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学在城市地域特色研究中的应用

2018-10-19 23:40蔡雪琪
建筑与装饰 2018年11期
关键词:符号学

蔡雪琪

摘 要 近年来弘扬城市文化、延续历史记忆、打造城市特色已经被提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而这些抽象的元素需要通过具象的物化空间来承载,换言之,城市地域特色需要通过具体的城市空间特色来体现。符号学研究在于揭示符号的性质、运作方式和运作过程中所生成的深层底蕴,因此,运用符号学的原理对于构建有内涵的特色地域空间有着一定的意义。本文一方面运用符号学方法,对城市的地域特色产生一个由表层至深层的剖析;另一方面介绍了如何运用符号学的方法来为创造城市地域特色。

关键词 符号学;城市地域特色;城市内涵

前言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城市的面貌也越来越相似。而要想在这场全球化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要发掘城市的内涵与特色。但即便城市地域特色的保护与塑造意识被逐渐被唤醒,城市建设仍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形式构建,而忽视了其背后的地域文化内涵。因此,如何应对全球化的冲击,保留并塑造城市地域特色,成为现在急迫解决的问题。

1 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地区是重庆渝中半岛,它位于重庆市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的狭长半岛形陆地上。这里是重庆市政府驻地,是重庆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 城市地域特色的符号学认知

2.1 宏观层次的城市符号

(1)符号的“形”。两江环抱是渝中半岛的自然肌理格局;在沿江两岸的嘉陵江滨江路和长江滨江路为主要的交通干道,城市的支路多为东西向,以顺应地势[1]。

(2)符号的“象”。该区域的城市空间格局状态,寄托了当地居民尊重自然,善待历史的情感。而这样一种独特空间形态形成的原因正是该区域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下,顺应传统文脉与沟通山水格局所形成的一种符号。

(3)符号的“意”。自古居民们就形成了一种依山就势、不拘章法的城市建设手法。在朴实的大众山水文化观念下逐步完善了尊重自然、与自然互动而成的城市空间形态。城市因地制宜,布局自由开放。传统的渝中半岛沿山脊线作上半城和下半城之分,北上南下,北宽南窄。

2.2 中观层次的城市符号

以中山四路为例。

(1)符号的“形”。历史老街区在漫长且相对平静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固有的場所精神,在一定时期内发展呈现出一种动态性的平衡。中山四路以历史建筑为骨干连接,并把沿街房屋全部整修成具有抗战时期风格的建筑群,大量运用“人”字坡屋顶,深色墙砖,中西合璧的廊柱、多棱角楼与传统川东民居的雕花窗棂、小青瓦,具有典型的抗战时期的民国建筑特色[2]。

(2)符号的“象”。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建筑技术及街区功能的功能也在不断变化,使得街区内部出现一些多层或高层建筑,打破了构成街区原有的尺感。

(3)符号的“意”。1949年以后,中山四路片区成为重庆市行政办公区。因此,中山四路现如今存仍是重庆陪都文化的代表,使我们铭记红色历史文化。

2.3 微观层次的城市符号

以人民大礼堂为例

(1)符号的“形”。建筑采用中轴线对称的传统建筑形式,以柱廊和双翼相配,角楼收尾。中部会堂构成建筑形象的主体,为圆形屋顶;堂前的步云楼是重檐歇山顶的建筑形式,是北京天安门的缩影;两侧为卷棚顶建筑,上面镶嵌着类似北京紫禁城的角楼。

(2)符号的“象”。通过将一定的符号载体,如门、窗、柱、梁、斗拱等,通过体量组合、立面构图等,将这些元素以统一、比例、韵律等原则规范加以组合,即可创造出适用于任何建筑的“民族形式”。

(3)符号的“意”。首先,将中国传统建筑形式运用于现代建筑已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基础,且南京国民政府提倡的“中国固有之形式”;其次,以传统古典建筑为蓝本的民族形式建筑,代表了民族复兴和国家统一,较其他建筑形式能更好地表达政治纪念意义和人民喜悦自豪之情[3]。

3 城市地域特色的符号学塑造

对于城市地域特色符号的塑造,思维逻辑与其认知是相反的。认知是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而塑造则是首先明确需要的表达的意义,然后去寻找一个可寄托这种情感的物象,最后才形成我们视觉感知的各种符号形式。

3.1 符号“意”的构建

对于符号“意”的构建,首先得了解一个城市的历史沿革,城市本身从古至今延续下来的文脉所表达的是一种怎么样的内在意向。其次融入时代精神,贯通古今,既能让历史文脉沿袭,又能满足现代人的需求。最后是要能充分体现当代人们的审美价值[4]。

3.2 符号“象”的组织

自然肌理所形成的物象。许多城市有着天然的地理条件,如山、水、沟壑、平原等,它不仅仅影响城市的空间格局与形态,同时对于当地的建筑布局与形式以及文化的传承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人文历史所形成的物象。自历史以来,由于各种历史人物或历史活动在区域内部留下的痕迹,无疑是人们缅怀过去最好的寄托对象。而这种又可以分为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

3.3 符号“形”塑造

一方面是既有的符号形式。就如渝中半岛而言,它经过历史积淀所形成的、已经具有其自身意义的地域特色符号,这一类的符号形式我们就需要将其保留,并处理好与现代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必要时将其放大,以突显出地方的特色;另一方面是需要靠既有的条件来塑造的符号。这就是对寄托情感物象的一种具体表达,如要体现山水格局就需要在建立视线通廊,或者建筑为与山水相呼应而形成的一种天际线符号[5]。

4 总结与反思

由于千城一面的城市建设模式依然以出现在了我国飞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之间的可识别性越来越模糊,地域的文脉与精神也逐渐被忽略,人们所追求的更多的是一种现代感的形式美。符号被认为是一种携带意义的表达,因此利用符号学的思维方式,可以使我们更多的了解视觉所感受到的城市符号下的一种城市精神,而更重要的是用符号学的方法来将城市内涵通过物化的符号反映为城市的地域特色。

参考文献

[1] 梁启军.城市符号传播模式初探[D].沈阳:辽宁大学,2008.

[2] 孙湘明,成宝平.城市符号的视觉语义探析[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版),2009,(06):795-800.

[3] 王一川.城市靠符号来记忆——文化符号与北京“世界城市”软实力建设[J].北京社会科学,2011,(2):4-9.

[4] 相洁.符号学在城市空间特色塑造中的应用研究——以延安市北关片区城市设计为例[D].西安:长安大学,2015.

[5] 刘溢海.论城市符号.[J].城市文化,2008,(01):112-115.

猜你喜欢
符号学
基于图像符号学的品牌联名设计研究
浅析徽州马头墙中的设计符号学
符号学视阈下赫哲族婚服和苗族百鸟衣纹饰的比较研究
张石山先生新著《方言古语》的符号学解读
主持人:赵毅衡
写在“生命符号学研究”前面的话
中国传统节日符号化再设计的继承与创新
Media Language and Ways of Reading Newspaper
我们存在于一个什么样的世界里?
交流.拓展.展望:记2008年南京国际符号学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