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常识(上)

2018-10-18 05:54刘中民编辑青鸟
科学生活 2018年9期
关键词:中风患者

文/刘中民 编辑/青鸟

选自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主委、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院长刘中民主编的《图说灾难避险逃生自救科普丛书·急救常识篇》。

家庭急救概述

希望大家一生都遇不到突发急病、意外伤害和灾害,但是万一遇到了,如果在医护人员到来之前,家人及时采取了正确的救护措施,就可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和伤病的危害。因此,平时多了解些家庭救护的知识,对家庭成员的健康、平安十分有益。

正确拨打急救电话

常言道:“时间就是生命”,当发现家人突发重病或受重伤的时候,请尽快拨打120,请求急救服务。拨通电话后,一定要把以下情况说清楚。

1.现场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

2.伤病者的大致情况,如姓名、性别、年龄、伤病发生的原因和明显症状,如昏倒、呼吸困难、大出血等。现场的详细地址、门牌号或楼号、楼层、房间号等。

3.要求急救车到达的具体地点和该地点附近的明显标志,如在较大的路口或标志性建筑的门口、醒目的公共设施等处接车。

4.待急救电话的接听者告诉我们可以挂电话时,再挂断电话,然后马上派人去等侯急救车,同时要保持现场联系人的电话畅通。

消除家中危险因素

有很多意外伤害就发生在家里,比如失火、煤气中毒等,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消除安全隐患,常常提醒自己做到以下几点。

1.居室内和楼道里不堆放易燃杂物。

2.做完饭后,关闭厨房中的天然气及煤气开关;离开家时,关闭家用电器的电源。

3.登高拿取物品时,充当梯子的物件要结实,要踩稳。

4.儿童做功课时,正确使用并保管好锋利和尖锐的文具。

5.不要把酒精、汽油、清洁剂、农药等化学剂装在饮料瓶中。

6.成人用的尖头用具以及钮扣、电池、针、笔帽等小物件要放在上了锁的抽屉、箱子或孩子不易拿到的地方。

7.儿童在玩耍、跑跳的时候,嘴里不要含着糖块、笔帽、玻璃球等小物品,以防发生意外。

8.不要让婴幼儿玩塑料袋,以防蒙住头、遮住口鼻,阻碍呼吸。

9.刚会翻身的婴儿睡觉时,成人要加强看护,以免婴儿翻身成俯卧位时口鼻被枕头堵住,导致窒息。

10.不要把玩具拴在儿童床或护栏上,孩子有可能被绳子勒住而窒息。同样,不要把安抚奶嘴拴在绳子上,绳子有可能会缠住孩子的脖子。

11.电器插坐要保护好,不要让小孩用金属物去触挖。

12.电梯停电时不要慌乱,打电话求救。

13.热水瓶放在小孩不易够着处,避免烫伤。

合理配备家庭急救箱

家里常备一个简单又实用的急救箱,放入必要的急救物品和药品,对应对一些突发状况有很大的作用,有时甚至可以挽救一个人的生命。急救箱应包括的物品见下表。

常见急症的现场救护

现场心肺复苏法

大脑皮质对缺氧最敏感,心跳呼吸停止4—6分钟大脑将发生无法恢复的损伤甚至死亡。对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一旦发现,必须争分夺秒地进行抢救,赢得最初4—6分钟的黄金时间。由于突发事件的出现具有随机性,普及心肺复苏的知识和技术,就显得非常重要。

快速进行现场心肺复苏是成功救治患者的关键,也是减少“植物人”发生的先决条件,具体操作如下。

(一)评估与判断

求援者到达现场后,快速判断现场是否安全,确保患者和自身的安全。判断患者是否有意识,采取“轻拍重喊”,即大声呼唤患者有无反应,轻拍患者肩膀有无反应。看有无胸廓起伏判断呼吸,10秒钟内完成。无呼吸意味着患者也无心跳。

?

