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8-10-20 10:48唐承泽黄维
广西教育·C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高校问题对策

唐承泽 黄维

【摘 要】本文分析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存在的氛围不够浓烈、条件配备不齐、对社会资源利用率不高等问题,提出提升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质量的对策建议:明确体制机制,营造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氛围;通过专业竞赛和专项比赛,拓展实践教育的平台;加大投入,完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环境;加强对资源的整合利用,拓宽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形式。

【关键词】高校 创新创业实践教育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7C-0019-02

自《國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出台以来,全国高校掀起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热潮,大家认识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积极投身创新创业教育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距离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仍有差距。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很多高校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创新创业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衔接还不紧密,且实践不足。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了创新创业的重要性,指出要鼓励创业带动就业,这要求创新创业教育者要想方设法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既要重视理论教育又要高度重视实践教育。

一、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重要性

(一)实践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涉及的内容是方方面面的,从思维层面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创业逻辑的培养,到基础层面的包括创新创业者的素质和创新创业团队的组织,到技巧层面的创新创业机会的分析和创新创业风险的评估,到实践层面的创新创业公司的注册和运营。概括而言,一个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既包括思维和理论层面的学习,也包括实践层面的体验,将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创业能力,这是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通过理论教育,学生获得一定的文化知识、科学道德素养,拥有事业心与开创能力,然而,大部分创新创业能力如敢于冒险、责任感、机会识别能力以及社会性的公关、组织、管理能力都是在实践中培养的,因而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是极为重要的,决定着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成败。

(二)实践教育是提高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创新创业教育与传统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创新思维,而不是管理思维。管理思维强调的是根据现有的资源和条件开展管理和服务,易于受到现有资源的限制,对现有的资源条件依赖较大;创新思维强调的是对现有资源的高度利用和创造,强调的是针对现有的资源和条件的快速应变,最大化地开展创造活动。创新创业思维的教育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是一种探索性的实践活动,创新创业教育离不开实践活动。接受创新创业者起初可能并未意识到自己的能力有多强大,也并未意识到能成就多大的事业,但在创新创业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根据外界资源和环境的变化调整策略和方案,最后实现创造性的突破,在实践中提升了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三)实践教育是提高创新创业和就业成功率的重要保障。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工作思路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而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是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效果的关键因素。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诸多企业面临升级或重组的压力,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期待和要求变大,他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寻求能胜任相应岗位工作的管理者,处理常规性的工作,他们更需要寻求到能根据社会调整的应变者,能提出新思维和想法的内部变革者。这些诉求和期望对高校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具有更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能提前让学生接触企业的成立和成长,熟悉企业的成本和利润分析,了解企业在运作过程中遇到的风险和应对的策略,这些都有助于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创新创业和就业成功率。

二、目前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面向的群体较少,氛围不够浓烈。受到资源等各方面影响,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开展的很多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活动多是针对有意创新创业和正在从事创新创业活动的学生,还没有普及到全体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已初步形成,但在实践层面的教育仍然受到各种限制。与此同时,由于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解读和宣传力度不够,校园创新创业实践氛围不够浓烈,加之受到传统思维的影响,不少高校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理解狭隘,往往认为自己未来不计划创新创业,因此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与自己无关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参加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群体。

(二)条件配备不齐,师资和科研不足。为了推进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开展,不少高校成立了创意孵化中心和创新创业孵化园等场所,为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搭建舞台,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实践活动的开展,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一方面,由于师资力量的不足,往往对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不能给予充分的指导,包括对项目的选择、项目团队的创建、市场营销的规划等方面的指导都欠缺。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深入的研究,很多学校还未能形成较为科学的创新创业实践体系,没能形成固化的方法系统,实践教育的开展因任课教师的不同差异很大,且绝大部分的实践停留在纸上谈兵。

(三)对社会资源利用率不高。创新创业过程中涉及政府、企业和社会团体等机构或组织,因此整合资源协助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就显得很有必要,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既要接受高校老师的指导,也应接受社会市场的检验,以此保证创新创业的质量。但受传统观念影响,目前很少有高校能较好地利用相关社会资源,不能掌握最新的市场咨询和变化,不能借助最新的方法和途径,导致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质量不高,方式单一,成效不显著。

三、提升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质量的对策建议

(一)明确体制机制,营造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氛围。通过各种媒体宣传渠道,同时借助各种校内报告和论坛平台,加强对创新创业能力重要性的解读,提高学生对创新创业实践重要性的认识,让学生明白实践出真知,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实践。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体制机制,采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的办法,明确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获得学分的比重,引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不断完善细化教育的模块,根据创新创业方向、创新创业手续、市场和财务管理等模块开展实践教育。

(二)通过专业竞赛和专项比赛,拓展实践教育的平台。结合高校本身特点和国家要求,不断丰富和完善创新创业相关比赛。根据专业特点举行相应的大赛,比如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针对经济管理类的学生,举办点钞大赛和市场营销大赛;针对电气类的学生,举办電路设计大赛和彩灯设计大赛等;针对土建类的学生,举办桥梁承重设计大赛,通过大赛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丰富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积极主动寻找机会让学生参与校外创新创业实践,根据国家或地方各部门的要求组织参加创新创业比赛。比如组织学生参与一年一次的“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这些赛事,通过比赛不断提高实践教育的质量。

(三)加大投入,完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环境。加大经费的投入,营造重视支持实践的软件和硬件环境。积极开展教师队伍提升计划,大力选派教师、管理干部参加SYB师资、职业指导师、创新创业咨询师等创新创业教育师资专项培训,选派教师到创新创业企业挂职,培养一批“双创”导师指导创新创业实践。加大对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课题的研究和支持力度,组织一批研究性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导师,培育一批有代表性的项目和课题,将研究的成果应用并推广,形成更为科学而规范的实践指导体系,确保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科学性。加大硬件投入,针对性加强校内实践场所的建设和校外实践场所的开发。

(四)加强对资源的整合利用,拓宽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形式。加强对校内资源的整合,形成多部门联动参与,汇聚合力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成立由校领导担任主要负责人、其他部门齐抓共管的组织委员会,加大对“一站式”基地的建设,将模拟实验室、大学生第二课堂素质拓展中心、众筹中心、创意孵化园等进行整合,实现创新创业实践资源的整体配套。

同时,加强对校外资源特别是校友资源的整合,引导社会资源参与对创新创业实践的扶持和检验。与企业签订合作意向书,为在校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实践基地,实现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强强联合;吸引企业创新创业导师兼职入驻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强化对创新创业实践的指导,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团队参与企业战略发展、品牌咨询等服务,强化在市场的实践中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慧敏,张庆庆,赵虎,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改革[J].教育现代化,2017(9)

[2]郎永杰.斯德哥尔摩创业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及启示[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7(4)

[3]余晓玲.实践育人导向下创新创业教育机制与路径分析[J].创新创业教育,2017(6)

【基金项目】2017年广西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原广西高校科研项目)“高校宿舍废旧物回收‘积分商城的创建研究”(2017KY0222)

(责编 苏 洋)

猜你喜欢
高校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