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学会做决定并负责

2018-10-20 11:14吕雪萱
下一代英才 2018年7期
关键词:旅鼠买手机婚宴

吕雪萱

儿子一岁多,刚开始学会说“不要”的时候,就好像上了瘾:对花椰菜说不要,对旧玩具说不要,对温度不够的牛奶说不要,对奶奶之外的人说不要……恰好学幼教的朋友来家中作客,才晓得此时的婴儿突然意识到自己有能力选择了,就会大声宣示自主性,告诉大人,不再是可以随意摆布的娃儿了。

我看着我的学生,心想他们也曾经像我的儿子那样,能够洒脱地为自己选择,但不知为何,长大后的他们,在面临选择时反而有好多的无奈。他们的每个选择背后似乎都有好多只手、好多张嘴、好多意见在鼓励、劝服与操控。

长久下来,有些学生对自己的选择逐渐变得不在乎。

反正选来选去,都是大人说的算;反正选什么都一样,最后都有人善后,都有人扛;甚至一旦后悔自己的选择时,就开始向外推卸责任,觉得都是别人逼他这么选的。

有一天,一位目光迷惘的大一女孩问我,她说自己遇到了很纠结、很难决定的事,她想暂时停下打工,专心在学校的活动上。

若照她的决定,她认为会伤害对她怀着期待的长辈,但若不做这个决定,她的生活则会消耗在疲劳的循环里。

我终于了解她上课常精神不济的原因。

想了想,我告诉她:

“我想要求你先回到自己的初衷,当初选择打工的原意是什么?是体验社会吗?是建立人脉吗?还是只是为了讨好那位长辈?

而现在,这份原意还在吗?或者这么问,这份原意还需要存在吗?

一切都该回到你自己。

你要什么?你的心对你说什么?对你而言,为你创造意义与乐趣的事物是什么?

不要管谁会开心,谁会不开心;亲爱的孩子,该问你自己,你自己怎么样才会开心?

所以,不要因为怕得罪他,给他留下坏印象,就逼自己屈就,那打工已经失去了意义,仅剩下形式的空壳。

你可以慢慢找到自己,找到抉择的勇气。”

隔天,她辞去了工作,说自己想清楚了,此时她眼中散发着明亮的自信。

在选择之前该思考的四件事:

一、破除盲从迷思

在遇到抉择时,对孩子们而言最困难的,往往是不清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

而讲到目标,我就想起大卫·哈钦斯的寓言故事《旅鼠的困境》。

在这本搭配生动插画的小书中,讲到在挪威北极圈附近生存的旅鼠,因受本能驱动,每年都会前仆后继地跳崖。

对它们而言,跳崖是它们的使命,是它们生命的本能,就像万有引力一样,没有人能拒绝这种内在的呼唤。

故事中可爱的女主角旅鼠爱咪,也难逃血脉中原始的呼唤,她也会被一股奇怪的力量拉到山崖边。

然而,爱咪与众旅鼠不同,于是她开始问问题了:

“为什么要跳崖?”

“到底我要什么?”

“为什么我在这里?”

“我是谁?”

一个又一个,愈来愈深沉的“大问题”,搞得她自己和同伴们晕头转向,不胜其扰。

甚至爱咪对自己这种问问题的特质,也感到沮丧与疑惑。

她说:“我问了这么多问题,而且想要做跳崖以外的事情,是不是很奇怪?”

但爱咪没有停止发问,她一次又一次,挑战自我脑力极限,问艰涩、难以回答、似乎会落入无限循环的问题,并影响了另一个角色蓝尼感叹地说出一句幽默的反讽:“难怪大多数的旅鼠会去跳崖,因为跳崖比了解自己要容易多了。”

二、从“不要”到“要”

旅鼠的问题,在于从不过问原因。

它们不想知道跳崖的原因,甚至连故事中组织反对跳崖联盟的旅鼠们,也不知道反对跳崖的原因。

无论跳或不跳,书中的旅鼠都不晓得其目的。

核心的症结是,其实大家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我们活在一个处处是权威,也处处反对权威的世界中。

