盾完全成为我国主要矛盾。随着中华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形势下,中共中央于1935年12月在陕西瓦窑堡召开了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根据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的精神,比较完整、系统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路线。至此,中国结合具体情况,为党内错误思想清除了障碍,且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和政策基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初步确立。

二、共产国际策略转变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一)“逼蒋抗日”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入新阶段

虽然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在瓦窑堡会议上有了初步接触,但由于蒋介石坚持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继续进行反共内战。从1936年5月初,中共发出的内部指示或公开通电中依然包含有“抗日反蒋”的内容,8月15日,共产国际执委会在电报中指出:“我们认为,把蒋介石和日本侵略者相提并论是不对的。这个观点在政治上是错误的。因为日本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的主要敌人。现阶段,一切都应服从于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要真正武装抗日,还必须有蒋介石或他的绝大部分军队参加。”②这样的指示为团结国内一切抗日力量和促进国共第二次合作起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把争取东北军和西北军,作为逼蒋抗日的中心环节。9月1日中共中央向全国发出的《中央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中,提出以现在的形势以民族矛盾为主,我们的总方针应该是逼蒋抗日。这样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又转化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二)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持续发展

1936年夏,日本对华侵略变本加厉,中国抗战陷入严重危机。但蒋介石却不顾民族危亡,仍继续采取“攘外必须安内”的政策,迫使西安事件爆发。在当时复杂的局势下,和平解决此次事变,成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争能否形成的关键。在12月16日共产国际来电称:张学良的行动客观上有损于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团结,中共应考虑在改组政府、保障人民民主权力、停止“剿共”、联合反日的基础上予以和平解决事变。”③虽然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在对张学良的评价和西安事变的定性的分析不尽相同,但在要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上是一致的:1、要从国家面临的主要矛盾出发,现在中日矛盾为主要矛盾,一定要团结、利用好国民党在抗战的作用,必须和平解决事变;2、由“审蒋”“罢蒋”到“联蒋”释放蒋介石回南京。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国共两党重新合作、共同抗日提供了必要前提。1937年2月10日中共发表了《致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电》,向国民党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五项要求,并作出在全国范围内停止推翻国民政府的武装暴力方针等四项保证。④这一重要的政治步骤,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拥护,也得到了共产国际的支持。虽然在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上没有确定抗日的具体方针,但为国共合作共同抗日提供了前提条件。它不仅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的持续发展,同时也使中华民族迅速进入全面抗战的高潮,这对于中国夺取抗日胜利起了很大的作用。

(三)国共第二次合作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中共由“逼蒋抗日”到“联蒋抗日”的转变完成后就立即开始进行第二次的国共合作。共产国际多次致电中共中央:尽量争取停止内战,实现与南京政府的合作。为了能够推进国共第二次合作,共产国际对国民党让步:1、把苏维埃政府改名为人民革命政府;2、红军改为人民革命军;3、只在城市中心保留苏维埃(仅作为群众组织);4、放弃普遍没收土地的做法。⑤因这些指示符合当时中国革命的實际情况,再根据前一阶段的国共两党的谈判,在七七事变的爆发下,终于达成了合作协议。在9月23日蒋介石发表的《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中,实际上就是承认了中共的合法地位,同时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对中国夺取抗战胜利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三、共产国际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

(一)共产国际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积极影响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提出、形成、发展等过程中,共产国际都给予了各种指导,对中国革命的发展和抗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首先,共产国际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使中共在各方面都积累了一些经验,为指导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做了充分准备;其次,在思想方面,由于德、意、日法西斯势力的日益猖獗,共产国际提出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思想,推动了中共政策的转变,促进着中国统一战线的初步确立。

(二)共产国际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消极影响

由于共产国际对中国的基本国情缺乏正确地认识和了解,只是单纯的把本国的革命经验套用到各国革命中,而不是根据各国国情制定适合的革命道路,这样很容易犯教条主义错误和存在着局限性。首先,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问题上,共产国际不顾中国实际,由当时的支持中共“反蒋抗日”到后来得知红军在长征中遭受严重损失,就开始采取支持国民党的政策。过早的要求中共放弃“反蒋”方针,导致共产国际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犯了“右倾”主义错误;再者,共产国际不认同中共制定的“逼蒋抗日”正确方针,急于促成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苏联在制定国际政策时,都是以苏联本国利益为出发点,想利用国共抗战来牵制日本帝国主义对苏联的进攻,以免苏联受到德日两国的双面打击;最后,要求中共一切要按照共产国际的指示:“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这实际上是要中共停止阶级斗争,一切服从国民党,以阶级投降换取蒋介石的对日作战。

总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不仅得益于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遵义会议的正确路线,还得益于共产国际提出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指导和对中国共产党的帮助。虽然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中,共产国际也犯了一些不根据中国国情而照搬苏联政策的错误,但对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起到了引导作用,对此应给予肯定。随着中共领导队伍的逐渐成熟,能够科学的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武器、把中国基本国情和实际相结合、正确分析和把握国内外形势、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使共产国际和“右倾”错误对抗战造成的损失减少到了最小。

[注释]

①季米特洛夫.在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97页.

②⑤中共中央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文献资料(1931—1937)第17期[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年版:第467页+第483页.

③共产国际执委会书记处关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必要性给中共中央的电报(1936年12月16日).1988年第81页.

④中共中央致中国国民党三中全会电.中共中央统战部、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統战部、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文件选编(中)[M].北京:档案出版社1985年版:第385-386页.

猜你喜欢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产国际抗日战争
20世纪30年代 共产国际眼中的毛泽东
罗登贤与东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让听课高效起来——以《抗日战争》为例
聂荣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的践行与发展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党的建设——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抗日战争(第一卷)
共产国际中国问题研究小组评析
中共中央党校创办与共产国际
孙中山创立革命军队中的共产国际因素
共产国际和苏联对北伐战争的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