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梦想插上翅膀

2018-10-18 12:02鄢志勇张黎磊潘连伟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8年7期
关键词:宜昌市宜昌研学

鄢志勇 张黎磊 潘连伟

山水宜昌,万物勃发。

2018年4月2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走上三峡大坝,察看三峡工程和坝区生态环境,留下了永恒的历史印迹。三峡工程是全国首批研学实践基地,习总书记的三峡之行让世界的目光又一次投向了宜昌,也使宜昌成为全国青少年研学旅行的梦想之城。

在刚刚过去的春季学期,这座研学旅行梦想之城的数万名中小学生走出校门、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走向广阔天地,在“行走的课堂”中“边玩边学”,在家乡的青山绿水间尽情欢唱。作为湖北省首批省级研学旅行试点城市,宜昌市研学旅行工作赢得了全省教育界同仁的点赞。数月间,本刊记者多次深入宜昌市研学旅行基地、营地和中小学校考察采访,探寻研学旅行“宜昌现象”背后的密码和故事。

盛况空前,研学旅行释放出宜昌教育蓬勃的生命活力

4月16日,天刚蒙蒙亮,远安县鸣凤中学的校园里欢呼声此起彼伏。六辆旅游大巴整装待发,该校七年级近300名师生即将前往宜昌市青少年实践教育基地(以下简称“宜昌基地”)开展他们人生中首次研学旅行活动。机器人、无线电、沙画、车轮滚滚、创客、穿越电网……孩子们热烈地讨论着基地的各色课程,兴奋得像即将离巢的的鸟群。

5月9日,位于宜都市姚店镇的湖北进威军旅文化宏祥基地也迎来了又一波可爱的小天使。宜都市陆城一小六年级的260名学生将在这里体验为期两天“军营”生活。这天上午,宏祥基地浓重举办了宜都市研学旅行启动仪式。宜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覃扬波勉励同学们在研学旅行中磨练意志,砥砺品质。宜昌市教育局党组副书记翟秀刚鼓励各方积极探索,充分发掘本土资源优势,开发经典课程,为提升全市教育的“宜昌品质”做出更大贡献。

在宜昌,研学旅行工作从中心城区起步,枝江、远安、宜都等县市次第跟进,成熟一个启动一个。

2017年6月,宜昌市被明确为湖北省首批省级研学旅行试点市。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该市迅速成立了由市教育局局长挂帅,发改、公安、财政、交通、文化、食药监、旅游、保监、共青团、铁路等10个部门分管领导参加的研学旅行工作协调小组。在充分的调研酝酿和反复的论证完善之后,9月8日,11部门联合印发《宜昌市中小学研学旅行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经过2个月紧锣密鼓的筹备,11月7日全市中小学研学旅行启动会隆重举行。由此,宜昌市30万中小学生拉开了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走向广阔天地的研学序幕。

半年多来,数万名中小学生涌向各大研学旅行基地和营地。三峡大坝旅游区、宜昌基地、东方年华三峡国际青年营等热门基地和营地接待学生数常规保持在每天2000人以上,百里荒、天龙湾、屈原故里、进威军旅文化等研学基地亦是人气爆棚。

宜昌教育蓬勃的生命活力前所未有地得到释放和点燃。孩子们收获了他们人生中难以忘怀的生命体验。

“这次游学之旅终生难忘,我会带着对未来美好的期待,努力学习,创造精彩的人生!”枝江市问安(雷锋)小学的王健贝同学在日记中如是说。3月14日,王健贝和他的同学们通过“圆梦蒲公英——乡村孩子看城市”计划第一次来到宜昌市。“圆梦蒲公英”是宜昌基地为推动乡村振兴计划和精准扶贫特别设计的研学实践线路,全免费组织农村留守儿童到城市研学实践。

来自宜昌市二十八中学803班的王梦洋对宜昌基地的老师们满怀感恩。王梦洋说,两天受训让自己收获了许多,“在这里我们了解了生命的起源,学会了珍惜生命,善待他人;集体生活让我们学会了如何与他人相处;严格的军事拓展训练让我懂得了的规则意识、合作意识,锤炼了不怕吃苦、勇于拼搏的精神。”

“研学归来,感觉孩子像变了个人似的。自己叠被子,小房间也收拾得整整齐齐的。”伍家岗区隆中路小学汪昊泽同学的爸爸对研学旅行活动点赞不已。

具有宜昌特色的“1+4”工作模式

自去年11月启动仪式召开以来,全市中小学研学旅行工作开展得紧锣密鼓,各大旅行社和基地一片繁忙景象,但一切又井然有序,运转得有条不紊。半年时间,数万名学生,竟无一例安全事故发生,学校、基地和旅行社无缝衔接,就像一部精心编程、运转良好的全自动化精密仪器。

研学旅行的“宜昌现象”,令人叹为观止。5月6日,在全省中小学研学旅行培训会上,宜昌市教育局向600多名与会代表毫无保留地推介了自己的经验,“1+4”研学旅行工作模式得到与会者的一致好评。

