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如美棠》的装帧之美

2018-10-20 10:49吴君
金山 2018年7期
关键词:装帧设计

吴君

最 近读到一本叫《平如美棠——我俩的故 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的书,作者既非名家,也无名家推荐,买下这本书完全是被该书的装帧所吸引。

平如和美棠,是一对普通夫妇的名字。作者正是丈夫饶平如先生,该书出版时他已年过九十。妻子美棠八十岁去世,当年八十七岁的饶平如无以遣怀,于是便一笔一笔,从美棠的童年画起,直至2008年3月11日下午美棠离世,所有过往,历历在目。平如选择用画笔来留下美棠,选择永不忘记……六十年的牵手相随,患难与共,随着平如的画笔所至一一重现,纸笔下的重逢幻化成往昔岁月的倒影,平实、温暖、深情款款。

《平如美棠》的封面用的是大红底色,黑色的主副书名对联般竖排分列,正中是印金的一剪梅,饶平如的姓章和名章静静地留白,给人一种隆重庄严、炽热喜庆之感,中国味道一目了然。

装帧上的中国味道不仅体现在封面上,锁线装订后留下裸露的书脊,红色的丝丝线缕如旧时用来捆扎礼物的棉绳,外贴的一块红色织物上印了书名,仿佛礼物上书法端正的献词。这些传递出的不正是一位世纪老人对爱妻似海般的深情吗?正如书后白页上的那句话:“海并不深,怀念一个人比海还要深。”

小心翼翼地拆下塑封,那包裹在书外的透明的保护是装帧设计的良苦用心,是平如和美棠一生一世的彼此呵护,更是对读者的提示和引导。拆下塑封的过程恰如拉开主人公故事的帷幕,这样的郑重和庄严里面究竟蕴藏着怎样的回望和凝视呢?

翻开封面,并不像普通的书那样直入厅堂,而是三张环衬之后才进入扉页,这样的安排并不是没有用意的:24岁的平如,19岁的美棠,隔着岁月望过来,画面朦胧,但笑容依然清澈。正如平如老人所说:“我讲的话每句都是真的,每个故事都是真的,关于过去,那些画面都在我的脑海中。”

扉页上是彩色的一剪红梅,这应该就是平如的画作,是主人的一片丹心。一对青年夫妇——穿着花旗袍的漂亮的美棠和年轻英俊的平如笑盈盈地立在门内,迎接读者的造访……

内文是淡淡的彩色的世界,因为隔了光阴,穿梭过去时,空气中仿佛带了雾气,湿漉漉的旧时光于今天的读者是有一些陌生和隔绝的,那是我们的上一代或者上上一代的过往。所幸平如的记忆十分真切,他的图画色彩很是斑斓、描绘很是细腻:父亲和母亲用过的饭碗上的图案,午餐时餐桌上大家庭各人的座次,除夕之夜的菜式,拿出新玩具给第一次见面的美棠小妹,进入黄埔军校时的校门,初见美棠时的情景,把美棠的照片拿给军中的战友们看,和美棠的甜蜜婚礼,美棠第一次动手做肉圆子,时局动荡中和美棠逛過的街、吃过的馆子、住过的店,人生十字街头的艰难选择,与父亲在南昌老家的最后一望,一家人在上海过着普通市民的生活,政治运动中美棠的不离不弃和勤俭持家,艰苦环境下孩子们的快乐时光,当掉最后一只金手镯前夜将其套在熟睡的小女手上,结束两地分居回到上海团聚的欢喜和艰难,晚年美棠的患病种种……