(二)呼救

如患者无意识、无呼吸,立即高声求助“来人啊!救命啊!有人晕倒了!”“我是救护员,请赶快拨打120!”“有会救护的赶快来帮忙!”

(三)安置患者心肺复苏体位

立刻将患者就地仰卧于硬质的平面上(地上或垫有硬板床上)。如果患者病后呈俯卧或侧卧位,则立即将其翻转成仰卧位。

(四)胸外心脏按压

1.体位:救护者应根据患者位置高低,分别采取跪、站、踩脚凳等姿势,以保证按压力垂直并有效地作用于患者胸骨。

2.确定按压部位: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的下半部,患者乳头连线与胸骨交界处)。

3.按压手法:救护者一手掌根部放在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部正中两乳头之间的胸骨上),另一手掌平行重叠压在其手背上,十指相扣,掌心翘起,手指抬离胸壁,肘部伸直,垂直向下用力,实施连续规则的按压。

4.按压深度:胸骨下压成人至少5.0厘米,每次按压后应让胸壁完全回复,放松后掌根不能离开胸壁,以免位置移动。

5.按压频率:胸外按压频率至少为100次/分,按压与放松时间基本相等,连续按压30次。

(五)开放呼吸道

最常用的是仰头举颏法。一手掌置于患者的前额,用力使头向后仰,后仰的程度是患者下颌角与耳垂连线与水平面垂直;另一手食指和中指置于患者的下颌近颏的骨性部分,向上向后抬起下颌,使牙齿几乎咬合。

(六)人工呼吸

1.救护者用一手拇指和食指捏住患者鼻翼,防止吹气时气体从鼻孔逸出;同时用嘴唇包住患者的口唇,给患者吹气,时间在1秒以上,并用眼睛余光观察患者的胸廓是否抬高。

2.救护者头稍抬起,嘴唇离开患者口部,半侧转换气,同时松开捏闭鼻翼的手指,让患者的胸廓及肺弹性回缩,排出肺内气体,患者完成一次呼气动作。

3.重复上述步骤再吹一次气,连续吹气两次。考虑到安全问题,吹气时可采用口对屏障装置进行(纱布、面罩、吹气面膜等)。

(七)评估复苏效果

在完成5个周期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操作后,救护者应检查患者的自主呼吸等。如仍未恢复呼吸应重新开始胸外按压。在呼吸、心跳未恢复情况下,不能中断心肺复苏。

心绞痛

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痉挛,造成一时性心肌供血不足而引起的胸痛。心绞痛发作时人会突然出现胸闷、气短、胸骨后疼痛,有压迫、发闷、紧缩感,有时有烧灼感,有时疼痛还会放射到左肩、左臂内侧或达手指、下颌、颈部等处,常在较强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紧张、饱餐、气温变化等情况下诱发。疼痛一般持续3~5分钟,大多数不超过15分钟。如发生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1.停止一切活动,就地休息,可采取坐位、半卧位或卧位休息,以免加重病情。

2.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不要吞服。因为该药易通过舌下丰富的毛细血管吸收,一般1—2分钟起效。若症状未缓解,10分钟后可再含服一片。

3.如果疼痛不能缓解,应及时呼叫急救车。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严重阻塞或痉挛造成心肌的供血突然减少,导致心肌严重持久地缺血与心肌坏死。心梗发作时胸部出现疼痛,疼痛部位、性质与心绞痛相同,但更剧烈,持续时间更长,休息或硝酸甘油含化效果不明显。常常伴有胸闷、面色苍白、出冷汗、恶心呕吐等症状,有恐惧或濒死感。在发作最初24小时内,发生心脏停跳的危险性很大,且大多数急性心肌梗死发生于医院外。因此,医院外现场急救极为重要,现场采取以下急救方法。

