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共建双赢模式探索

2018-10-20 10:48李春萌
广西教育·C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职业教育

【摘 要】本文论述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现状,总结我国唯一具有法人资格的佳木斯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成功经验,以广西水电职教集团为例探索构建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共建双赢的模式,并提出相关措施:政府主导,顶层设计,完善机制;紧跟国家战略布局,依据产业升级开设专业与培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拓宽合作渠道;依托行业,积极探索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建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上升通道。

【关键词】职业教育 集团化办学模式 共建双赢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7C-0092-03

职业教育集团化多主体办学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探索,在职业教育集团范围内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是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有效形式。本文以广西水电职教集团为例探索构建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共建双赢的模式。

一、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现状

2015年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职业院校集团化办学参与率进一步提高,初步建成300个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骨干职业教育集团,建设一批中央企业、行业龙头企业牵头组建的职业教育集团,基本形成教育链与产业链融合的局面。

我国职业教育已经从“跟随者”转变成“领跑者”,职业教育集团化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是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只有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社会五方联动,深化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内涵,才能提高水平,切实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

目前,我国已建成职业教育集团1000多个,包括4.6万个成员单位。黑龙江、辽宁、浙江、福建、山东、云南、陕西、广西等10多个省区将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作为政策贯彻实施。

当前,黑龙江佳木斯职教集团、江西现代职业教育集团、江西林业职教集团、四川建设职教集团、山东畜牧职业教育集团、江苏现代服务业职业教育集团、河北省曹妃甸工业职业教育集团、成都旅游职业教育集团等单位在集团化办学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黑龙江佳木斯职教集团成立于2007年,由佳木斯市政府牵头组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集团现有成员单位99家,其中本科院校2所、高职院校1所、中职学校15所、企业53家、政府部门15个。集团下设机电工程系、焊接系、交通运输系、管理系、教育系、建筑系、信息工程系、艺术系八大专业体系36个专业及职业培训部和成人教育处。占地总面积103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25万平方米。在校生人数达2.6万多人。

江西现代职业教育集团成立于2011年,是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平等互助、共同发展原则,自愿组建而成的联合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2013年8月,注册登记为“民办非企业”法人单位。现有成员单位74个,其中13所职业院校、54家企事业单位、5家行业协会及科研院所,以及2个国家级工业园区。职教集团拥有一支3500多人的高素质、高品德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全日制在校生6.3万人。江西林业职业教育集团成立于2012年11月,由江西省级示范高职——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牵头组建。集团现有成员单位132家,其中本科院校4所、高职院校3所、中职学校10所、企业92家、政府部门12个、行业协会3个、科研机构8家。

四川省积极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整合办学资源,建成以行业为纽带或以地区为龙头的职教集团32个,覆盖350所中职学校、37所本科高职院校、549个行业企业,涉及大中专学生100万人。现有成员单位102家,其中31所高校和中职学校、24家四川建设行业协会、24个西部大型建设类企业和6所科研院所等。成都旅游職教集团作为成都地区第一个由高职院校牵头组建的教育集团,成立于2010年。现有成员包括29高等院校、22家公办中职学校、24家知名旅游企业。学生数近2万人。

山东省畜牧职业教育集团由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牵头,与畜牧产业相关的中高职院校、行业协会、企业、科研院所等132个单位,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组建的跨区域、跨部门、多功能、多层次、综合性的非法人教育集团,经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经信委批准,于2010年6月在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正式成立。

江苏现代服务业职教集团由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组建,积极探索了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新模式,实现“订单式”培养、“菜单式”培训,尝试了校企零距离对接。该职教集团现有成员116家,其中35家为高职学院和职业院校;67家为社会信誉好、有代表性的知名企业,是江苏规模较大的职业教育集团。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教育集团成立于2010年,属于区域性、行业型职教集团,现有成员136家。集团以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等6个重点专业为纽带开展校企合作办学活动,共建校外实训基地128个,中高职衔接的专业有28个,年职业技能鉴定人数达5000人,为集团内成员开展各类技术技能培训36175人次,从成员企业聘请的兼职专业教师近300人。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办学机制,是完善人才培养多样化、创新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提升职业教育服务能力的途径。但是,我国的职教集团化办学存在不足:一是行业型职教集团为主;二是学校牵头组建为主;三是实体性独立法人资格职教集团只有一家;四是产业链与教育链融合难度大,等等。

