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中小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对策建议

2018-10-18 18:40马玉荣董涛杨光普庆东瑞
新经济导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普惠民营企业金融机构

马玉荣 董涛 杨光普 庆东瑞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生力军,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对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国家支持中小企业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中小企业迎来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小企业数量快速增加,渗透到几乎所有的经济活动领域,资产规模、收入规模、就业吸纳量等不断提升,中小企业早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印发《关于开展支持中小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专项行动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7]191号),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品牌、营销、服务“走出去”,鼓励中小企业引进沿线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培育中小企业国际竞争新优势。

为了解中小企业发展状况,研究团队先后去西安、成都、天津、杭州、深圳、潍坊、开封、大连、黑河、义乌、厦门等城市进行调研,总体感觉中小企业稳中向好,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进一步增强。

一、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现状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初期,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一些中小企业开始以“ 三来一补” 、合作生产、合资经营等方式开展对外合作,经过40年“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新时代“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民营企业进出口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越发重要。2016年,国有企业出口占比已下降至10%左右,进口占比20%左右,远远落后于民营企业。全面开放新格局离不开民营企业“引进来”与“走出去”。

“新常态”以来,我国经济步入由“引进来”到“走出去”的发展阶段。从全球尺度上谋划、配置资源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客观要求,其重要表征之一是我国企业大规模“走出去”——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迅猛增长,海外园区数量不断增加。民营企业在国内外的竞争力不断增强,竞争地位快速提高。具体表现在:第一,民营企业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地位进一步提升;第二,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关键技术的普及,中小企业跨境贸易具备重大的发展空间;第三,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由国企为主转变为民企为主;第四,民营企业海外并购案例增多,跨境并购中唱主角。

二、存在问题:民营企业融资难依然突出

但中小企业国际化,鉴于中小企业现实困难和国际形势,现阶段更强调 “引进来”,比“走出去”的条件更趋成熟。

1. 大部分民营企业都是以个体的形式对外投资,使得这些民营企业无论是在技术上、管理上还是在资金实力上,都显得有所不足。 与国有大型企业相比1,中小企业在技术引进方面更优势,可以有效规避技术壁垒。例如大连将“技术引进—改造升级—成果产出”的模式付诸于实践,建造技术与人才一体化产业示范基地2。 改革开放初期还是集体企业的海尔集团, 正是通过开展对外合作, 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同时, 坚持走技术创新道路, 形成了海尔品牌产品, 实现了向外技术转让, 成为中小企业在对外合作中成长壮大的成功范例。联想、华为、天狮、飞跃等一批有实力的民营企业走向国际市场。

2. 企业“走出去”面临政治风险、市场风险、法律风险、文化宗教风险等不确定性因素,要增强风险意识,提升风险识别、管控能力。如果企业不具有国际布局的能力和战略思维,盲目“走出去”,则可能导致“走出去”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3“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分属不同的文明、存在上百种语言以及多种宗教,各地还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商业文化。比如缅甸密松电站,都是环保组织的僧人、村民示威、游行、闹事;中国在缅甸的一个铜矿,一些人不明真相就闹事,令企业无法开工,造成社会风险。

市场风险主要体现为汇率风险、原材料价格风险与商品价格风险等。汇率改革以来,汇率风险越来越突出,加大了工程建设、国际贸易和融资借贷等的外汇风险。市场风险将是国内企业“走出去”和银行金融支持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且因信息不对称导致难以规避。相比之下,中小企业“引进来”面临的风险相对小,通过“引进来”提升国际竞争力阻力小,更容易成功。

3.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一是金融体系不够完善,缺乏股权融资等直接融资渠道,使得中小企业的融资来源单一且困难。二是从政策性金融机构支持来看,我国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成立时间较晚,由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组成。目前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支持较多,而对民营企业存在着所有制歧视,缺乏对其贷款的积极性。三是信用体系不健全,缺乏全国统一的征信体系,使得中小企业的风险评估变得困难。四是“走出去”的高风险性,使商业性金融机构对相关领域或项目望而却步。我国商业银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境外分支机构较少,因此在支持民营企业海外发展上,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4

4. 融资形势依然严峻, 民营企业力量单薄,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民营企业“走出去”所面临的一大难题,而且单打独斗难以形成合力,“引进来”“走出去”融资难,需要普惠金融服务。一是融资难问题突出。由于民营企业存在抗风险能力低、财务管理不规范、缺乏有效抵押品等问题,正规金融机构对其支持力度不足。二是综合融资成本较高。小微企业融资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小贷公司、典当行和民间借贷等融资成本较高的非银行渠道。如,金融机构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在6%左右,P2P网贷利率约9.6%,温州民间借贷登记利率超过15%,小额贷款公司等类金融机构利率则为15%至20%。三是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在贷款利率方面上浮的比例比大企业更高。据调查,中小企业贷款平均年利息為11.6%,近50%的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在10%以上。而且,中小企业很难获得中长期银行贷款(一年以上),间接增加了贷款成本。部分股份制金融机构对个别地区、个别行业实行信贷“一刀切”,断贷、抽贷、惜贷行为较为普遍。四是融资规模下降,中小企业陷入窘境。社会融资增长放缓,作为“弱势群体”的中小企业也受到影响。由于监管加强,民间借贷、网络借贷活跃程度明显降低,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陷入窘境,“走出去”更加困难。“走出去、引进来”需要普惠金融服务。但普惠金融不是施舍金融,金融的本质决定了践行普惠金融的金融机构也需要维持正常的利润,谋求资本使用的潜在收益。如果践行普惠金融的金融机构无法获得长期的正常利润,不仅无法推动中小企业等市场弱势群体发展,也会导致普惠金融自身难以为继,甚至导致金融体系崩溃。如上文所述,普惠金融关键在于是为了帮助受益群体提升造血功能。普惠金融机构的资本使用不在于输血而在于造血,需要辅助中小企业、农村地区市场主体建立一个符合商业可持续原则,能够充分调动其比较优势、利用市场化和政策扶持两个工具的结合,确保中小企业等市场弱势群体发展可持续,并因此也支撑金融机构自身发展。

