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及其连接技术研究

2018-10-19 18:20魏亚平
建筑与装饰 2018年16期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

魏亚平

摘 要 预制装配式建筑中,选择剪力墙结构形式,比如部分预制或者全部预制,合理运用连接技术,保证建筑的性能。现结合以往的工程经验,对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和连接技术相关内容,进行简单的论述,总结了结构设计要点,共享给行业人员。

关键词 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连接技术

现阶段,在节能环保的大背景下,以及建筑产业化发展,使得预制装配式建筑被积极推广。技术是保证预制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重要力量,从此类建筑发展实际来说,还面临诸多技术难题,需要加以攻克,尤其是连接技术。基于此,深度分析此课题,提出技术应用策略,有着重要的意义。

1 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建筑产业的发展方向为现代化和产业化,加快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能够加速建筑产业发展,促使建筑业转型升级。按照装配式建筑发展目标,到2020年,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30%以上;到2025年,该比例要超过50%。在国家的大力发展下,作为建筑行业的工作人员,在积极投入装配式建筑建设中,发挥自身的能动性作用,加强技术创新,助力建筑行业发展。从装配式建筑建设角度来说,多采取局部预制或者全部预制的方式,以局部预制为主,在具体施工作业中,连接技术的合理应用,显得尤为重要。这需要技术人员不断加大装配式建筑的研究,结合工程实践,提出有效的技术手段。

2 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应用实例

2.1 案例概述

以某預制装配式建筑为例,其设计为剪力墙结构,共计18层,地下设置1层。长度为72m;高度设计为54m。长宽比和高宽比分别为3.2、2.7。为保证剪力墙结构的性能,在设计时,经过多次优化,最终敲定剪力墙结构方案。现以此项目为背景,分析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图1为预制剪力墙结构。

2.2 结构选型

关于剪力墙结构的设计,结构选型为重点内容。一般来说,连体结构与塔楼的连接,可采取强连接方式和弱连接方式。因为此建筑为复杂的高层建筑,如果采取强连接的方式,一旦发生地震,在大荷载的作用下,剪力墙需要承受极大的轴向力和弯矩,无法有效协同变形,极有可能发生超限。除此之外,此建筑要求在第八层,设计楼板连接。连接总层数较多,占据建筑总层数的11%,并且连接层的跨度极大。因此,决定采取弱连接形式。连体结构选择钢结构桁架活动支座,作为结构体系。

2.3 剪力墙结构计算

剪力墙墙身:结构中设置的钢筋,主要是竖向钢筋和水平向钢筋。具体设计时,要结合工程量大小,确定钢筋使用量,并且验算抗剪承载力。依据抗震设计要求,配筋率必须要超过0.2%。对于剪力墙的钢筋,其直径必须要超过8mm;钢筋间距把控在300mm左右。连梁: 若想保证剪力墙简体和连梁相互协调,必须要做好强度以及刚度的把控。从设置的连梁作用角度来说,其既能够增强剪力墙的刚度,还能够实现墙肢的连接。因此,在进行整体计算时,对连梁的刚度,要进行相应的折减。折减值必须要大于0.5,但是不能超过1.0。如果折减后,会发生斜截面受剪承载力不足,或者正截面性能不够等情况,为减少地震对结构的影响,则可以适当降低连梁高度[1]。

2.4 剪力墙的布置和参数

此建筑中,采取的是隔墙位置进行剪力墙布置方式,进而减少边缘化构件。按照建筑设计规范,此剪力墙厚度参数为160mm、240mm、300mm、400mm。结构参数:①X方向上,建筑最大层间位移角计算结果为1/1133;建筑结构最大位移和楼层平均位移比计算结果为1.15;建筑最大层间位移和建筑平均层间位移比计算结果为1.16。②Y方向上,建筑最大层间位移角计算结果为1/1128;建筑结构最大位移和楼层平均位移比计算结果为1.16;建筑最大层间位移和建筑平均层间位移比计算结果为1.13。

3 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连接技术的应用分析

目前,剪力墙结构连接可以选择的技术较多,比如浆锚连接技术和机械连接技术等。现结合各个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如下分析:

3.1 浆锚连接技术

在实际应用中,搭接钢筋,同时将其按照一定的距离隔开,实现间接连接。连接形式如图2所示。具体操作时,将钢筋搭接起来,使得各个部分能够连接,发挥钢筋的拉力作用,传到灌浆料,借助混凝土传送到灌浆料以及剩余混凝土的中间面。从施工角度来说,此连接技术的应用简单,对连接控制技术,没有过高的要求,适用于建筑行业[2]。作者对4片预制剪力墙,进行了抗震性能测试,将流动浆锚以及间接搭接等方法,运用到竖向钢筋。经过验证明确,受拉后,钢筋能够屈服;受压后,混凝土会被破坏,滞回曲线为饱满状态。

3.2 机械连接技术

从技术原理角度来说,此技术是利用钢筋和连接件等的作用,发挥机械咬合的作用,将一根钢筋的受力,传输到另外一根钢筋。该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被研发出来,经过多年的应用,形成了完备的技术体系,包括套筒挤压接头和锥螺纹接头等。目前,在建筑结构中,钢筋连接技术的应用较为广泛。

3.3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技术

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的应用,墙板的制作,采取的是工厂预制方式,顶部和底部预制插筋和套筒,在钢筋和套管的中间,填入一定的微膨胀结构性砂浆,完成钢筋续接。采用水泥基灌浆填充钢筋的方式,为了保证结构整体的合理性,必须要做好连接环节的把控。在施工作业环节,为减少灌浆质量的影响,采取调整预制墙板顶部预埋插筋的方式,把底部预埋套筒放置在合理的位置,进而保证吊装作业的质量,保障后续施工作业可以有效实施。把预埋插筋,布置在设计的基础结构中,做好垂直度的检查,确保连接的质量。如果控制误差较大,会给连接质量造成不利的影响。在剪力墙结构中,钢筋连接接头无法发挥自身的作用时,则会给结构的性能造成极大的消极影响。目前,该技术已经逐渐被应用到预制装配式建筑中,作为剪力墙结构的连接技术,获得了不错的应用效果[3]。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做好结构设计优化和连接技术的合理应用,对保障结构性能的发挥,有着积极的作用。文中结合当前预制装配式建筑中,较为常用的连接技术,进行了总结分析,共享给相关人员。

参考文献

[1] 陈建伟,苏幼坡.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及其连接技术[J].世界地震工程,2013,29(01):38-48.

[2] 陈炎彬.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分析及连接技术探讨[J].福建建材,2018,(02):42-43,62.

[3] 张树稳.浅谈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及连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25):47-48.

猜你喜欢
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剪力墙设计分析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要点分析
当型结构与直到型结构的应用
一种新型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研制
物质结构规律归纳
浅谈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住宅中的应用
半包围结构
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浅谈剪力墙结构设计在建筑中的应用
框架—剪力墙结构和剪力墙结构在结构设计上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