二、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成功经验

在众多职教集团中,佳木斯职教集团典型案例引起了高度关注。它是全国唯一具有独立事业单位法人资格的实体性的职教集团,统筹管理各成员学校的教务、学生、发展规划等业务工作,打破了原有职业院校分属教育、劳动、人事等部门的管理界限,破解了多头管理的难题。集团不仅建立了混合所有制生产性实训基地,还引入市场机制,与科技民营企业佳木斯畅通汽车有限公司共建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双方共同管理经营,利润按股份分成。这些做法使佳木斯职教集团在区域性职业教育发展方面具有率先垂范作用。

佳木斯职教集团在集团化办学的模式、完善的育人方式、多样化实训基地、因地制宜的特色专业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办学机制创新,开创全国首家实体性职教集团。佳木斯职教集团是全国唯一具有独立事业单位法人资格的实体性职教集团。政府大胆创新,破除制度壁垒,成功将53家企业、15个政府部门、2所本科院校、16所中高职学校、7个行业协会等99家成员单位纳入职教集团。其秉承“顶层设计、完善体系、强基固本、打造特色”办学方针,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促进就业为导向,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不断创新集团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全面增强了集团化办学的活力和服务能力。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改善专业结构和布局。建立区域协同发展机制,形成了区域内协同发展机制,形成了区域内专业发展良性互动格局。

(二)育人模式灵活,适应不同的办学需要。为了突破合作办学的困难,创新集团化办学的育人模式。目前,佳木斯职教集团形成了“基地”型、“大船”型、“同江”型、“宝玛”型、“泉林”型、“畅通”型、“佳电”型和“佳联”型等多元化的育人模式。此外,注重中高职衔接,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遴选重点专业,建立“三个工作机制”,推进中高职衔接。重视中高职学生协同管理,在机构、队伍、活动三方面实现中高职学生一体化管理,构建完整的衔接体系。

(三)服务社会的能力突出。第一,佳木斯职教集团积极扩大办学格局,提高辐射带动能力。积极走出去,提升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能力。承办职教联盟大会,促进集团化办学跨区域合作,共享大职教资源。发挥区域辐射带动作用,形成“一县一品牌”“一校一特色”。第二,开设赫哲族文化相关专业,传承民族文化。培养赫哲族民族文化传承人才,有效传承民族特色技能。增设民族音乐舞蹈、民族手工艺品制作、民族服装服饰3个专业。职教集团成为赫哲族文化研究基地、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保护示范点、黑龙江省赫哲族民族服装与设计委托单位。第三,完善培训体系,服务社会发展。开展“三多”培训,面向集团内部和社会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技能培训。开展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资格培训活动,承办职业技能竞赛,打造职业培训超市。

行业型的职业教育集团能否构建一个良性的职教系统,统筹系统内部的资源以共享,营造一个良性的职教生态,是破解集团成员之间界限障碍的关键,它可以高效利用职业教育资源,促进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

近年来,全国各地职业院校积极研究和探索职教集团多元化办学模式,形成具有鲜明行业特色和区位一体化特色的职教集团化办学模式。一是集团化办学的多主体办学体制机制(管理机制、动力机制、运行机制);二是集团化办学的多元投入机制;三是集团化办学的多层次衔接贯通路径;四是集团化办学的多元评价机制。职教集团逐渐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校企合作群”人才培养模式、“双主体”办学模式、校企“双导师”教学模式、“校企联动”创新人才培养途径、中高职一线贯穿的人才培养“立交桥”。

三、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共建双赢模式

职业教育集团办学已成为地方加快职业院校布局调整,优化整合教育资源,推动校企深度合作,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促进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形成教学链、产业链、利益链融合的有效办学模式。职业教育集团可以在如下几方面加以借鉴和改进。

(一)政府主导,顶层设计,机制完善。职业教育集团首先要解决“集而不团”的问题。为保障和规范职业教育集团的有效运行,政府需要在完善现有的法律体系、明确职教集团法人身份、赋予职教集团一定的法律权利等方面进行改革。佳木斯职教集团为职教集团申请法人资格做了示范。针对职教集团内各方较短视的思维模式,应明确集团各成员的责任与义务。鼓励社会力量积极投身集团化办学,制定相应的政策,消除参与集团化办学后的经费、安全等后顾之忧。从集团全局出发,做好整个办学集团的顶层设计工作。通过政府统筹、协调,消除职业院校之间专业雷同率过高的问题,构建分布在不同产业链上的专业体系,指导各校形成办学特色。

