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的育人功能

2018-10-21 18:28杨芳
当代人(下半月) 2018年8期
关键词:意境书法文化

杨芳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早就认为: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

中国书法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书法教育对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意志品质的磨炼、创造力的开拓、哲学思想的渗透、文化素质的提高、审美素质的培植具有其它课程无法替代的功用。

首先,书法文化具有树德功能。中國书法文化非常重视书品即人品的道德评价,正如刘熙载言:“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总之,如其人而已”。历代优秀的书家都非常重道德修养,崇尚“人成”则“艺成”。强调 “心正则笔正”, 坚持“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 ,认为“书学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正如苏东坡所言:“古之论书者兼论其生平,苟非其人,虽工不贵也。”无不反映出在追求艺术完善之前,必须先追求自我人格的完善的强烈人格主义倾向。

历史上许多书法家就是道德的楷模。忠心耿耿,一身正气的颜真卿;胸怀坦荡、达观处世的苏东坡;为国为民,死而后已的岳武穆;忧国忧民,疾恶如仇的郑板桥等。他们都以其高洁的品行为后世留下了千古佳话,令人高山仰止。学生心幕手追,学习其书法技能的同时,也深受他们高尚品行的濡染。也有书法技能突出如秦桧、和珅者,因人们鄙视其人品卑污,故其墨迹不传还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即使书法成就高超如赵孟頫者,亦因“事二主”而毁誉参半。在书法文化传播中,学生心中会对这些反面道德案例予以唾弃进而警醒自身不断追求高尚。人的道德修养就是一面明镜,高悬在人们心头,从而引导学生们追求至善。

其次,书法文化具有博识功能。众所周知,书法文化不仅仅是一门单纯的技能艺术,而是一广涉天地万物,宇宙星辰,人文物理的文化系统。从书法载体——汉字而言,汉字的起源、衍变、发展就是一门深奥的学问;从书法艺术与文学形式角度而言,书法与楹联、诗词、散文、格言等文字形式联系密切;书法文化还与与博大精深的人文内容在融合交汇中相得益彰,《兰亭序》流传千古,不仅仅是王羲之书艺高超,还在于其本身就是一精美绝伦的文学作品;从书法文化其他门类民族艺术而言,书法与历史、哲学、美学,文字学、民俗学、音乐学等更是水乳交融,甚至包含着数学、物理、建筑等学科的知识。学生学习书法文化的同时,如同打开一卷百科全书,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再次,书法文化具有美育功能。字形之美:文字是“博采众美,合而为字”的,一个文字就是一个美的具象。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我国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书体之美:甲骨文的古朴稚拙、篆书的端严圆匀、隶书的挺拔舒展、楷书整饬精致、草书的恣肆飞动以及行书的潇洒流利不拘一格,美轮美奂。章法之美:章法是书法艺术的灵魂,由正文,落款,印章三部分组成。关注字形的起承转折,墨色的枯湿浓淡,重视通篇的黑白虚实,讲究行行相向,字字相承,俱有意态。整体布局讲求自然美,和谐美。意境之美:中国书法文化所追求和实现的最高目标就是意境,意境是书法艺术的核心,以“意”写“境”,以线条表情达意,呈现了人格美,诗意美,韵律美,自然美,力度美以及和谐美。

书法文化之美还体现在笔、墨、纸、砚以及与书法相关的镇纸、笔洗等等物件之上。无论是字形、书体、章法、意境以及文房四宝等无不散发着诱人的美感。

最后,书法文化具有健体功能。写《乐毅》则情多拂郁,书《画赞》则意涉瑰奇,《黄庭经》则怡怿虚无,《太师箴》又纵横挣折。”周星莲《临池管见》说:“静坐作楷书数十字或数百字,便觉烦躁俱平;若行草,任意挥洒,到痛快淋漓之候,又觉灵心焕发。”充分说明了书法文化对人情绪的调整,保持健康的心理有着显著地效果。练习书法须头正、身直、臂曲,握笔须指实、掌虚、腕平,书写时指、腕、肘、肩、臂都随笔画的书写而有节奏地运动,各器官都得到了相应的锻炼。书写时,凝神静气,全神贯注,寓动于静,刚柔相济,可起到与气功异曲同工的健身之效,有益于身体健康。书法能“休养脑筋,转移精力,增进健康”已成共识。大学生练习书法,学习书法文化对身心健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猜你喜欢
意境书法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春色满园
谁远谁近?
诗书画苑
一朵花的意境
书法等
图说书法(三十九)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
环境——雕塑意境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