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机器人助力无人仓落地
——访杭州海康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吴尧

2018-10-19 06:55
物流技术与应用 2018年10期
关键词:海康威视移动机器人

文/本刊记者 任 芳

移动机器人相比传统操作方式,物料运输时间可以缩短30%~50%。随着导航方式、调度算法的创新、迭代,移动机器人已经稳步改善了仓储作业中“脚”的问题,助力企业步入“无人仓”时代。

吴 尧杭州海康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

目前中国人力成本正以每年8%左右的速度高速上涨,而移动机器人价格随着规模化生产在不断下降,机器人成本回收期已经小于3年,“机器换人”成本进一步降低。

在仓库作业中,上架存储、搬运、分拣是占用人工较多的环节。因此,在仓库向无人化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这些环节的自动化作业成为重要课题。

杭州海康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康机器人”)专注于机器人核心技术,为客户提供领先的智能移动机器人产品及智慧内物流解决方案。依托母公司海康威视在图像传感、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领域多年的技术积累和研发优势,海康机器人近几年实现了快速发展,致力于移动机器人、机器视觉产品和算法平台的研发,产品应用于3C、汽车制造、电商、快递等多个行业。

在本专题中,杭州海康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吴尧看好无人仓的发展前景,就移动机器人在无人仓中的应用以及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享。

记者:近两年,“无人仓”备受热议,相关项目陆续落地。对于“无人仓”这一概念您是如何理解的?您认为仓储作业中哪些环节最需要实现无人化?无人仓技术有哪些应用场景?

吴尧:国内外对“无人仓”概念还没有最终的定义。通常来说,“无人仓”即无需人工作业的仓库,指从商品入库、上架、存取、出库等全过程都由自动化设备在算法的指引下完成。因此,可以认为“无人仓”是高度自动化、智能化、集成化的仓库。

目前我们所见到的很多无人仓项目,并非绝对意义的“无人仓”,离100%的无人化仓库仍有距离。当前技术实现的仓储解决方案或多或少仍需要人工介入,甚至在某些场景下,需要人机协作方可实现效能最大化。所以说,基于高度信息化的物流系统,在仓库内即便有少量工人,实现人机高效协作,也应视为无人仓。

据统计,在整个产品生产过程中,仅有5%的时间用于加工和制造,剩余95%的时间用于储存、装卸、等待加工和输送。因此,仓储作业中搬运、存储和盘点等环节最需要实现自动化、信息化升级。就现阶段技术水平而言,小件包裹分拣、物料搬运、整箱和整托分拣、商品入库及出库等环节都是可实现无人化作业的场景。因此,除了电商、快递、第三方物流等目前无人仓项目落地较多的行业,无人仓技术也可以应用在3C、汽车及零配件制造、零售、食品饮料、新能源、医药、烟草、服装等多个行业。

记者:移动机器人在无人仓中主要解决了哪些物流作业的无人化? 请您结合海康机器人参与的无人仓项目,谈一谈以移动机器人为核心的无人仓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海康威视移动机器人家族图

吴尧:过去几年,海康机器人着力于用移动机器人系统替代人工完成重复、繁重的物料运输工作。随着导航方式、调度算法的创新、迭代,移动机器人已经稳步改善了仓储作业中“脚”的问题,可以完成物料搬运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商品拣选等,使物料搬运步入了无人化操作时代。从海康机器人已验收的项目来看,移动机器人相比传统操作方式,物料运输时间至少可以缩短30%~50%。

自2016年初开始,海康机器人陆续在海康威视桐庐基地投入了近800台机器人,代替人来完成收货、分拣、搬运、入库、出库等作业,大幅提升了仓库运作管理效率。通过汲取800台机器人协同作业的项目经验,我们近年来对外输出了很多基于移动机器人的内物流解决方案,针对多个细分行业均有落地项目。

例如,在国内某知名电商的上海无人仓项目中,共有近400台海康威视移动机器人投入运行,实现每小时15000件快递及800个集包包裹的分拣、搬运作业。该项目实现了小件分拣、中件集包、大件供件的全流程、系统化、智能化和无人化,对整个物流领域而言都具有里程碑意义。

在传化物流集团的传化云仓杭州智能一号仓中,通过引入海康威视智能仓储机器人和智能仓储管理系统(iWMS),相比人工库,作业效率提升5倍以上,人工成本下降15%~30%。

此外,我们的移动机器人也驶入了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在华域视觉武汉生产基地,投入使用近百台海康威视潜伏系列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帮助生产车间物流作业人员减少30%,发货效率提高35%以上,物料配送及时率提升95%以上,实现了全自动化物流搬运。此外,基于机器视觉产品的物流行业解决方案在中通、顺丰、圆通、申通、DHL等快递物流企业也有广泛应用。

总的来说,无人仓在人力成本减少、运作效率提升以及运营管理稳定等方面均具有显著的效果,因此相关项目会越来越多。

记者:您认为要真正实现仓储作业全流程无人化,还有哪些技术瓶颈和难点?应该如何解决?

