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护理模式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18-10-19 03:59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463000崔亮亮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17期
关键词:乙型肝炎护理人员评分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463000)崔亮亮

临床调查发现,给予科学有效的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1]。因此,本研究就PDCA循环护理模式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作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8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男27例,女22例;年龄21~62岁,平均年龄(42.21±16.87)岁。观察组男31例,女18例;年龄22~64岁,平均年龄(42.45±17.02)岁。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依据慢性乙型肝炎的常规护理模式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内容如下: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有无出血倾向等;适当运动,注意休息,定期复查。观察组实施PDCA循环护理模式,具体如下。(1)计划(P)阶段。针对近几年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住院情况进行调查,发现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差,分析其原因主要有:患者对慢性乙型肝炎缺乏一定的了解,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及情绪;护理人员未全方位实施护理措施,使患者的认知较为片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就业和择业问题上均因疾病受到困扰,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加重。依据上述原因的分析,护士制定护理方案。(2)实施执行(D)阶段。①科学、全面评估患者的情况,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给予心理疏导,讲解慢性乙型肝炎的有关知识,同时向患者及家属发放乙肝健康手册、播放多媒体视频及开展讲座等,以提高患者及家属的认知水平,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树立患者的信心。②加强护理人员关于慢性乙型肝炎知识的培训,使患者得到良好的护理。(3)检查(C)阶段。护士长定期组织全科护士进行自查,巩固和考核慢性乙型肝炎知识,并定期检查干预措施的实施情况。同时质控小组抽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其实际情况进行评估,了解患者的护理实施效果,并将抽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4)纠正(A)阶段。对抽查中反馈的问题,护理人员在例会上讨论、分析及总结,并提出改进措施,将突出问题带入下一个PDCA循环,不断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效果。

附表 两组患者CLDQ评分对比(±s,分)

附表 两组患者CLDQ评分对比(±s,分)

注:与本组干预前相比,aP<0.05。

时间 组别 AS FA SS AC EF WO干预前对照组(n=49) 11.68±3.56 21.24±4.34 22.15±4.27 12.24±3.67 35.87±5.21 21.56±4.41观察组(n=49) 11.42±3.47 21.13±4.17 21.97±4.43 12.18±3.56 35.69±5.34 21.38±4.47 t 0.366 0.128 0.205 0.082 0.169 0.201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干预后对照组(n=49) 14.14±4.23a 26.43±5.11a 27.15±4.86a 15.67±4.05a 42.25±5.78a 26.15±4.85a观察组(n=49) 17.37±4.35a 30.35±5.17a 31.42±4.92a 18.01±4.13a 47.16±5.83a 30.87±4.93a t 3.726 3.775 4.322 2.832 4.187 4.778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1.3 观察指标 应用慢性肝病问卷CLDQ评估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问卷共29个条目,分为六个领域,即腹部症状AS、乏力FA、系统症状SS、活动能力AC、情感EF、焦虑WO,每个条目采取1~7七级计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生存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CLDQ评分较干预前明显升高,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CLDQ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3 讨论

作为质量管理模式之一,PDCA循环模式较为全面地反映了质量活动的客观规律,能显著提高工作效益,保证其管理质量[2]。本研究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给予PDCA循环护理模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CLDQ评分较高。实施干预措施,加强护理人员慢性乙型肝炎知识培训,提升其技能,可较好地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讲解疾病知识,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从而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延长其生存时间;通过寻求社会支持,缓解其心理压力。同时形成良性循环,不断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取PDCA循环护理模式,能显著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猜你喜欢
乙型肝炎护理人员评分
计算机辅助口试评分稳定性历时研究
——以PRETCO口试为例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我给爸爸评分
Castleman disease in the hepatic-gastric space: A case report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分步增值评分——提高主观题评分质量的有效方法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