三、对策建议

在经济领域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处于主体地位,中国企业“引进来”“走出去”构成“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具体表现。

第一,应当做好顶层设计,构建沿线国家经济和金融合作框架。在数字化普惠金融实践过程中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推动货币互换规模以提高人民币的交易和储备职能,通过加快建设人民币离岸中心建设及有管理的资本项目可兑换,鼓励沿线国家在大宗商品贸易及跨境电商领域采取人民币计价结算。

第二,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破除信贷、上市、税收、创新、招投标等方面的歧视性限制和隐性障碍。认真落实各项产权保护措施,依法甄别纠正社会反映强烈的侵害产权案件,推进依法行政,增强政府公信力。继续推进简政放权,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主体的过度干预。认真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创造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

第三,积极极采取有效的政府措施推动金融体系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调剂资源的功能。落实好“一带一路”人民币专项贷款,推动沿线国家数字金融支付体系建设。基于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构建第三方信用认证体系及贸易结算体系建设,推动贸易双方在信息方面互通有无,提高信用水平,便利化金融资源在沿线国家调剂余缺。

第四,应当加快发展普惠金融产品设计与推广力度,鼓励采取以践行普惠金融理念的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及其衍生品工具的设计与推广,进行跨境贸易融资,以满足全球客户的投资需求。践行普惠金融的金融机构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数字信息技术、通过引入“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市场弱势群体寻找市场机会、挖掘符合自身定位的优势资源、培养潜在的消费者群体。通过人工智能、区块链等融入信息技术与中小企业等弱势群体一起构建利益共享平台,建立信息收集、筛选、分析、反馈的信息平台。协助中小企业等市场主体及时采用信息技术改善满足时代需要的经营方式、包括共享经济、精准营销等都是其中的代表性经营模式。

第五,大力发展基于数字化信息技术的金融服务模式。包括“互联网+”、移动互联、区块链、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等更多技术运用于金融,不仅促进了金融服务人性化水平提高,而且改善甚至解决了金融资源下沉基层的门槛高、覆盖层面窄、信息不对称、风险难把控等制约普惠金融发展的核心难题,对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第六,加大对“一带一路”沿线数字化技术基礎设施建设。数字化信息技术应用于金融体系是数字普惠金融具有远大前途的重要支撑。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分析可以发现,国家间信息化水平差异性较大。例如,中东欧国家平均发展水平较高、南亚国家发展水平则较低,普遍处于中等水平。沿线国家电脑普及率国家间差距也很大,最高与最低间相差近30倍5。显然,一个信息化水平较低的地区对于利用数字化信息技术推广数字普惠金融面临着重大的基础设施与技术障碍。另一方面,要强化数字化信息技术对于金融系统的改造,提升金融体系的数字化水平,并藉此发展出崭新的金融服务业态。

第七,创新融资模式和服务方式,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和各项政策落实,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提高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重,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发展普惠金融,落实支持小微企业各项政策措施,多渠道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实施精准信贷。落实差别化信贷政策,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坚持分类指导、有扶有控的原则,对传统行业升级改造和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企业信贷要求给予倾斜。

第八,多措并举提振民间投资。一是政府有关部门要精简手续,抓紧精简合并投资项目报建审批,逐项梳理核查已报审的民间投资项目,做到限时办结;引导方向,鼓励民营企业参与“中国制造2025”、现代农业、企业技改等重点项目,建立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合理回报机制,鼓励民间资本采取多种方式参与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守信履约,开展政务失信专项治理,严格兑现合法合规的政策承诺,确保企业放心投资、安心投资。二是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重要的是进一步放宽民间投资的市场准入限制,拆除“玻璃门”“弹簧门”,使民间投资像上网购物一样方便。

注释:

1闫树生,河北大学经济学院,《“一带一路”助推民营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对外贸易》,2016年12期

2高巍,《大连市建立引进境外中小企业技术与人才产业基地的思考》,《人力资源管理》,2015年06期

3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课题组,《上海自贸试验区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路径研究》,《科学发展》,2017 年7 月

4闫树生,河北大学经济学院,《“一带一路”助推民营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对外贸易》,2016年12期

5一图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信息化[N]“一带一路”网:https://www.yidaiyilu.gov.cn/xwzx/gnxw/39852.htm[2017/12/15-2018/6/19]

猜你喜欢
普惠民营企业金融机构
改革是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的重要途径
探索节能家电碳普惠机制 激发市民低碳生活新动力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日照银行普惠金融的乡村探索
农村普惠金融重在“为民所用”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金融科技助力普惠金融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解决小微金融机构的风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