吴尧:在中国制造2025的指导下,生产企业对物流运作实现少人力、高效率、高质量、智能化的需求不断升级,使无人仓市场热度升高。但客观而言,各行业所处发展阶段不一样,实现“无人仓”面临的困难也不同。

前面提到,移动机器人可以很好地解决仓储作业中“脚”的问题,但仓储作业中“手”的问题仍是“无人化”作业的突出难点,比如:机器人难以实现各类型包裹的精准码垛、拆封、打包等精细化操作。

同时,由于物流“标准化”严重缺失,不同行业产品差异大,仓储作业场景大相径庭。例如:3C、手机、电器均采用纸箱进行包装,外形相对规整,仓储作业过程中便于识别和抓取,较容易实现物流全程自动化;但有些行业采用的是产品软包装,物品多为重叠放置,全由机器完成自动识别并成功抓取难度很大。特别是针对“非标”产品,机械手需要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判断,从而选择不同的抓取方式,如吸盘式、夹抱式、抓取式等,否则误抓率就会很高。

因此,为解决“手”的问题,必须提升机器人的感知能力和数据融合能力,感知包括尺寸、重量、热度、温度、颜色等各方面;数据融合意在让机器获得判断力,把所有东西放在一起看,而不是单一考虑;使机器人真正像人一样,看到物品就能马上辨认出它的形状等特征,并决定采用哪种“手法”去抓取。

文具行业某驰名品牌的智能工厂

海康威视桐庐基地作业现场

华域视觉武汉生产基地作业现场

针对上述难点问题,海康机器人也在不断努力探索。去年,我们推出了复合系列机器人,通过在移动机器人本体上搭载机械手臂,完成主动识别、抓取,自动搬运这一系列动作,向“无人化”更近了一步。

记者:除了技术瓶颈外,无人仓的实现还面临哪些方面的阻碍?对于构建无人仓您有何建议,您认为应该如何看待无人仓的投资价值?

吴尧:除了技术瓶颈,用户企业的工厂基建条件、IT系统、业务团队专业度等均会有不同,因此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也有高有低,在无人仓的打造和呈现方式上会有所差异。我认为打造无人仓应该从通用性问题入手,从标准化场景慢慢向复杂场景推进。此外,鉴于企业发展阶段的不同,采用无人仓之前还要考量先进技术与自身生产水平的匹配度,以及企业当前与未来3~5年的发展情况,均衡考虑投入产出回报等。同时,是一步到位打造无人仓,还是先实现“半无人化”,再慢慢向“无人化”演进?这些都是无人仓构建过程中企业需要好好把握的要点。

近年来,在电商的推动下,无人仓技术备受资本关注。我认为这是好事,能吸引更多人才进入物流技术装备行业,促进行业整体技术进步,也让我们做得更好。相较于人力仓的高运营成本,无人仓的降本增效有目共睹,以我们从事的移动机器人行业为例:目前中国国人力成本正以每年8%左右的速度高速上涨,而移动机器人价格随着规模化生产在不断降低,机器人投资成本回收期已经小于3年,“机器换人”成本进一步降低。对于终端企业而言,无人仓相关技术和产品具备投资价值。移动机器人作为无人仓中的重要角色,其市场前景被一致看好。

因此,海康机器人将继续以母公司海康威视的技术积累为支撑,在核心算法、硬件设备的研发上持续投入,发挥自身优势,为行业智能化发展和无人仓落地助力。

猜你喜欢
海康威视移动机器人
移动机器人自主动态避障方法
基于Twincat的移动机器人制孔系统
同方威视:手擎高新技术走遍全球
视界因你更清晰、更智能——评测海康1600万“深眸”致清系列摄像机
海康威视:深度智能助力校园安防升级
超强脑王来了——评测海康威视“海康超脑”全系列产品家族
开启人脸大数据时代——评测海康威视“海康脸谱”系列人脸智能分析服务器
海康威视连续四年蝉联全球视频监控第一
极坐标系下移动机器人的点镇定
基于引导角的非完整移动机器人轨迹跟踪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