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蛇咬伤的急诊处理与临床诊治分析

2018-10-19 06:24徐强张秋月
系统医学 2018年15期
关键词:蛇毒毒蛇血液循环

徐强,张秋月

1.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重庆 401520;2.重庆市合川区官渡镇中心卫生院,重庆 401520

目前全世界的蛇种类众多,其中毒蛇的种类达几 百种[1],蛇毒主要由蛋白质、多肽类以及酶类所组成[2],同时可将其分为神经毒、血液循环毒以及混合毒3种[3]。当人体被蛇咬伤后,蛇毒会通过毒牙或牙沟从毒腺排出,并迅速注入人体的皮下或肌肉组织[4]。当蛇毒注入人体后,会迅速发病,且病情较为严重,可产生多种并发症,如果不能进行及时妥当的治疗,可能会引发患者严重伤残,甚至死亡[5]。因此,在该次研究中,该院将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该院接受诊治的60例毒蛇咬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毒蛇咬伤患者的急诊处理临床诊治进行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该院收治的60例毒蛇咬伤患者作为该次研究的主要对象,所有患者经诊断均被确诊,且该院征求了所有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并得到了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所有患者被随机分配至两组,研究组30例患者,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在5~71岁之间,平均年龄(37.8±6.0)岁,有关蛇的从业者17例,农民9例,学生3例,幼儿1例,就诊时间15 min~102 h之间,平均(3.8±0.8)h;对照组 30 例患者,男性 22 例,女性8 例,年龄在 4~68 岁之间,平均年龄(37.1±5.5)岁,有关蛇的从业者21例,农民5例,学生3例,幼儿1例,就诊时间20 min~109 h之间,平均就诊时间为(3.9±0.8)h。两组患者的基础信息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该院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患者进行治疗。针对所有患者,送诊后24 h内均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注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国药准字S20023036)。对于研究组患者,再通过负压吸引的方式为其进行治疗。首先对患者的伤口部位进行消毒处理,然后将伤口切开,随后采用负压吸引技术将患者体内的蛇毒吸出。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

1.3 考察标准

该院将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治愈、好转、无效、死亡等4个等级,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且患者精神状态恢复正常;好转:患者临床症状有所好转,且患者精神状态有所恢复;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没有好转或有所加重,且患者精神状态异常;死亡:患者死亡。

为患者进行治疗满意程度调查时,采用该院自制的《临床治疗满意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表中主要包括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程度、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以及患者的治疗环境等,问卷总分100分,同时,该院将患者的治疗满意程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等3个等级,非常满意:患者问卷评分在85分以上;满意:患者问卷评分在60~85分;不满意:患者问卷评分低于60分。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进行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临床分型情况

毒蛇咬伤患者当中,重型患者29例,中型患者16例,轻型患者15例,另外,较为常见的蛇种为赤链蛇(20例)和竹叶蛇(16例)。 见表 1。

表1 患者临床分型情况

2.2 患者治疗效果情况

在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方面,研究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达到60.00%和86.67%,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有效率仅为40.00%和70.00%。数据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情况[n(%)]

2.3 患者治疗满意程度情况

在两组患者的治疗满意程度方面,研究组患者的非常满意率和总满意率分别达到66.67%和90.00%,对照组患者的非常满意率和总满意率仅达到36.67%和70.00%,两组数据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满意程度情况对比[n(%)]

3 讨论

3.1 毒蛇咬伤患者临床表现

对于不同类型的蛇毒,其临床表现也有所不同。对于神经毒咬伤,患者伤口会发生局部麻木,失去知觉,有时会出现轻微的瘙痒感,但是伤口的红肿并不明显,出血量少,患者在受伤30 min后会出现头昏、嗜睡、乏力等症状,严重患者会产生吞咽困难、语言障碍以及复视等症状,最后转变为呼吸困难、休克等,严重时可导致全身瘫痪,如果没有进行及时治疗,可发生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衰竭,最终导致患者死亡[6]。对于血液循环毒咬伤,患者的伤口处会迅速发生肿胀,并不断向近心端发展,伤口疼痛感强烈,血流不止。患者伤口周围会出现水泡,周围组织发生坏死,如果伤势严重,可导致患者全身广泛性出血[7]。但其症状出现较早,便可及早对患者进行治疗,因此在死亡率方面,会明显低于神经毒咬伤。对于混合毒咬伤,患者会合并出现神经毒和血液循环毒的临床症状,观察患者伤口类似血液循环毒咬伤,但观察患者的全身状况,则类似神经毒咬伤,但混合毒咬伤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为神经毒[8]。

3.2 结论

大多数具有毒性的蛇类,头部多呈三角形,颈部纤细,尾部较短,毒蛇身上的花纹以及颜色大多较为鲜艳,毒蛇的毒腺一般存在于毒蛇的毒牙,当毒牙刺破人体皮肤后,毒液从毒牙射入到人体内,并随着血液循环遍布全身。但是毒液只有在进入患者血液循环中时才能发挥毒性,正常人通过口将毒液饮入则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不同种类的毒蛇,其毒液的毒性也大有不同。蛇毒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物质,其主要由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所构成,部分蛇毒在侵入患者体内后,会导致患者体内的血小板含量急剧下降,也可导致患者的凝血功能发生障碍。蛇毒也可导致患者体内发生血管内凝血,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例如呕血、血尿等。

对于毒蛇咬伤患者,如果其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会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针对毒蛇咬伤的临床治疗,要注意其治疗的时效性。采用合理有效的治疗,避免蛇毒的进一步扩散,从而为接下来的治疗提供良好的基础。研究表明,无论何种蛇毒,其在注入患者体内后的5 min之内,便能够进入患者的血液循环,同时在30 min之后便会在患者血液中达到最高的浓度,因此在实施捆扎处理时,一定要在30 min内进行[9]。

在该次研究中,采用负压吸引进行急诊治疗的蛇毒咬伤患者,其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达到了60.00%和86.67%,此组治疗无效而死亡的患者为1例,死亡率为3.33%,而对照组中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急诊治疗的毒蛇咬伤患者,其治愈率和有效率仅为40.00%和70.00%,组中死于治疗无效的患者多达3例,死亡率高达10.00%,以此可见,负压吸引对于急诊治疗毒蛇咬伤具有一定的疗效,患者的治愈率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无效率和死亡率也有明显降低,治疗效果较为明显。在郑志鹏等人[10]的研究当中,通过负压吸引进行治疗的毒蛇咬伤患者,其治疗效果更为明显,VSD治疗组当中治愈患者14例,治愈率达60.9%,总有效率87.0%,死亡患者为3例,致残率为13.0%,而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的患者,治愈7例,治愈率为35.0%,总有效率70.0%,死亡患者人数达6例,死亡率高达30.0%,另外,采用负压吸引治疗的患者,其治疗满意程度也要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患者,这一结果说明,负压吸引用于毒蛇咬伤的急诊治疗,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与该次研究的结果相比,两次研究的结果基本吻合。

综上所述,对于毒蛇咬伤患者,通过负压吸引为其进行急诊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大幅度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患者症状明显减轻,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蛇毒毒蛇血液循环
毒蛇自毙的启示
直立性眩晕怎么办?
注射蛇毒却不死的人
胃口不好可能因为鞋挤脚
会奏乐的毒蛇——响尾蛇
利用建模学习 落实概念教学
毒蛇自毙的启示
身家50亿的精神坚守
毒蛇缠身
蛇毒治病纵横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