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实用模式

2018-10-21 10:49戴志鹏
科技信息·中旬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职院校

戴志鹏

摘要:校企合作是提高职业教育水平的有效途径。经过较长时间的探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创新新的合作模式。论文从学校、企业和合作过程三方面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从构建有效模式,促进校企合作实施等方面提出了办法和建议。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职院校;模式建设

校企合作是高职学校的学习模式由单一的校园教育转化为校园教育和企业实习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如何让高职学生走出校门,把理论知识与企业实习的动手能力结合,突出高职学生实用性和市场就业的特点,对于许多高职院校来说,仍然处于探索与起步的阶段,还有存在许多问题。新形势下如何有效开展校企合作,进一步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成为当前高职院校必须解决的重要议题。

一、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1、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办学的思路不够开阔,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仅把校企合作办学作为学生生产实习的途径之一;套用过去安排生产实习的方式,在安排学生就业时仍局限在原有行业、企业圈子;出于管理方便考虑,倾向于把学生安排在少数几个专业对口的实习单位,而一次性可接纳十几个学生的实习单位又比较少,因而给校企合作办学造成很大的困难。目前高职高校缺乏“双师型”教师,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影响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

2、企业对校企合作热情不足。企业在参与高职院校合作教育活动中,首先考虑成本及收益情况,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认识不足,再加上尚未尝到合作教育带来的甜头,把培训学生视为额外负担,也抽不出人力物力财力和学校一起培养技术人才。

3、校企合作中未能处理好“工”与“学”的关系。对于学校来说,在安排学生培训实习、顶岗实习时,没有充分考虑企业是否避开了生产的淡旺季,影响了“工”与“学”的开展;在学生实习分配上,学校有些部门为省时间图方便,不了解学生在专业技能能力方面的个体差异,就把学生集中分配到工作岗位,造成了学生在实习期间没有学习到实践生产经验,没有到达实习地目的;对于企业来说,毕竟不是学校,对学校采用何种教学方法与规律培养学生缺乏了解,在对学生培训实习期间的指导中理论少、实践多、做的多、讲的少,造成学生在企业实习中与学校理论知识链接出现了问题,直接影响培养学生的效果。

二、构建校企合作的有效模式

(一)合作办学。1、学校与企业间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2、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等合作模式;3、学校和企业成为办学主体,充分整合学校和企业的资源,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搭建产学合作平台。4、各专业积极加强校企合作,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共建共享实训项目。5、加强国际交流合作,鼓励各专业参与配合“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积极探索构建应用技术教育创新国际合作网络,推进中外联合培养国际化应用型人才。

(二)协同育人。1、学校与企业签订订单式培养协议,对学生实施量身定制培养;2、引进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和参照职业资格标准,共同开发课程和教学资源,共同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支持和引导企业深度参与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多种方式参与学校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重点建设的特色专业课程深度合作企业6-10家,所有专业核心课实现校企共建,一般建设专业群深度合作企业3-5个,一半以上的专业核心课实现校企合作。3、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建立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的实训基地。4、深化各专业办学体制改革,在学校各优势专业中选择技术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推动学校招生和企业招工相互衔接,校企育人“双重主体”、学生学徒“双重身份”。

(三)合作就业。实施“引企入校”、“校办企业”、“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半工半读”、“学徒培养”等多样化的校企合作模式,企业参与指导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搭建校企共建就业服务平台,形成良性的校企合作就业的局面。

(四)合作培训。1、学校选派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培训实际操作,提升职业实践能力;2、参与生产研发,了解新技术、新工艺,改进教学,共同评价教学效果;3、与合作企业共同制订教职工或员工培训计划,开展多种形式、面向各类人员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为学校或企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巩固和发展紧密型的校企合作关系。

(五)合作创新和成果转化。1、充分利用人才、技术集中的优势,增强教师服务企业意识,协助企业开展市场调研、信息咨询,同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联合组成攻关小组,将企业生产一线实际需求作为工程技术研究选题的重要来源,进行新产品开发和设计以及科研成果的推广合作。2、加强企业技术中心与我校各专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鼓励企业和各专业共建实验室。鼓励各二级学院争取产业投资基金。3、推进职业教育和企业联盟,与行业转型,同当地各工业园区联络,和职教集团成员共同申报中高职衔接的校企合作项目、合作试点项目。

三、促进校企合作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一)明确目标,对症下药。首先要加强外联工作开展力度,主动走访各级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加强宣传、联络和沟通工作。第二,要全面征求学校各部门对学校校企合作工作的相关建议和意见,分析问题,总结经验,找出差距,提出解决办法或思路。第三,要广泛收集、系统整合学校校企合作相关资源,建立校企合作资源库,搭建现代化管理平臺,实现校企合作的科学管理。

(二)拓展广度,挖掘深度。1、每年组织各二级学院走访企业数十家。每年派学校专业教师到校企合作企业顶岗培训1-2个月,派专业负责人到企业进行生产管理学习,派专业骨干教师到企业相关部门,向企业专家学习。2、积极开展“订单班”培养。每年派学校一年级学生到企业进行参观、见习,二年级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同时每年为企业职工提供一次在岗培训机会。3、探索建立“校中厂”,引进2-3家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企业进学校,建立“校中厂”,以校内实训基地为基础,引入企业运行机制,创建生产经营实体,在优先满足学生实训的前提下,面向社会开展技术培训和生产经营。

(三)塑造品牌,创建亮点。1、以树立典范的形式鼓励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及时地对校企合作的情况加以总结,鼓励创新,积极推广成功做法,树立校企合作成功典型案例。2、认真组织举办好学校年度校企供需见面会,确保校企合作企业优先选用优秀毕业生。每年培育若干优质校企合作就业示范基地,扩大校企合作成果。3、加强同国外职业教育机构、行业协会的交流合作,探索开发与国际先进标准相对接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参照国际先进专业建设标准、课程标准、资格证书标准,与承载地教育部门和企业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技术技能人才。

(四)统筹协调,多方保障。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校企合作领导小组,由学校主要领导任组长和副组长,成立专门的机构校企合作办,负责统筹协调和指导落实。2、完善制度,制订系列校企合作的管理办法。同时,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企业资源入校,利用学校的土地、厂房、实验室等优势,吸引企业来校投入资金或设备,实现资源共享利益共赢。3、加强考核评价。做好年度校企合作项目考核评优工作,建立健全项目考核评价机制。对成绩突出的项目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校企合作工作项目的绩效考核与部门年度考核、教师个人职称评定及评优挂钩。

猜你喜欢
校企合作高职院校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