平如的画笔一桩一件也不落下,在没有美棠的日子里,平如正是靠着这些画面和美棠日日重逢、时时相守。“美棠和我眼看身边太多家庭妻离子散亲人反目家破人亡,但幸我们从没有起过一丝放弃的念头。”故事能够打动人心的关键点从平如口中说出,326个页面被这些画面连缀成一部人生的蒙太奇。当读者和平如一起再次穿越近一个世纪的时光隧道,将要和平如美棠说“再见”的时候,这两个人物已经成为他们的熟知故旧,以至于竟全然没有留意书页的边缘被裁切得参差不齐,更不会去追究这是设计师的匠心独运,还是印刷装订过程中留下的瑕疵;也不会在意彩色印刷的书籍却只用了再普通不过的略显毛糙的轻质纸,因为这样的呈现效果恰恰切合了平如和美棠的故事,以及这个故事所传达出的人生真味:平实、真切、温暖。

这本书的确显得有点厚,从这个角度看,采用线装方式又有了除了呈现效果之外的功能,可保证书籍装订的牢固度和页面开合的自由。 苛求一点来看,这本书的装帧是稍显“脆弱”的,即使十分爱惜和小心,每次翻阅还是会伤害到“她”。书脊上的那块红色织物会因为反复折叠而脱落,稍不小心,封面与环扉的粘合处也会裂开。因此,每当掩卷,都会下意识地去整理那个十分“脆弱”的易损部位,小心地将脱落和开裂抚平、贴紧,仿佛珍视平如和美棠之间的那份赤诚。以致使人宁愿相信这样的设计也是设计师的匠心:这样的书其实是不适合作为床头读物和旅行读物的,她是应该被珍视和爱护的,她的命运应该是被有共鸣的读者细品和收藏的。

作为出版人,我特别留心了一下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师,但翻看了所有显要部位都没有找到,最后只在版权页上密密麻麻的信息中找到了他们的名字:朱赢椿、艺冉。设计师安静地退出厅堂,不喧哗、不张扬,把所有的光环都留给故事本身,这样的谦逊和缩小自我实在令人肃然起敬。朱赢椿的书装作品屡获国际图书设计大奖,是国内书籍装帧界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他曾这样阐释自己的设计理念: “设计是为内容服务的,设计要让书进入读者的眼帘,但是又不能设计过头,吃掉文字。”朱赢椿始终坚信“内容为王”,不同的书,要做不同的设计。

让我们回过头来重温一下该书的正文。每个页面都是主人公的人生画卷,图书必备的书眉和页码精简到不能再减,它们缩小了身体,安安静静地立在角落,只为给读者指示前行的路径,却没有一丁点儿的打扰,这样的温暖和体贴又怎能不令人领悟并感动呢!

一本平实的书,一出真实的人生大戏,一次心灵的重温之旅,一场访问与被访问的温情对话,图书只是一种载体,通过这样一种恰如其分的呈现形式,将人类最真挚、最质朴的情感保留下来,传递出来,传播出去。可以说,《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又不仅仅是“我俩的故事”,而是一代人甚至几代普普通通的中国人的故事。这本书的装帧营造了一个气场、一种氛围,精确地传达和烘托了书中那些图画和文字背后的精神内涵,是图书形式和内容完美结合的范例。

这虽不是一本新面市的书,起初在书店里看到时并未曾多留意,但这几年来,每次去书店都能看到“她”的身影,甚至在诚品书店这样不断推送新版好书的地方,这本书仍出现在显要处。若非精品,何以如此?在这样的感动和好奇心驱使下,买来一读。没想到竟一口气读完,并至潸然泪下。

据查,该书一面世便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半年时间销量就突破15万册,此后又多次重印。一连串的荣誉也随之而来:2013年度“中国最美的书”、2013年新浪中国好书榜“年度最感动图书”、2013年凤凰读书“年度典藏书”等。《人民日报》曾载文,认为该书之“美”不仅美在内容,更美在装帧设计与内容的完美结合;《光明日报》也曾载文,评价该书散发着“爱的味道,人的味道”……

这样的好书,竟险些错过!

猜你喜欢
装帧设计
驰骋天下
何为设计的守护之道?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中国出版政府奖装帧设计奖获奖作品集(2007—2013共3册)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文以载史——藏文的雕版印刷与装帧艺术
民国时期儿童读物装帧设计研究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