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2018-10-19 18:20陈丽辉
建筑与装饰 2018年16期
关键词:通病防治措施市政工程

摘 要 混凝土施工是建筑工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其质量决定了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并且,混凝土工程质量还和建筑物使用功能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在市政工程施工期间,要严格控制和监督混凝土工程质量,以此确保施工的安全性。施工期间如果出现了混凝土施工问题,那么要及时上报给相关部门,大力解决。在本文中,主要分析了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存在的通病,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 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筑数目逐渐增加,工程类型越来越多,工程数目的快速发展为建筑行业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不过,也使建筑企业面临着诸多挑战。为了彻底解决市政工程中存在的混凝土问题,在下文中全面分析了市政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以及防治措施。

1 市政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的控制

(1)在遵循施工标准要求的基础上来实施工作。当前,制作混凝土的主要因素便是混凝土混合比,因此,不可以随意改变混合比,不然的话,便会削减混凝土强度,致使其无法满足规范需求,最终影响建筑工程后期稳定发展。

(2)根据施工要求来实施搅拌工作;从当前情况来看,混凝土搅拌包含两个方面,分别是流质型以及半流质型,并且,采取的施工方式也是不同的。

(3)当进行混凝土搅拌的时候,工作人员要详细的检查和分析周围环境,不可以随意配置混凝土比例。制作混凝土集料的时候,要在相应的温度气候内,如果存在着拌和环境,气候较热以及干燥等因素,便会使混凝土质量出现一定的改变,从而发生质量下降情况[1]。

2 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分析

2.1 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的主要质量通病

混凝土质量通病是影响市政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它逐渐成为限制结构工程质量的主要问题,在这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裂缝、结合面处置不合理等方面上,严重影响了混凝土的整体性能。

(1)裂缝问题;裂缝问题主要是指混凝产生了形状不一的裂纹。产生这一现象的实质性原因是为了混凝土浇捣过后,没有及时割缝,横向管沟槽没有回填密实,在处理临时施工缝的时候,方式不合理,设置的胀缝比较长,混凝土收缩现象比较快等。

(2)麻面问题;麻面问题主要是指混凝土表面出现了较多的小坑,麻点,长时间下来的话,形成了粗糙面。产生麻面问题的实质性原因是因为模板表面过于粗糙,没有将黏附水泥浆渣等杂物全面的清理干净,当拆模的时候,混凝土表面粘坏,模板拼缝不严格,局面出现了严重的漏浆情况。

(3)蜂窝问题;蜂窝问题主要是指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了疏松、砂浆少、石子之间形成了相应的蜂窝状等情况。产生蜂窝问题的基本原因是因为没有合理的配置混凝土,材料计量不正确,使得砂浆较少、石子比较多。发生了漏振情况,振捣时间较少,模板缝隙堵塞不严格,水泥浆呈现流失情况。

2.2 市政工程混凝土中形成质量通病的具体原因

在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期间,产生质量通病的具体原因是因为混凝土浇筑振捣之后没有有效地进行割缝操作,横向管沟槽没有及时实施回填或者密实操作,对于临时施工缝处置不合理,胀缝设置时间比较长,混凝土收缩时间过快,致使裂缝现象发生。或者是因为混凝土没有遵循相关流程以及标准实施混凝土分层下料工作,振捣力度不足,最后可能因为材料体积过大,沙偏细以及模板缝隙残留,致使水泥浆流失,从而引起了蜂窝现象。麻面这是因为没有将模板表面粗糙以及黏附水泥浆等杂物清理干净,实施拆模操作工作的时候,混凝土表面受到了破坏,使得模板拼接不密实,局部出现漏浆情况,有的情况下,可能是因为模板在涂抹隔离剂的时候,没有涂抹均匀或者局部漏刷,致使混凝土表面和模板之间存在着黏结情况,最终气泡弥留在模板表面出现的麻点现象。

3 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防治措施

3.1 施工之前根据相关标准要求来管理和配置混凝土比例

在混凝土施工期间,混凝土材料的合理配置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当配置混凝土比例的时候,要从工程实际情况和具体特征入手,明确分析混凝土施工技术以及设备等综合性因素,针对不同的市政工程项目选择不同的混凝土配比,在施工前期阶段中,要结合混凝土施工技术来配置混凝土,确保配置的合理性。再者,严格考虑施工路面的耐久性,在合理配置的同时要严格管理和规范混凝土技术性能,待完成混凝土搅拌过程之后,大力监督这一环节,在基于施工材料配合度、施工设备以及材料具体状态的基础上,明确配合比的相关数值,确保理论和实际要求相符合。最后,还要管理好混凝土搅拌流程,确保各个配合比的严格实施,依照配合比来供应混凝土,做好相关的实验工作[2]。

