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城地区冷棚黄菇娘常见病虫害及综合防控技术

2018-10-18 07:28
新农业 2018年21期
关键词:冷棚灰霉病霜霉病

徐 岩

(凤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辽宁 凤城 118100)

冷棚黄菇娘产业属新兴致富产业,种植时间短,生产经验少,科研部门对该作物研究处于空白区,农户种植处于粗放和摸索种植阶段,农民缺少科学系统的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控技术。近几年,黄菇娘“白果病”“油果病”发病率逐年增加,损失也逐年加重,发病率达10%以上,绝收率达5%~7%,发病地块大都血本无归,农民损失惨重,农民不得不放弃该产业种植。黄菇娘病虫害不进行有效防控将严重影响本市冷棚黄菇娘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1 冷棚黄菇娘常见病虫害

1.1 病毒病

症状表现为浆果苞叶(宿萼)失绿变白、浆果油化、叶片花叶及黄化,植株提前拉秧导致严重减产。该病害病棚率100%,发病株率近100%、减产20%~50%,部分棚室发病率达100%,棚室甚至绝收。

1.2 灰霉病

由灰葡萄孢菌侵染所致,属真菌病害,花、果、叶、茎均可发病。洋菇娘发生灰霉病时的症状是果实染病,青果受害重,残留的柱头或花瓣多先被侵染,后向果实扩展,致使果皮呈灰白色,并生有厚厚的灰色霉层,呈水腐状,叶片发病从叶尖开始,沿叶脉成“V”形向内扩展,灰褐色,边有深浅相间的纹状线,病健交界分明。

1.3 白粉病

发生在叶、嫩茎、花柄及花蕾、花瓣等部位,初期为黄绿色不规则小斑,边缘不明显。随后病斑不断扩大,表面生出白粉斑,最后该处长出无数黑点。染病部位变成灰色,连片覆盖其表面,边缘不清晰,呈污白色或淡灰白色。受害严重时叶片皱缩变小,嫩梢扭曲畸形,花芽不开。

1.4 霜霉病

从幼苗到收获各阶段均可发生,以成株受害较重。主要危害叶片,由基部向上部叶发展。发病初期在叶面形成浅黄色近圆形至多角形病斑,容易并发角斑病,空气潮湿时叶背产生霜状霉层,有时可蔓延到叶面。后期病斑枯死连片,呈黄褐色,严重时全部外叶枯黄死亡,类似黄萎病。

2 综合防控技术

2.1 病毒病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提出以下防控建议:育苗和移栽等农事操作过程中应避免病毒摩擦传染,用肥皂水洗手消毒。早期发现病害症状应尽早拔除病株。拉秧后病残体要集中烧毁处理,减少病源,防止传播。发病初期开始喷药保护,可控制或减轻病毒病危害。可用抗病毒药剂有4%嘧肽霉素、40%克毒宝、20%病毒灵、20%盐酸吗啉胍等。具体使用方法参照所选用药剂使用说明。

2.2 灰霉病

灰霉病初发时一般仅表现在残败花期及中下部老叶,发病中后期,摘除病残体后,进行熏棚,次日使用40%嘧霉胺悬浮剂对水15公斤,5天用药1次,复配时需用中药杀菌剂为母液。

2.3 白粉病

经常使用的保护剂有50%硫悬浮剂500~8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5%百菌清500倍液、70%代森锰锌400倍液。抗菌素类有2%抗霉菌素水剂200倍液、10%多抗霉素(宝丽安)1000~1500倍液。

2.4 霜霉病

可在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隔7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可有效控制霜霉病的蔓延。同时,可结合喷洒叶面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防治,效果更佳。

猜你喜欢
冷棚灰霉病霜霉病
不同冷棚类型对沙窝萝卜种植小气候与品质的影响
不用药 两招搞定黄瓜霜霉病
番茄灰霉病巧防治
【辽宁】致富典型引领高素质农民增产增收
冷棚在一八四团果树越冬中的应用
多种杀菌剂对蚕豆霜霉病田间防治效果比较
黄瓜霜霉病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技术
大庆地区冷棚特大西瓜栽培技术
如何防治棚室番茄灰霉病
葡萄灰霉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