宜昌市教育局党组副书记翟秀刚介绍,“1+4”宜昌研学旅行工作模式,即市研学旅行协调小组+学校、家长委员会、旅行社和基地,各方面无缝对接,密切合作,合力保障研学旅行安全有效。

宜昌市教育局牵头成立的全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协调小组无疑是这项工作得以快速顺利推进最根本的保障,它就像一个台精密仪器的CPU,统领着全局,密切协调着各个组成部分的良性高效运转。

首先是认定研学旅行营地基地。市教育局联合旅游、文化等部门制定印发《关于开展宜昌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评选工作的通知》,从资质、课程、服务、设施、安全多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开辟研学旅行阵地。首批挂牌研学基地37家包括自然风景区、文博院馆、综合实践基地、高新企业等多行业部门,为学生开展研学旅行提供了丰富资源。

紧接着遴选推荐优质旅行社。市教育局联合市旅游委制定《宜昌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推荐旅行社遴選方案》,从资质条件、专业队伍、服务产品、合作单位、安全保障、收费标准等方面制定细则,首批推荐3A及以上旅行社15家,确保学生研学旅行吃住行安全,享受优质服务。

然后规范研学旅行工作流程。宜昌市教育局制定印发《宜昌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指南(试行)》,学校将研学旅行纳入学年计划;家委会确定线路、旅行社和价格,负责经费收支;旅行社做好学生旅途运转、食宿服务;营地基地组织课程实施。《指南》进一步明晰了“1+4”模式中各方面职责和各环节流程,严禁学校和教师个人参与研学旅行经费收支,严禁旅行社除服务费外在基地收费标准上加价收费,严禁基地超规模接待学生降低服务质量等一系列规定,从操作层面保证了研学旅行规范有序,维护了研学旅行市场健康发展。

学校层面,市教育局结合研学旅行工作的实际,调整义务教育学校课程课时,将研学旅行纳入课程计划,明确要求各学校将研学旅行列入全年工作计划,早谋划、早安排、早准备;并指导各学校分级成立家委会,进一步完善家长委员会工作制度。

“家委会在研学旅行工作推进中的作用十分关键。家长原本就是教育改革发展不可或缺的同盟者和助推力。”翟秀刚介绍,为让家长放心、认同、支持,宜昌市在研学旅行试点工作方案中明文规定,必须让家委会和家长代表全程参与学校研学旅行工作,负责审定学校研学工作方案,确定研学线路,组织招标委托旅行社,确定收费价格,保障研学旅行组织管理的公开透明。“每一次研学旅行活动都鼓励邀请家长志愿者随行,这对研学旅行工作的开展既是监督,也是配合。”

“宜昌特色的‘1+4研学旅行工作模式,是全市30万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保险阀、安全锁。”湖北省校外教育管理研究会秘书长付小林先生如是评价。

基地主导研发,“菜单式”研学课程与学校教育有机统合

“研学旅行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春游秋游,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冬令营夏令营,更不是玩玩耍耍,而是一门必修课程,与国家课程具有相似地位。”翟秀刚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可偏废,“研学”和“旅行”也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没有课程规划、课程目标的‘行,就只能是走马观花。”

为了避免研学旅行“只旅不学”或“只学不旅”,宜昌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牵头确立了“宜昌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课程体系研究”专项课题,组织全市骨干力量开展研究,分学段设计课程方案,基地、旅行社深度参与,聚合学校教育优势、基地资源优势和旅行社服务优势,确保研学课程贴合学生实际,有效实施。

在宜昌模式中,基地和营地成为课程开发的主要力量。

以宜昌基地为例。在华中师范大学课程研究中心指导下,宜昌基地自主构建研学实践整体课程规划,开发了室内外实训课程50多门,包含生存体验、生存拓展、生活技能和科学实践四大系列。此外,基地还在全国同行中率先开发研制网上选课系统,建立研学实践课程超市,供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自主选课,有效满足了学生个性化需求。

东方年华三峡国际青年营创办人石少波则告诉我们,营地结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提出以开展“五生”教育(即生命、生存、生活、生态、生长),培养“五自”能力(即自重、自强、自理、自省、自律)为营地教育实施路径,设计研发了适合各年龄特点的“菜单式”研学实践课程共五大类125项,包含关注生命课程14项、关注生存课程42项、关注生活课程22项、关注生态课程11项、生长课程36项。

“课程建设是营地教育的核心与重点。”石少波表示,“营地不能成为简单的学生休闲之所、游玩之地,它必须以课程为抓手,通过体验式学习、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目前,宜昌市首批37家研学旅行基地都根据各自的资源禀赋,研发了众多个性化的研学实践课程,形成了一批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情市情教育、国防科工教育、自然生态教育基地。

丰富多彩的研学实践课程菜单为学校提供了充分的选择空间。

如何把研学课程与学校特色教育有机融合,就成为各学校研学旅行目的明确、学有实效的关键。

在宜昌市桃花岭小学,每学期初,学校课程处就会组织老师们在基地或营地、旅行社提供的课程基础上进行二次研发,将活动目标、课程内容、人员安排都融入其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计划和安排。