1.让患者就地休息,千万不要搬动。迅速通知医生急救。

2.立即给患者硝酸甘油片舌下含服,或含服速效救心丸10~15粒。或用亚硝酸异戊酯,用手帕压碎后给患者鼻孔内吸入。

3.如备有氧气袋者给予吸氧。

4.若突然脉搏消失、呼吸停止,立即作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中风

中风也叫脑血管意外,包括出血性中风(脑血管破裂出血)和缺血性中风(脑梗死、脑血管被阻塞、使局部脑组织缺血)。患者原有高血压、心脏病或糖尿病等,突然头晕、头痛呕吐或晕倒,随后出现口眼歪斜、流口水、说话含糊不清、一侧肢体瘫痪、意识不清、大小便失禁,往往提示患者很可能中风了。中风多起病急骤,病情严重,如抢救不及时,致死率和致残率均很高,是引起中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幸存者常遗留偏瘫及言语障碍等神经功能方面的后遗症。现场急救的原则有以下几点。

1.发现患者中风后,切忌慌乱紧张。掌握正确搬运患者的方法,不要急于从地上把患者扶起,最好2~3人同时把患者平托到床上,头部略抬高平卧在床上。

2.昏迷患者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头偏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堵塞气管。解开患者的衣领,如有假牙取出假牙。如果患者发生抽搐,可用筷子垫或压舌板用棉质物包裹后放在上下牙之间,以防咬破舌头;如果患者出现气急,或咽喉部有痰鸣音,家属可将塑料管(或橡皮管)插到患者的咽喉部,然后在塑料管的另一端用口吸出痰液。

3.尽快拔打急救电话,同时密切注意患者的意识、血压、呼吸和脉搏观察心跳、呼吸的变化,等候专业医务人员到来。

4.在送医院前,应尽量少移动患者。转送患者时要用担架抬。在送患者去医院的途中,需用双手托住患者的头部,以避免头部震动。

5.患者咽部可能麻痹,不要给患者进食、喝水,以防误吸到气管发生窒息。

大咯血急救

喉部以下的呼吸道出血,经咳嗽由口腔排出体外称为咯血。患者通常先有喉部发痒或刺激感,然后咯出鲜红或铁锈色的、与痰混在一起并含有气泡的血丝或血点,甚至有时大口吐血。

小量咯血患者多无明显不适,血压和脉搏无改变;中量(100—500毫升)或大量(500毫升以上)咯血,尤其反复咯血可致贫血,患者面色苍白、血色素下降,伴心悸、虚弱无力、食欲下降等。短时间大量咯血可致失血性休克,血压降至80/50毫米汞柱(10.7/6.67千帕)以下时,皮肤紫绀湿冷,患者烦躁或神志不清,若不及时抢救可导致死亡。另外,气管或肺部的血液不及时咯出易引发窒息。

发生咯血后应作以下紧急处理。

1.立即使患者取半侧卧位(如知道肺部病变部位,应患侧卧位),胸部可放置冰袋。

2.安慰患者,解除患者的恐惧心理。

3.大咯血时,一定要注意将血咯出,避免因咯血量大时屏气,导致阻塞气道窒息死亡。

4.患者在大咯血过程中,如咯血骤然减少或中止,同时出现胸闷和极度烦躁不安的症状时,应想到发生窒息的可能。患者若表情恐怖或精神呆滞、喉头作响,一侧或双侧呼吸音消失,面色呈猪肝色,瞪眼张口,双手乱抓,虚汗淋漓,应立即抱起患者的下半身,使其身体倒置与床面成45°-60°角,以保持充分的引流体位。另一人轻托患者的颈部,使头向背部屈曲,并拍击背部以倾出肺内的血液,同时撬开牙齿,清除口咽部积存的血块,解除呼吸道阻塞。

5.马上与急救中心联系,以免延误治疗。(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中风患者
怎样和老年痴呆患者相处
甲减患者,您的药吃对了吗?
认知行为治疗在酒精依赖患者戒断治疗中的应用
预防中风应做到八要八不要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中风后复健可针药并用
乍暖还寒时节,警惕中风发生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为了患者 永远前行
医改如何切实降低患者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