(二)紧跟国家战略布局,依据产业升级开设专业与培训。例如,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建设及批准实施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修编,是产业升级的趋势和专业调整的方向。广西应抓住“一带一路”建设宝贵时间窗口和重要战略机遇,着力打造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新门户新枢纽,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为了服务于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应适时调整职业院校的专业结构,构建科学且合理分布在产业链上的专业体系,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动态有机连接。加强与东盟国家的交流合作,针对东盟国家增设一些专业或培训项目,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是广西职教集团化办学今后努力的方向。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拓宽合作办学渠道。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经过几年的发展,形成了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专业共建、实训基地共建等合作办学的模式。但是“引厂进校”、产权交叉股份合作、校内创业孵化基地等方面尚待开发。比如广西水电职教集团虽有中锐汽车学院、宝鹰建筑学院等积极入校设立特色订单班,与水库、电厂等构建“下企业锻炼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起了“中锐”式、“宝鹰”式、“宝钢”式等多元育人模式。但是,在国际联合办学方面刚刚起步,县院合作仍是空白。不少职教集团拥有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校办的实训基地,尚缺学生自主创办的实训基地。因此,应创新办学模式,针对不同成员单位进行“量身定制”设计合作办学模式,拓展合作办学的空间,既服务于企业/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又开拓更为广阔的办学空间。

(四)深入调查企业社会,提高服务社会能力。职业院校要积极主动深入企业/社会,制定行之有效的社会培训教学体系,采取灵活多样、求真务实的培训模式,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员工能力不足的难题,也解决社会急需岗位人才的培训难题。做强既有的专业培训,增设一些社会急需培训项目。黑龙江农垦职教集团主要服务于北大荒集团的发展,广西水电职教集团主要依托水利和电力两大行业的发展。针对缺乏技术攻关力量的企业,大力鼓励和支持专业教师为企业排忧解难。如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协助水利厅开展水文水资源普查工作,帮助大石山区群众解决饮水困难问题,对口支援培训金秀等地的中职教师,与电厂合作改善技术,与东盟经济开发区企业合作创新技术发明等,进一步拓宽与企业合作的渠道,服务于企业产业升级、技术更新的需要。在原有的农民工培训基础上,增开更多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为他们成功就業服务。四川建设职业教育集团如何服务于建筑工人技能培训、山东畜牧职教集团如何加大对四川甘孜自治州的对口支援等,都是提高职教集团服务社会能力的主要课题。

(五)依托行业,积极探索包含中高职教育、岗位技能培训、再就业培训等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架起“立交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降低成本、共同发展的目标,校园与企业“无缝对接”。借鉴佳木斯职教集团的经验,实现学生一体化管理,从思想上、心理上完成有效对接。推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管理,体现“工学交替”的职业教育特色。在学历教育、职业资格、课程学习等方面,将“学分”作为能力与技能相互转换的基本元素,使学分管理办法成为其转换的纽带,弹性学制实现员工的“回炉”培训,保证中职、高职教育衔接贯通,中级工、高级工、技师职业资格衔接贯通,职业学历教育与社会培训衔接贯通。

其他值得借鉴的方面,比如职教集团让各个成员单位共享资源,解决了成员某些方面资源短缺的问题,也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一校一品牌”的做法也值得我们借鉴,避免了集团内部的恶性競争,做好做精自己的品牌特色。此外,集团创新体制机制构建利益共享生态,让各成员单位的利益得以保障,调动成员参与集团化办学的积极性,形成良好运行的长效机制。比如股份制引厂入校、远程实训基地等办学方式,邀请知名校友返校作报告、引导学生自我管理和自主创业等育人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职教集团办学模式加强了校企合作、校际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实现与区域经济发展良性互动。职业教育集团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成员之间积极协作的凝聚力。下一步,应突破集团运行体制机制的束缚,创新产权制度和治理结构,建立资源共建和利益共享长效合作机制,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构建健康良性的运行机制,形成各方共建共赢的局面,加强产教融合,搭建灵活多样的育人平台,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更多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国增,等.基于职教集团探索校企一体化育人的实践 [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2015(1)

[2]梁菊红,等.系统论视角下职教集团运行机制内涵与特征[J].职业技术教育,2015(9)

[3]王雨华.职教集团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11)

[4]彭兰丽.职教集团可持续发展的动力[J].探索,2015(12)

[5]胡清.职教集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5(11)

【基金项目】2014年度广西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研究专项课题“广西水电职业教育集团化多元办学的研究与实践”(2014JD309)

【作者简介】李春萌(1973— ),女,广西陆川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社科部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黎 原)

猜你喜欢
职业教育
法律视野下我国退役运动员的再就业对策研究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对汽车服务顾问人才的培养方式
浅谈职业学校商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研究
分层导学提高解剖生理学复习的有效性
关于动作要素在职业技术学院体育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