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跃历史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2018-10-18 10:59姚赞怡
新课程·下旬 2018年5期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课堂讨论

姚赞怡

摘 要:目前,新课程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审视当前历史课堂教学中课改教育的实施情况,就可以发现其并不是想象中和理想中的状况,传统教学中“满堂灌、填鸭式”等教师一言堂的现象依然存在。而新课程的理念告诉人们:如果依然停留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层次,将知识硬塞给学生,那么学生即使学得再多,充其量也就是知道了某些知识,而没有学会学习的方法。新课程理念下如何组织和实施历史课堂教学,才能让学生既学会科学知识,又掌握学习方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够采用“质疑-讨论”的教学方式,或许有益于解决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方式与效率;课堂讨论

一、课堂讨论实施的一般过程

(一)激发学生提出疑问

激发学生产生疑问的前提是教师能够合理设置疑问。教师的“教学”,首先在于正确设置问题。教师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正确合理分析教材的结论,以及研究教材中历史信息的表述方法时,力求符合教学目标、教学规律及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过程,并根据学生的基础状况,设计出合乎课程标准和教学规律的问题。在设计疑问的过程中,疑问设计应该符合学生的基础和能力,通过发现、选择、认知、得出、重组、提出等多种形式,形成合理的结论。例如,我们在讲授《启蒙运动》一课时,在学生学习课文、了解基本的史实之后,教师应该首先考虑到:何谓“启蒙”?这个问题对大多数学生而言可能是个陌生的概念,“启蒙”这个概念通常用在哪里?请举例说明。按理性办事是不是一定可靠?请举例说明。之类的问题。因此,问题设计是一个关键的过程,这一过程对课堂讨论能否顺利开展具有关键的影响。同时,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展示自己提出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所用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质疑的基本方式和过程,从而激发学生效仿教师并能够独立提出问题。

设置疑问的目的是激发疑问。因此,在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对教材内容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教师针对历史教材中已有的概念或结论,相近的概念或术语、问题等,引导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多问一些“为什么”“是什么样”“为什么会这样”“结果会怎样”“这些说明了什么”等问题,从历史三要素的角度将问题摆在学生面前。如前述的例子,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会产生这些疑问,如:“人文精神与人文主义到底有什么不同?”如果学生能够自主发现问题,自主地创设情境,就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探究目标,树立正确的探究方法。

(二)解决问题

激发学生提出疑问的最终目的是要解决学生的问题,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正确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是讨论课的核心和关键。具体做法可以按照如下程序进行:

1.针对问题进行分小组讨论:提出课程目标和任务后,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和问题”进行教材阅读、思考、归纳总结,指导学生按照正確的方法阅读教材,提取有效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分若干人为一小组,展开课堂讨论,激励每个学生针对教学目标和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小组讨论既可促使学生之间的互动交往,调动一个学生的能动性,同时又能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小组和学生个体之间相互交流:在小组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每组推选一名代表阐述本组讨论的成果。代表阐述完毕后,小组其他成员可随机进行补充和完善。教师应适时引导小组的代表在交流中提出本组在讨论中存在的疑惑。交流的过程既是问题解决的过程,更是问题升华和提高的过程。

3.教师启发和引导:在小组汇报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对个别或少数的学生通过交流仍未能解决的问题加以引导和启发,或进行适当的补充。如果学生出现知识性的错误,教师应及时提醒和纠正,引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思维方式继续思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认清错误的原因,以培养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点拨,逐步地把学生从知识和思维误区中引导出来并逐步走上正轨。

二、讨论课实施的基础和前提

(一)更新教学观念

更新课堂教学观念,教师要树立使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共同实现教学目标的新观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的问题既要符合教学目标,又要切合学生的基础和实际,且具有一定的可行性。问题的设计既要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现状,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创设轻松、愉快、宽松、民主的课堂环境

历史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历史现象纷繁复杂,史料浩如烟海,不仅是学生,即便是历史研究者,往往也会因为角度不同、立场不同、对史料的理解不同、视野的区别而产生不同的结论。面对这种分歧,教师必须改变教学观念,在课堂上树立宽松民主的学习态度和氛围,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多角度、全面深入地分析历史问题,并逐步养成尊重别人,同时不断完善自己的合作意识和探究学习意识。

三、课堂讨论中一般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讨论的失控:包括范围的失控和深度的掌控。前者会导致课堂讨论漫无边际,后者会导致学生无从下手,出现课堂中的“冷场”现象。

(二)讨论时间和节奏的把握。

(三)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的答复的选择与把握等等。

这些,都需要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进一步加强与学生的磨合,同时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教学功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孙梅.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如何引导学生求真、求实[J].历史教学(中学版),2007(12).

[2]余文森.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J].教育评论,2006(6).

?誗编辑 李琴芳

猜你喜欢
历史课堂教学课堂讨论
支持学习视角下,活力数学课堂的方法探析
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尝试
对大学案理研讨课学生信息检索意识若干问题的思考
改变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对思政课兴趣的突破口
重视史料教学,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
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谈素质教育中的课堂讨论
构建历史高效课堂的尝试
农村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微课资源在历史学科教学中的运用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