《旅鼠的困境》带给我最大的启发,是不能只知道自己“不要”什么,而要搞清楚自己“要”什么。

高喊“不要”是一種反应导向的叛逆性,是以删去法作为选择的基准,是标准的逃避心理。

以为不要什么、规避什么、离开什么、丢掉什么,就可以知道自己要什么;但其结果,只能避免“不要”的事物,却无法带来创造。

而愈问自己“要”什么,才能慢慢拨云见日,接受新的可能性,清晰自己的愿景和使命。

你可以把所有不要的家具都丢掉,但若没有亲身去卖场走走,你还是不知道你要的原来是一张舒适的贵妃椅。

现在的你,处于哪一种心理设定?是以创造为驱力,还是以逃避、害怕为驱力?两种驱力带来的选择结果将截然不同。

三、在找不到目标时仍保持前进

当然,清楚知道自己要什么很难。

有的人从小就知道自己的目标,好像生下来就知道自己注定要当医生;但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人不是这样,我们常活在目标不明的迷雾里。

就像我常听见学生说:“我找不到目标。”好像目标是路边茂盛的小草,走两步就会不经意遇见。

目标没有那么廉价,得费心寻找;目标是深藏在花瓣内的花蕊,需要花瓣一片片努力的展开,才能够一探究竟。

每一片花瓣,就是生命中的一个切面。你不会知道目标是什么,除非你勇敢过好你的生活、扮演好你的角色、丰富你的当下,并保持前进,然后你才会发现,你努力绽放的那些人生片段,最后会串接在一起,将珍贵的目标显露出来。

到那个时候,一切看起来似乎再自然不过,但过程中,却常意义不明,一面摸索、一面叹息。

四、探头望望选项背后的动机

到了大二,上述的这位女学生再次面临选择的关口。

这次是要决定为期一年校外实习的单位:一边是度假饭店的服务人员,另一边则是婚宴会馆的外场工作。

她说,最喜欢服务行业的地方,是能带给人一种幸福的感受,尤其是见到顾客快乐的脸庞。而旅馆中充满了度假和享受生活的人们,婚宴厅则是人一生中所能发生最幸福时刻的场所之一,这让她无从选择。

我对她说:“人选择每项事物都有背后的原因。就像买计算机不是买计算机本身,买手机也不是买手机本身。”

她蹙着眉,大概觉得我在说火星文。

“人买某一台计算机,是展现了他的价值观,与他对生活的看法。例如当我买苹果的MacBook Air时,我买的不只是一台笔记本电脑,而是它所代表的便利、轻薄、时尚与品味,一台Air体现了我所追求、向往的观念。”

“照样,度假饭店与婚宴会馆,体现了你什么样的价值观呢?你选择背后的动机是什么呢?”

三天后,她选择了婚宴会馆。

“我想要看见幸福的人们,想要观察一个能创造爱与感动的场合,也想在未来开一间被美与浪漫包围的小店。”

这是她实习前一天对我说的话。

当每个人都能为自己负责,且意识到对自己的生活拥有掌控权的时候,他就愿意投入精力、认真去做,且在乎。

真实的选择逼着我们脱离漫不经心,迫使我们面对跃动的生命,这个难以捉摸、瞬息万变的生命,也更令我们珍惜错失的无奈、笃定的踏实与苦候的结果。

虽然经过理清后的选择,偶尔仍会后悔、沮丧,但却能促使人愿意扛起责任,并继续为自己选择。

于是,我们就在一次次的选择中认识自己,让每一条选择的路,逐渐塑造出独特的自己。

因为我们深知,没有对或错的选择,只有为何而选的问题。

猜你喜欢
旅鼠买手机婚宴
拿命赌来婚宴大餐
生生不息的北极旅鼠
婚宴爽约,宾客被索赔
买手机
约你去星级酒店办婚宴
不想买手机
十二星座买手机(1)
旅鼠“集体自杀”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