3.2 混凝土施工组织措施

当前,影响混凝土结构质量的基本因素包含施工环境、工艺、钢筋、模板以及混凝土灌注施工,在这几项运输中,混凝土浇灌施工经常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所以,必须采取以下几方面对策来提升混凝土整体施工质量。

(1)成立专门的混凝土灌注施工管理队伍,主要是负责实施混凝土浇筑施工管理工作,确保混凝土连续供应,按照施工工艺组织进行施工,以此确保混凝土整体浇筑质量。

(2)在实施混凝土浇灌工作之前,首先,项目总工程师要组织施工人员针对混凝土施工工艺、技术以及注意的事项进行技术交底。项目经理负责施工机具、混凝土运输以及人员的布置。项目质量检验人员则是实施灌注质量的檢验。

(3)项目经理部相关的质量、技术以及物资部等组成现场值班小组,负责落实混凝土供应,根据施工工艺特别是关键位置的施工。严格保障工程整体质量。

(4)混凝土灌注施工期间,可以实施质量承包责任机制,将混凝土质量和施工人员的经济利益相互联系到一起,并且完善相关的奖励体系,以此调动人员工作积极性。

3.3 混凝土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督以及控制

当前,要针对混凝土存在的裂缝、麻面、分泌以及蜂窝现象加以预防。首先,严格控制比例,大力掌握面层的抹压时间,严格避免在混凝土表面洒水的行为。在混凝土施工期间,要是遇到高温天气的话,要采取防晒棚来遮挡施工現场,确保现场水泥用量的充足性。当搅拌混凝土的时候,务必根据混凝土配比来控制搅拌时间,直到混凝土搅拌和外观颜色处于一致性。保持施工期间模板的整洁性,当涂膜隔离剂的时候,要涂刷均匀,待涂刷工作完成之后,加以确定,以免发生漏刷的情况。当实施混凝土浇筑工作的时候,在遵循相关操作流程的基础上实施,以免发生漏振情况。另外,为了避免发生冻胀现象,在外界施工温度低出5℃的时候,要马上停止施工,使用与之相符的保温对策,大力控制基层含水量,等到混凝土模板成型之后,要实施相应的排水操作。

3.4 加大对混凝土变形问题的重视力度

引发混凝土变形的原因包含两个方面,分别是基于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情况,再者是因为收缩以及温度变化而形成的变形。一般情况下,混凝土收缩是因为在混凝土硬化期间,凝缩以及自由水蒸发形成了混凝土干缩情况,随后裂缝出现。对于蒸发干燥过程而言,因为是由外向里扩散的,所以温度和干缩变形情况都不具备均匀性。发生收缩裂缝的基本原因包含:第一,硬化期间的混凝,由于养护方式以及混凝土成型条件不一样,使得建筑表面失去水分,从而开裂。另外一种情况则是筑件表面水分消耗较快,体积产生了收缩情况,基于垫层的影响下,筑件表面裂开。

防止混凝土开裂的相关措施为:①混凝土水灰比以及砂率不可以过大,砂石含量是十分重要的质量控制点,因此比较适合使用粗沙拌以及混凝土,细沙不可以超出标准数据。进行振捣的时候,大力控制振捣时间以及密实度,对板面实施抹面处理,可以在混凝土冷凝之后、终凝之前进行二次抹压,这样既可以提升混凝土强度,同时还能够降低收缩量[3]。

4 结束语

当实施混凝土施工的时候,要严格根据标准要求配置和管理,安排专业人员实施混凝土浇筑工作,监督混凝土的时候,要及时检验施工标准以及准则,大力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问题,从一定程度上确保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黄丹.市政排水管道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控制与管理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17,(13):21.

[2] 付红霞.市政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常见问题及防治[J].四川水泥,2015,(05):233.

[3] 郑德生.试论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J].河南建材,

2015,(03):107-108.

作者简介

陈丽辉(1986-),男,湖南省益阳市人;学历:本科,现就职单位:湖南省直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研究方向:建筑工程/市政工程。

猜你喜欢
通病防治措施市政工程
港口工程施工中质量通病的防治管理
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地下管线施工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重要性及应用研究
怕站而不怕慢
建筑工程中的施工质量通病探析
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分析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强化质量管理 全面落实质量通病防治工作
基坑施工对原有市政工程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