“我们结合学校‘生根阅读特色来设计研学课程方案。”校长贺金莲介绍,春季学期,学校结合“桃花诗词节”,设计“踏春”品格課程,低年段走进屈原故里,寻访昭君村;中年段对话杨守敬,触摸三峡大坝的举世雄壮;高年段感受奇妙的武汉海洋馆,采摘宜红茶,品尝家乡的味道。

作为全国课改实验学校,宜昌市实验小学的“首善”文化和“启善课程”已成为学校的特色和品牌。副校长张飏告诉我们,每学期初的研学旅行方案讨论会上,学校各学科教科研组长都会结合本学期研学主题,提出与本学科相关的“启善研学课程”。比如,语文学科“金色话筒”—三峡广电中心之旅、数学学科“魔方世界”—市科技馆魔方研学、英语学科“口语交际”—新加坡游学课程、体育学科“攀高达人”—青少年综合实践学校之旅、音乐学科“舞林高手”—梦想城之旅、美术学科“动漫地带”—市群艺馆美术展游览、科学学科“天文气象”—市气象台研学。

基地课程与学校教育的有机融合,既拓展丰富了学校特色教育的边界与内涵,又确保了研学实践育人目标的实现。

做实研学评价,以制度约束保障研学实践发挥育人效果

研学旅行要切实发挥育人实效,评价就不可或缺。为此,宜昌市教育局制定了《宜昌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课程评价方案》(以下简称《评价方案》),规定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并折算成20分计入中考总分。

据宜昌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钟平介绍,宜昌市研学旅行课程评价的实施原则是坚持全员性、全程性、公正性和导向性,即参加研学旅行项目的所有学生都要接受评价;研学旅行的每个项目都要有教师评价,每次研学都要有学生自评与互评,并形成阶段性总评;评价结果要体现出差异性,还要体现客观、公正的原则;评价要有助于促进研学旅行课程在各个学段针对所有学生广泛开展,提高研学效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钟平告诉我们,具体的评价方式为完成一个项目进行一次师评,一次研学全部项目完成再进行学生自评与互评,师评自评互评三结合,形成一次研学的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分为A(优秀)、B(良好)、C(合格)、D(待提高)四个等级。“每个等级不设比例、没有硬性指标,但也不搞一刀切,体现学生差异性。”

每一次研学的项目评价及综合评价结果将储存在三峡宜昌研学旅行网评价平台上,输入学生的学籍号和姓名即可进行查询、打印本人所有研学评价结果。

“评价结果将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社会实践内容评分的重要依据。”宜昌市教育局党组副书记翟秀刚表示,宜昌市各地各校都将建立健全学生参加研学旅行的评价机制,评价注重学生行为习惯、团队合作、活动设计与规划、组织管理与协调、问题探究与解决、信息收集与处理等方面的表现。

评价结果在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同时,也作为学校教育质量评价的参考和依据。翟秀刚说,“我们以制度保障研学旅行工作的全面推进,以刚性约束促使各中小学校和家长切实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六个一”布局全面推进,为研学事业贡献“宜昌样本”

从国家课程的意义上来说,研学旅行才刚起步,该项工作在湖北省的推进仍然处于试点阶段,还有许多未知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许多已知困难需要寻求解决方案。宜昌市的试点经验对于推动全省研学旅行事业发展来说,显然有着不一般的样本价值和借鉴意义。

据宜昌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覃照介绍,宜昌市下一步将着力做好“六个一”,推动研学旅行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充分履行省级试点城市应尽的职责,发挥样本作用,贡献宜昌经验。

成立一个研学旅行指导中心。以宜昌市青少年综合实践学校为龙头,成立宜昌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指导中心,全面指导全市研学旅行工作。

制定一套研学旅行工作手册。从学校、家委会、旅行社、基地职责分工入手,研制具体的工作流程,着重规范性和可操作性,有效化解研学旅行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和廉政风险。

打造一批研学旅行精品课程。集合研学旅行课题组和研学基地骨干力量,充分挖掘基地资源的教育内涵,精心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研学课程,着力提高研学旅行实效性。

建立一个研学旅行监管体系。联合市研学旅行协调小组成员单位,研究建立研学旅行过程中学校组织、旅行社承办、基地实施的监督管理机制,广泛邀请家长参与,畅通举报投诉和信息共享渠道,确保研学旅行持续健康发展。

构筑一个研学旅行城市共同体。联系省内外兄弟城市,构筑研学旅行城市共同体,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开展双向研学旅行和交流研讨活动,为学生研学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优质的服务。

表彰一批研学旅行先进单位和个人,发挥引领示范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研学旅行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长期实验。”覃照说,宜昌市将坚定不移的持续推进,使之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新常态。

責任编辑/鄢志勇

猜你喜欢
宜昌市宜昌研学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宜昌“清单之外无事项”等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湖北宜昌卷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研学之旅
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第21题
务实创新 开拓奉献——湖北宜昌市第三批援藏干部援助西藏加查两周年扫描
我国青少年五人制足球推广研究——以宜昌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