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2018-10-21 10:14王越
数学大世界·下旬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反思性学习能力小学

王越

【摘?要】?学生具备反思性学习习惯意味着他们具有一定的自主思考能力,在遇到问题时会通过有效的反思和审视来提前发现问题,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习惯。在小学数学的日常教学中,要将学生这方面的学习意识和能力作为一个培养方向,教师要善于让学生养成查漏补缺的习惯,培养与锻炼学生的纠错思维,创设丰富的反思性学习机会。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

训练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对于数学课程的学习而言非常重要。学生具备反思性学习习惯意味着他们具有一定的自主思考能力,在遇到问题时会通过有效的反思和审视来提前发现问题,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习惯。在小学数学的日常教学中,要将学生这方面的学习意识和能力作为一个培养方向,引导学生养成查漏补缺的习惯,让学生在进行习题训练时善于自主纠错,这些都会帮助学生形成更好的学科能力与素养。

一、让学生养成查漏补缺的习惯

反思性学习能力有多样化的构成,首先,在平时的训练中,要让学生养成查漏补缺的习惯。从大量的课堂练习、课后作业或者是考试测验中可以看出,学生犯的很多错误并不是由于大家不会做题,或者是缺乏对于特定知识的掌握,很多时候,错误产生的原因仅仅是学生粗心大意,产生了一些非常低级的错误。对于这样的状况,如果能够培养学生完成作业或者习题后仔细检查的习惯,并且能够在自主查验中形成查漏补缺的能力,将那些非常直观的问题找出来,并且加以改正,相信这会避免很多问題的产生,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更加理想。我们可以从平时的课堂练习或者是考试中给学生加以强调,让学生养成这种学习习惯,同时,也可以将一些非常实用的查漏补缺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加以应用,这些都会帮助学生避免简单错误的发生,会让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强。

如在指导学生学习“20以内有借位的减法”时,比如“20-6”,老师可以通过摆火柴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然后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得出结论。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一开始没有必要告诉学生“20-6”的答案,让那些做错的同学先自己展开相应的检查与反思,从平时的课堂练习中就展开对于学生查漏补缺意识和习惯的培养,会给后续反思性教学的深入打下好的基础。学生也会在自主检查和问题分析中意识到新旧知识有联系,也明白了如果旧知识掌握不好,会直接给新知识内容的学习带来很多阻碍。反思性学习的体现形式非常丰富,训练方式也十分多元,教师如果能够抓住各个时机有效地进行教学训练,会让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更强,并且会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培养与锻炼学生的纠错思维

反思性学习还可以体现在学生纠错能力的培养上,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出发点。我们经常会看到学生在习题训练或者是考试答卷中有一些不该犯的错误,这些错误都是大家在仔细检查或者验算后能够发现并且避免的,因此,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化,我们可以以习题训练作为依托,培养学生的纠错思维,以这种方式展开对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学生在拿到考试或者测验的试卷后,首先自己看看那些错题,分析产生错题的原因,然后自己进行订正。对于那些常规的或者是由于笔误、粗心等犯下的错误,学生通常可以立刻更正,而那些思维进入误区导致的错误,学生在理清思维的前提下也能够找到正确的解答方式。这些都是培养学生纠错思维的学习过程,也是锻炼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的依托。

在学习知识时,学生经常会进入一些认知误区,这便是教师展开反思性教学的一个很好的契机。比如学习木桩时,有的同学认为是圆柱,有的则认为不是,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就可以在黑板上进行展示,给出圆柱的特点,让学生通过对比,自己得出结论,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新的知识。教师要针对学生出错的原因,指导他们进行有效的纠错,有针对性地进行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对症下药,帮助学生慢慢缓解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学生的解题技能和学科素养。

三、创设丰富的反思性学习机会

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反思性学习的机会与空间,多给学生提供自主思考的学习过程。很多时候,教师习惯了课堂上不断地给学生进行知识讲解,学生自主展开的思考与反思并不多见,长此以往,学生会形成对于教师的过度依赖,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也难以得到锻炼。这样的教学现状要有所改善,我们在平时的课堂上要多给学生提供反思性学习的空间。比如,提出一个问题后让学生自主思考,当教师揭示问题答案后可以进一步引发学生反思:为什么自己的思维模式有偏差?又如,对于自己的错误判断或者解题差错,要让学生首先有一个自主反思的学习过程,思考产生问题的原因,这样才能够有针对性地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避免类似的问题和错误再发生。

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学生一开始会和个位数字联系起来,但经过思考后发现这个结论不能推广,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学生自己可以找出规律,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反思,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这就是一个潜移默化地训练学生反思性思维的过程。反思能力的培养除了可以基于各种练习展开,也可以在知识讲解的背景下进行。多在课堂中启发学生反思与回顾,可以形成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反思与推理。教师要将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始终,这种能力的具备会让学生有更强的自主学习意识,大家也更愿意基于独立展开的问题探究来剖析问题,找寻问题解决的答案,这样的学习过程才会推动学生学科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更牢固地掌握课堂教学知识内容。

【参考文献】

[1]王治峰.探究性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3(03).

[2]安晓燕.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7(31).

[3]李建中.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32).

[4]李鸣,陈星羽.小学数学教学应生活化[J].中国教育学刊,2018(03).

[5]谢孔明.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4).

[6]高海兵.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J].现代交际,2015(04).

猜你喜欢
反思性学习能力小学
互联网+背景下高中数学反思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数学教学浅析(二)
中学数学教学方法初探
学业导师制对本科生学习能力和素质教育造成的影响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