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农业:90后姑娘打造“月子农场”

2018-10-20 07:02朱弼瑜,章云峰
农民文摘 2018年10期
关键词:禽类孕产妇农场

一只鸡卖398元,15只鸡蛋能卖198元,这样的“天价”令人咋舌,却不但得到本地一些月子中心的垂青,还有来自杭州、上海的订单。过高的价格容易让人望而却步,传统的禽类养殖生意也一般采用大批量饲养,迅速回本的模式,但全心开发这门“高价生意”的“老板娘”说:“我要用品质、特色和实实在在的体验,让客户觉得物有所值。”

这位“老板娘”叫高磊燕,90后,她的母亲是浙江省嘉兴市新丰镇金章村笨天蓬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打下的“笨天蓬”品牌如今在嘉兴也是名声响亮,可是高磊燕的生意经和母亲大相径庭。

相比母亲合作社式的批量生产,她一心一意打造的“月子农场”面积只有12亩地,只做童子鸡,每一批只产500~600只,所有的鸡至少饲养半年才能出售,有部分客户预约的甚至饲养一年多才出售。她并不打算让所有人都接受她的“月子鸡”,而是专门针对高端孕产妇市场,有特殊需要的还能私人订制。“农产品的市场细分现在还不成熟,孕产妇市场会是一个很好的点。”看着父母经营的品牌禽类产品在互联网时代渐渐走到瓶颈期,她决定用自己的方式来试一试,为了实现自己的想法,原本学设计出身的她甚至专门去学了兽医。

走进她的农场,只见狭长的一块地里,体型不大的鸡只遍地撒欢,它们不吃普通饲料,只吃玉米、谷子、小麦,其中还拌有专门开发的中草药,除了成长中几次必要的疫苗外,完全不使用抗生素。在农场外围种了6亩桃树,只用鸡粪浇灌,形成自然生态循环。为了保证鸡只健康,“月子农场”甚至还专门开发了一套病程免疫程序,而采用的中草药配方也进行了专利申请,用这样的方式在尽量不用抗生素的前提下,提高鸡只免疫力。这样的饲养方式看着很诱人,但光饲料成本就会比普通鸡至少高一半。

与父母主要走超市、农贸市场的销售方式截然不同,网络销售和具有针对性的对点销售是她的主要开发方向,她甚至还专门制作了一部微视频上线宣传。目前,她的产品已经打入一家月子中心和一家月嫂中心,另外采用微商城开展销售,也有一些上海、杭州的顾客在当地农展会上看到她的产品后直接下单预订。高磊燕还准备以全国采购的方式,选用孕产妇适用的各类产品作为“月子鸡”、“月子鸡蛋”的“配角”,进行套装销售。而与此同时,这些被她采购的产品供应商也会在当地帮助她销售“月子农场”的产品,这样的“共享经济”更是她的父母从来没想过的,“这样的经营模式开始时投入很大,但是理顺了后期会做起来更轻松。”

高磊燕的计划是用一年时间做前期投入,包括组建团队,申请商标,研发饲养模式和免疫流程,做绿色食品及营养价值检测,进行网络营销开发,设计产品包装,确定产品内容和延伸,落实配送冷链和快递,还打算开发一套物联网程序,让顾客可以在微信后台看到农场实时动态。她还准备开设一家体验馆,提供产妇养生指导和“月子农场”,目标是把“月子农场”分场开到生态环境更好的山区去,打造出更广范围、更多品类的“月子产品专供商”。

摘自《嘉兴日报》

猜你喜欢
禽类孕产妇农场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农场假期
影响禽类养殖的不利因素及措施
禽类呼吸道疾病防治措施
孕产妇健康教育问题分析及建议
解除美国禽类产品进口限制
农场
乡镇卫生院孕产妇保健的现状观察
一号农场
禽类呼吸道疾病的防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