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肌层浸润膀胱癌患者行经尿道电切术的临床效果研究

2018-10-19 03:59河南省南阳市第三人民医院473000王钊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17期
关键词:电切术膀胱癌肌层

河南省南阳市第三人民医院(473000)王钊

膀胱癌是常见的临床泌尿系统恶性肿瘤,该疾病近年来发生率呈现出增长的趋势,老年膀胱癌患者存在较差的多分化与预后,且具有较高恶性程度。膀胱全切术是对是老年肌层浸润膀胱癌治疗的一种有效措施[1],但因老年患者经常合并多种疾病,且身体状态比较差,不符合膀胱全切术的标准,或者不少患者因担心术后会降低生活质量,拒绝实施膀胱全切术。现报道2016年10月~2017年10月纳入的老年肌层浸润膀胱癌患者共76例经经尿道电切术、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本次统计纳入的76例样本选自2016年10月~2017年10月纳入的老年肌层浸润膀胱癌患者,分组模式为不同治疗技术,将38例纳入参照组年龄最大数值87岁,年龄最小数值60岁,中位年龄(74.21±4.55)岁;将38例纳入实验组,年龄最大数值86岁,年龄最小数值61岁,中位年龄(74.57±4.11)岁。验证比较参照组与实验组老年肌层浸润膀胱癌患者患者基础数据,P>0.05,统计学差异不显著。

纳入标准:经泌尿系统造成检查均被确诊,预计生存周期超过3个月,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呈现出不同程度下腹部疼痛、消瘦、无痛性血尿等现象。排除标准:肝肾功能严重异常、凝血功能异常。

1.2 方法 将经尿道电切术应用在实验组,予以硬膜外麻醉,选取患者截石位姿势,通过英国-佳乐研发的160W电功率以及60W电凝功率的电切镜予以患者环状电极切割术,将患者膀胱尿液排空,灌注灌洗液150ml,确保膀胱充盈。将电切镜直接插入到肿瘤基底部位,对肌层快速切割,之后电灼处理肿瘤基底的正常组织,若发生出血现象,应该电切环处理血管断裂部位,实施点状电凝止血治疗。手术完成后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对导尿管大小进行合理选择予以导尿处理,每天定时冲洗患者膀胱,5天之后拔除导尿管。

附表1 参照组以及实验组老年肌层浸润膀胱癌患者并发症计算值对比

附表2 参照组以及实验组老年肌层浸润膀胱癌患者住院时间、出血量、手术时间对比

将膀胱部分切除术应用在参照组,硬膜外麻醉之后予以消毒铺巾,于患者下腹部正中处作为切口开始位置,直至耻骨间隙,掀起腹膜,打开膀胱,切除涵盖附近2cm范围的正常膀胱壁的肿瘤,同时将输尿管口附近大约2cm位置的肿瘤一同切除,挤压输尿管口,寻找肾积水的输尿管以及肿瘤,将外翻乳头放置于再植输尿管末端,长度大约是1cm,防止膀胱内尿液发生返流导致肾盂肾炎,此外不少患者是经隧道中将输尿管种植,防止膀胱中发生尿液返流现象,术中在输尿管中利用一根双J管留置进行支撑,防止输尿管末端发生狭窄现象,1月后将其拔除,在蒸馏水中浸泡5分钟,以便于杀死脱落的膀胱肿瘤细胞,防止切口部位种植转移的肿瘤细胞,采取1-0可吸收线缝合处理膀胱切口,留置Fr20~22导尿管。

1.3 观察指标 统计比较参照组与实验组老年肌层浸润膀胱癌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计算值、住院时间、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纳入涉及的76例老年肌层浸润膀胱癌患者所有样本资料均选择SPSS21.0软件处理,以率(%)的形式表示参照组与实验组老年肌层浸润膀胱癌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计算值,采取卡方检验,以(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参照组与实验组老年肌层浸润膀胱癌患者住院时间、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采取t检验,P<0.05,统计学具有显著对比差异。

2 结果

2.1 统计计算参照组以及实验组老年肌层浸润膀胱癌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计算值 数据计算显示,实验组老年肌层浸润膀胱癌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计算值97.36%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8.94%,P<0.05,统计学数据差异显著存在。详见附表1。

2.2 统计计算参照组以及实验组老年肌层浸润膀胱癌患者住院时间、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 数据计算显示,实验组老年肌层浸润膀胱癌患者住院时间(8.21±1.21)d、出血量(50.51±3.54)ml、手术时间(39.54±4.87)min显著低于参照组各项指标,P<0.05,统计学数据差异显著存在。详见附表2。

3 讨论

现今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临床治疗上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是主要的措施,但因这种手术方式容易发生创伤,且存在较高并发症发生率,十分容易丧失膀胱储尿功能,进而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降低[2][3]。膀胱部分切除术是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治疗的传统手术方式,能够保留患者阴茎勃起功能以及正常排尿功能。在临床实际应用中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5.8%~18.9%大约可以将部分膀胱切除,但因存在大约38%~78%的局部复发率[4][5],此外也十分容易发生腹壁切口种植的现象。经尿道电切术是一种首选的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措施,具有并发症少、手术损伤小、可重复运用等优势,可保留患者正常排尿功能[6][7]。随着近年来不断提升尿道腹腔镜技术的水平,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治疗中经尿道电切术应用越来越广泛,且也从原来姑息性治疗疾病模式逐渐变为根治性治疗疾病的模式,有利于患者术后健康的恢复[8]。

本次数据表明,实验组老年肌层浸润膀胱癌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计算值、住院时间、出血量、手术时间与参照组指标对比形成P<0.05的统计学数据差异。证实,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老年肌层浸润膀胱癌疾病可降低术中出血量,缓解膀胱刺激症状,是一种可行且值得应用的措施。

综上所述,在老年肌层浸润膀胱癌患者中实行经尿道电切术相比较膀胱部分切除术更具优势,可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此外也能够保留患者尿道功能以及膀胱功能。

猜你喜欢
电切术膀胱癌肌层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Analysis of compatibility rules and mechanism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of bladder cancer
高危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部分电切术治疗体会(附43例报道)
腹腔镜下贲门肌层切开术及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临床分析
TURBT治疗早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分析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诊治现状及进展
膀胱癌患者手术后症状簇的聚类分析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
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灌注治疗研究进展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高龄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