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园小区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研究

2018-10-19 15:56陆总兵
建筑与装饰 2018年16期
关键词:标准化建筑工程

陆总兵

摘 要 文章结合天园小区建设工程为例,阐述标准化管理在此建设工程中的实施过程,着重对工程建设标准以及可行性研究标准化、规章制度标准化、承包商行为标准化、施工现场标准化等方面深入探讨,通过此建设工程的标准化管理达到提升工程质量、打造品牌工程的目的。

关键词 建筑工程;标准化;管理重点

前言

标准化管理模式是基于各种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基准前提下所展开的管理工作。标准化管理可以在各行业推行实施,可以达到各生产运行过程更为科学合理的目的。

1 天园小区建设工程项目简介

1.1 工程概况

天园小区位于固安新城,由廊坊金远房地产有限公司投资开发,由南通新华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施工总承包,总建筑面积106万m2,地下二层,地上建筑主要由12~28层高层住宅以及其他配套设施组成,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项目总体建筑风格与固安新城融为统一整体,在建筑空间造型、功能设置上与周边建筑物、商业、周边环境有机结合,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生态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部组建成立以来,始终遵循“质量第一、科学管理”原则,把项目的质量控制作为重点,不敢有丝毫怠慢,运用标准化管理方法从可行性研究、规章制度、承包商、施工现场等方面进行了标准化作业,确保整个工程项目的安全、高效的实施。

1.2 工程各个阶段的施工控制情况

在施工的准备阶段,需对施工设计方案、施工组织设计、作业指导书、项目创优计划书等指导性的文件进行详细的编制,在地下室施工阶段先要了解地下室土层的情况,对地下室的施工进行专项部署,对桩基施工过程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预测和采取必要措施;主体施工阶段需要对模板、混凝土、钢筋三个分项施工的设计方案、技术要求、通病治理、质量控制、新技术的应用等进行严格把控,且做好水电安装预埋的配合工作;装饰施工阶段最好使用国产当地的装饰材料,对施工方案进行对比优化,专人负责样板作业施工;电气安装阶段主要是将各个配电楼的主干进线引进每个楼梯单元处,且设立总的电表箱,再从电表箱出线引到每个用户的配电箱;暖卫安装阶段施工时要采用钢塑管建立给水系统立管,且给水支管要采用PPR管暗设置且接入各个户的安装分水器,然后引到各用水点。

2 工程建设标准化主要特征

2.1 工程建设标准系统化特征

在工程建设当中,企业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建立一个高效、科学运行的管理系统,在遇到一些困难时,利用管理系统的资源调配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一次性有效解决企业所出现的相关问题。此次建筑工程项目系统复杂、工期长、标准高,所采用的标准化管理系统就具备完善的系统化特征,也是工程量大和复杂性的必然发展趋势,例如工程安全问题是需要持续关注的问题,在管理过程中只需要采取单方面的针对措施是不可能完成的,必须要具有一个完善的标准化运行系统,全方位、全过程运用这个系统来有效解决问题。

2.2 工程建设标准专业化特征

在建筑工程当中涉及工种较多,分工也越来越详细,且存在吊装、高空作业、挖掘等高危作业,专业化水平越来越高,正所谓“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专业化可以使企业的人力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实现资人力源的最优配置,提高了人力资源的利用率。建筑工程项目标准化管理的专业性,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竞争力,降低了企业运行成本。另外不断提高管理专业化水平,应以打造建筑工程品牌工作为中心,可以赢得更多顾客的青睐,持续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

2.3 工程建设标准数据化特征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工程建设采用了新技术、新材料,复杂程度逐渐提高,所需要采集、管理的数据系统也十分庞大,数据化管理特征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筑工程施工当中影响因素很多,主次矛盾如何来去区分就给决策者提出了严峻考验。在现今大数据的时代,基于数据化的科学管理系统就可以给决策者提供重要依据。数据化是建筑工程项目标准化管理的重要保障,在施工过程中的各项生产标准,工艺流程、作业时间、验收合格率等重要数据都为标准化管理提供了有力依据和判断标准。

3 天园小区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要点

3.1 可行性研究的标准化管理

天园小区建设工程在建筑前期需要对所在地段的地质环境、周边自然环境进行勘测调查,也关系到建筑工程的基础质量以及整体工程的安全性。因此在建筑工程之初就运用标准化管理,确保工程建设在合法与合理基础上来运行,在天园小区工程启动前,各级管理部门对建筑工程所涉及的技术、社会、环境等进行数据采集调研,并结合相关数据进行研究探讨,确定天园小区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和风险评估,对项目投运后产生的经济效益、环境影响、社会影响等进行科学论证,在取得主管单位审批方可进行施工。近些年来我国对城市建设规划提出新的具体要求,已从单一的工程建设领域拓展至环境保护领域,对建筑物的居住舒适度、绿色施工、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更加重视。这就要求在前期调研论证过程中以客观、科学的态度对工程建设所具有的风险、所产生的影响、所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标准化管理,将标准化管理充实到节能降耗、绿色建设中去,符合固安新成总体规划并与周边建筑设施统一风格,使公众利益得到进一步保护。

3.2 规章制度的标准化管理

俗话说:“无规矩无以至方圆”,规章制度是施工质量衡量的尺子,是规范施工者行为的框架,更是建筑工程标准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在标准化管理实施过程当中,规章制度是建筑施工执行的标准依据,天园小区建设项目组根据相关建筑规范和相关条文制定各项制度,并随着施工的实际情况与实践经验加以完善,确保规章制度的正确性和实施过程的合理性。工程建设过程始终坚持以质量控制为主的标准化要点,管理部门根据建筑工程类型制定了相应的质量保障体系,该体系具有可操作性强、控制要点明确、责任落实到岗的特点,使每一个岗位都能够科学规划,人员分工明确,使每个施工人员都能够熟知自己的岗位职责和岗位相关规章制度。同时质量体系的有效運行也是工程标准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了岗位标准化流程提升了现场秩序标准化,使各个施工环节能够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执行,减少了传统管理方式出现的重复管理、缺失管理等问题。此外标准化质量管理中还建设了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建筑工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标准化管理不到位问题等进行追责,使整个工程始终在标准化制度框架之内高效运行。

3.3 施工承包商行为进行标准化管理

建筑工程各项工作的开展都是由相应承包商来完成,承包商队伍的水平直接影响了工程整体质量和文明施工。因此在实行标准化管理时,不但要对投资方、监理方人员进行标准化要求,更要对承包商队伍展开行为标准化管理,承包商队伍庞大,人数众多,标准化管理内容包括岗位操作流程标准化、个人文明标准化、房间施工内容标准化等,并加强对施工人员标准化操作的严格考核,以规范承包商队伍的执行力。

3.4 施工现场的标准化管理

施工现场的标准化管理是确保施工有序,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方法。首先在施工前要做好场地规划,包括材料存放位置、办公地点、宿舍、食堂等;其次应对工程区域进行划分,并指定相应负责人作为区域主管,负责对本区域内的人员、设备、规章制度等进行管理;另外还需建立关键作业点的标准化管理,按照施工顺序对各关键点进行检查验收,以达到工程中每一个区域都有责任人,杜绝盲区现象。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对天园小区建设项目的标准化管理,各项施工程序更加有序合理,质量把控更加严格,整个施工过程始终在标准化管理的模式下运行,确保了建筑工程优质、快速顺利完成。

猜你喜欢
标准化建筑工程
企业财务管理标准化下的业财融合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标准化心脏康复护理流程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探讨
院前急救标准化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国家标准委与非洲标准化组织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建筑工程审计难点探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一带一路”离不开标准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