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工时定额在生产线平衡中的应用

2018-10-19 16:09甘飞飞
科学与财富 2018年27期

摘要:标准工时定额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其在生产线中的应用能够保持平衡性,保障整体生产线的流畅度。本文主要阐述了标准工时定额在生产线平衡中的主要应用,并对生产线的工序时间进行了研究,对生产线平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强化标准工时定额的应用价值,进一步维系生产线的平衡性,为相关生产线的控制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标准工时定额;生产线平衡;作业测定;动作分析

引言:

在生产线作业中,如何实现生产线的平衡,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成本投入,是众多企业重点关注的内容。标准工时定额在生产线平衡中的应用能够减少资源浪费现象的产生,提高整体的生产效率,是保障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企业也应加强生产线平衡效率的研究,优化工时定额的科学应用,为企业谋取更大的经济利益。

1.生产线平衡概述

生产线平衡是指在工业生产中维系设备与人员利用率的平衡,实现对整体资源的科学分配,其主要目标是指平衡各工作站的工作时间以及工作效率。与此同时,维系生产线的平衡可以保障整体工作的流畅度,能够以相对稳定的状态定期交付产品,使各项生产工作的负荷相对稳定,并实现对整体资源的优化配置。工业生产线平衡性的计算标准如下所示。

生产线平衡率=工序时间总量÷工作站数量(人、设备)×100%

2.标准工时定额在生产线中应用

2.1标准工时定额确定

在生产线计算与工人、设备在完成标准多耗费的时间时,通过对必要时间、整体效果、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制定合理的标准工时,并将其作为劳动定额的测定依据。在作业测量过程中,将生产所需的时间、辅助生产时间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力求减少生产过程中需要耗费的无效时间,对标准时间进行测定。在测定的过程中,主要应用的方法为抽样测定法、预定时间标准测定法等方法对标准工作时间进行测定[1]。另外,由于不同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不同,需要对人员的整体效率进行评比,对整体的工作时间以及生产效率进行评定。由于在工作中会受到外界環境因素的影响,则会增加生产操作的时间,在标准工时定额制定过程中,需采取一定的放宽政策,工作环境、设备因素,均是影响生产线的要素之一,经过分析之后得出,标准时间放宽率需要保持在15%左右,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标准工时定额=作业测时时间×(放宽率+1)

2.2MOD法应用

MOD法又被称之为模特法,利用该方法维持工时定额准确性,保持生产线的平衡性,其理论基础建立在人体工程理论之上,以单元的形式规定时间标准。在生产线平衡测量中,其需要考虑人体的动作级次,以一个成年人(中级工)的级次为标准,测量生产过程中所需要消耗的时间、能量,并计算其生产速度。此方法以时间为测量单位,并将手指运动速度作为实验的对象,通过比较不同动作所消耗的实践,对其进行测时以及评比。

2.3加工作业测定

在标准工时定额生产作业测定过程中,利用秒表设备以及摄像设备作为主要的测量工具,对工厂进行生产线作业中的动作的进行辨别。其可以利用摄像设备在评定过程中对整体动作进行分解,提高生产线作业测定的准确性。利用计算公式以及MOD法进行标准工时测定。以某企业的大蒙皮热表处理生产为例,在生产过程中先要对其进行热处理,使产品性能及硬度有一定提升;然后对产品进行化学铣切;接着对其进行表面处理;最后对其喷漆,防止其氧化生锈。在作业测定过程中借助秒表设备以及摄像器材,利用测定法对其工序时间进行明确,对其生产线节拍进行控制。通过计算得知,生产线的节拍为57.6,对其平衡率进行计算,其生产线平衡率仅仅达到20.6%左右。对其平衡率进行分析,其在生产利用率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个别员工生产耗费的时间比较长,导致整体工序存在一定的的问题,企业整体的产能下降,生产效率较低。为了使整体的生产线处于平衡的状态,需要缩短瓶颈操作时间[2]。

2.4动作分析应用

在大蒙皮生产过程中,将不同的生产规程进行排序,并对其进行编号,在作业测定过程中,找到工作时间最长以及最短的两个编号。并在对其进行优化过程中,将其放置在工作台上,并在对其热处理、化铣、表面处理、喷漆之后,将其取下,在整体动作应用过程中,将其全部的动作进行分解,并对其生产的时间进行测定。在对此工序进行测定计算时,企业的生产宽放率为14%,计算时间的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50.6×(1+14%)=57.6

由于工人在进行加工的过程中,很多动作需要考虑工人操作的流畅度,需要结合工人的操作经验,并在考虑工人疲劳的基础上,适当的延长加工所需的时间。在整体加工生产过程中,由于装卸动作与加工动作需要分步进行,其在操作的过程中无法连贯,导致时间加长,影响整个生产线的平衡率。另外,生产过程中的部分动作以单手的方式进行,延长了整体的工作时间,可以借助两只手进行生产,减少生产过程中耗费的时间,提高生产的效率,保障整体生产线的平衡率[3]。

在加工过程中,生产线效率的影响因素具有复杂性特征,生产出来的成品在哪里放置,人工操作与工作台的距离,工人长期工作的疲劳性等,均是影响标准工时定额,导致生产线无法平衡的关键要素。在对其进行完善时,制定了解决方案,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以人体实验学理论为基础,其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减少工人的操作距离,并对生产环境进行完善,能够最大限度的缩减工人生产的疲劳期。另外,在操作动作上,生产部门可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简化,并借助一些移动设备辅助生产成品的堆放。针对加工与拆卸同步进行的情况,生产部门可适当增加生产加工的位置,保障产品生产的同步性。另外,由于不同工序的操作时间存在差异性,生产部门以增加设备的方式,提高生产线的平衡率,并利用机械加工运转的时间,对其进行装卸,减少装卸需要耗费的时间。将标准工时定额应用到生产线平衡之中,为了保障标准工时的准确性,提高生产线的平衡率,在对生产动作研究的基础上,对整体动作进行优化,进而实现减少时间,要提高效率的目的。在应用标准工时定额之后,对生产线的平衡率进行计算,生产线效率提升了30个百分点。在保障生产平衡率时,可以工程理论为基础,寻求完善的空间,对整体工序进行优化。除此之外,生产企业也可以通过优化生产线,强化生产的结构布局,进一步提高生产线的平衡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结论:

总而言之,生产线平衡是维修企业稳定生产的重要保障,也是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重要方法。标准工时定额应用能够使整体生产效率处于最佳的状态,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产能效益,并对整体生产线进行全面优化。有关部门需重视工时定额的全面落实,以科学的管理维系生产线的平衡,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持续稳定提升。

参考文献:

[1]范国良,李爱平,刘雪梅,等.基于信息熵和Lempel-Ziv的生产线复杂性测度与线平衡[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6(02):228-234.

[2]李琳.基于多种群遗传算法的T公司装配生产线平衡问题研究[J].价值工程,2018,37(01):229-231.

[3]柴晓微.基于结构特征的汽车模具部件工时定额标准化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7(10):8-9.

作者简介:甘飞飞、女、(1987-9-28)、上海市、汉族、职称(助理工程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化学工程与工艺)、单位: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上海、200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