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珠三角的大湾区机遇

2018-10-18 04:34刘秋娜
财经国家周刊 2018年20期
关键词:泛珠三角湾区大湾

刘秋娜

通过大湾区特别是香港、澳门的连接,共享全球机遇,共建全球产业,开拓更大的蓝海。

近日,以“共享湾区机遇,开放创新发展”为主题的第十二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确定了七项年度重点工作。分别是:把握粤港澳大湾区机遇,辐射带动泛珠区域发展;构建区域协同的现代产业和创新体系;大力推进统一市场建设;健全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网络;推进区域生态文明共建;共同深化对外开放;推动社会事业领域协作。

自2004年区域合作开展以来,泛珠三角已建立起了合作协调机制,合作各方按照“联合主办、轮流承办”的方式举办联席会议,研究决定区域合作重大事宜,协调推进区域合作。今年的谈论暨洽谈会邀请了内地9个省份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相关官员出席。

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在论坛开幕式上表示,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率先对接、深化合作,将机遇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合作项目,引领带动泛珠区域合作向更高水平持续跃升。

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则呼吁泛珠企业家在大湾区设立国际总部,通过大湾区特别是香港、澳门的连接,共享全球机遇,共建全球产业,开拓更大的蓝海。

“数字泛珠”从基础建设到服务

经过多年发展,泛珠三角区域的数字基础设施得到了长足发展,下一步,如何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数字化转型升级,是未来泛珠三角区域共同面对的机遇和挑战。

例如,“数字广东”模式为泛珠各省区建设数字政府,带来可行的选择和启发。

今年广东结合政府机构改革的目标,启动“数字广东”项目,打通“数据一盘棋”,再造办事流程,让老百姓和企业,真正感受到便捷、高效的政府服务。广东省与腾讯、广东三大通信运营商合资成立了“数字广东”公司,并与华为公司进行合作,共同建设省级数字政府。半年时间打通多个政府数据系统,上线了“粤省事”小程序,在其中可以办理260多项民生服务,一百天内注册用户超过350万。

再例如,作为旅游大省的云南,也在谋求产业的转型升级。今年初,云南省政府和腾讯发布了“一部手机游云南”的项目,把“吃住行游购”五大服务进行全面的数字化升级,包括在旅游景点如何“找厕所”的“痛点”,也考虑用手机来解决。此外,让游客实现“一键投诉”。最终把游客需求、商家服务与政府监管,通过手机APP有效地连接起来,实现需求可分析、服务可评价、监管可落实。

“今天,贵阳的大数据中心和深圳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可以联动,西双版纳的小卖部和香港的地铁同样使用二维码支付,厦门和桂林的游客可以在网上实时预订对方景点的门票。‘数字泛珠或成为‘数字中国的先行区,把优秀的数字创新辐射每个县市、每个村镇,并带动‘数字中国的发展。”马化腾说。

多元文化融合走向世界

泛珠三角地区是岭南文化的中心,千年以来的积淀形成了多元、开放、兼容、创新的文化特色。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如何在文化领域、科技领域、运营领域更好地创新,将不同的文化充分融合起来,给泛珠三角区域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冯乃恩说,粤港澳大湾区应该有“走出去”意识,要有更广阔的视野,将岭南文化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向世界。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的目的,一是保持港澳的长期繁荣稳定,二是推动大湾区成为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引擎。”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吴志良说,从这个意义上,粤港澳大湾区要做中国参与世界经济文化竞合的排头兵,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先锋队。

在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看来,大湾区在文化传播中要扮演好助推器的角色,具体包含三个层面内容。

第一个层面,将大湾区的创新精神与全国文化资源相结合。一方面为文化资源寻找合适的表达方式,另一方面将外来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融合,促进传统文化与时俱进。

第二个层面,连接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人才。对青年人才进行系统挖掘和培育,打造优秀的文化人才的梯队。

第三个层面,充分连接全球的文化市场,把中国的文化作品更好地带往全球。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生态的构建过程中,可以与美国好莱坞以及其他国家协作,使中国文化在世界产生影响。

“建設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竞争力不能一蹴而就,要有长线的规划和持之以恒的毅力,特别是对于文化和文化符号的打造,更是需要耐心和时间,更好地进行规划才能有收获。”程武说道。

进一步人才共享

香港与深圳、广州的人才共享已成为常态,但教育资源薄弱却成为制约大湾区发展的关键。

马化腾认为,移民城市都是年轻人在打拼,出成果很快,但是随着他们成家立业,下一代的发展就成为他们关注的重点,“很多国际人才将家安在香港,孩子放在香港上学,每天来回深圳上班,这样的状态远远满足不了越来越多人才的需求。”

“大国和大都会发展都离不开高等教育和科技,吸引高质量人才、建立高质量科研机构、产出高质量的基础和应用科研成果,将是粤港澳湾区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支柱。”北京大学理学部主任饶毅说。

除教育资源的建设外,年轻人之间的交流也有待加强。为此,腾讯连续两年举办“腾讯粤港澳湾区青年营”,联动湾区知名企业,安排了300多位粤港澳高中生到湾区科技企业学习、体验,通过科技、运动、文化等项目,促进三地年轻人的理解与交流。

“过来交流一下打开他们很多眼界,他们回去就成为种子,去传播自己看到的情况。未来湾区人心相通,需要从文化、教育活动等方面更多去考虑,让粤港澳三地的年轻人能够互相熟悉。”马化腾说。

就在本届论坛期间,腾讯还与合作伙伴共同发布了“腾讯青少年科普计划”,内容涵盖多项有关湾区青少年人才培养的重要项目。

可以预见的是,泛珠区域在人才交流上将更深程度地实现互通,对此,香港已释放出积极信号。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表示,欢迎泛珠区域内的科研机构落户香港。她指出,随着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即将开通,加上香港航运服务及空运服务的优势,香港将继续在海陆空各方面为泛珠省区提供更多服务。

猜你喜欢
泛珠三角湾区大湾
大湾区地产新定位
湾区争雄
融入大湾区
大湾区提速
“大湾区人”是机遇,莫再错失(当事者说)
硅谷精英的生活,实在太村儿了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视阈下温州湾区的发展对策研究
大湾石的鉴赏与收藏
泛珠江三角洲区域会展业发展对策研究
泛珠三角区域环境法治的联动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