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阅读是我们的神圣使命

2018-10-21 22:30杨驰原宗蕾
新阅读 2018年7期
关键词:书城书吧全民

杨驰原 宗蕾

深圳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表彰的“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在全民阅读推广上有着先进理念与深厚的实践,形成了具有示范效应的“深圳模式”。在第二十八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召开前夕,本刊记者采访了深圳市推动全民阅读的中坚力量——深圳出版发行集团的党委书记、总经理尹昌龙。

承办深圳读书月,营建浓厚阅读氛围

《新阅读》:深圳读书月享誉全国乃至全球,已经成为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作为深圳读书月组委会办公室主任,请您谈谈深圳市是如何打造这张文化名片的?有哪些品牌活动?

尹昌龙:深圳读书月是深圳全民阅读最负盛名的代表活动与文化品牌,自2000年由深圳市委市政府创办至今,已成功举办18届,累计开展各类阅读文化活动7314项,吸引1.4亿人次热情参与。深圳出版发行集团作为深圳读书月的总承办单位,始终紧扣“阅读·进步·圆梦”总主题,不断深化“政府倡导、专家指导、社会参与、企业运作、媒体支持”运作机制,打造出成效卓著、影响广泛的读书节庆活动,被市民读者喻为精神文化盛宴和城市文化狂欢节,被中央媒体称赞为“深圳的又一壮举”,对深圳乃至全国的全民阅读工作产生了持久而深刻的影响。

在集团的组织推动下,“温馨阅读夜”“广场换书会”“地铁阅读季”“深圳读书论坛” “年度十大好书”“年度十大童书” “经典诗文朗诵会”等一批深圳读书月经典活动渐成品牌,邀请到莫言、金庸、王蒙、焦晃、饶宗颐、余秋雨、白岩松、敬一丹等百余位阅读文化名家来深圳交流,鼓励了千百万读者以书为媒、以文会友。“建设公民道德 实现文化权利”“读书为乐 读书为荣”“让城市因热爱阅读而受人尊重”“城市推崇阅读 阅读改变城市”“阅读筑梦 阅读圆梦”等一系列深圳读书月文化理念深入人心。阅读的种子播撒到了深圳的各个角落,读书的精神浸润入城市的骨骼肌理。伴随着阅读活动“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军营、进机关、进家庭”,深圳人在全民参与的阅读里享受着读书之乐、追求着人生价值。

《新阅读》:深圳的读书月走过了18年的历程,如何使读书月保持新鲜活力呢?

尹昌龙:近年来,集团不断探索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数字化“四轮驱动”,积极推动深圳读书月创新升级,力争实现新时代新发展。秉承“阅读永恒,载体创新”理念,深圳读书月特别设立“互联网+”主题板块,策划开展“手机阅读季”“好书留声”等20余项新阅读活动,组织发布全国首份基于用户细分的全民数字阅读报告城市样本《2016—2017年度深圳数字阅读报告》,促进了数字阅读在深圳的推广普及;坚持“立足深圳,放眼全球”定位,深圳读书月不断深化城际阅读交流,尤其注重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合作,积极开展“阅读双城记”等交流活动,组织召开“图书和知识产权深圳会议”“全球图书会议:数字图书与未来科技”等国际会议,在全国乃至世界城市版图中彰显了深圳阅读风采。

2016年6月,深圳读书月继两个相关文化理念“让城市因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实现市民文化权利”入选“深圳最有影响力十大观念”后,又高票获评“深圳十大文化名片”。可以说,常办常新的深圳读书月,是深圳全民阅读的“源头活水”,不断将城市阅读氛围推向高潮。

狠抓精品出版工程,丰富阅读内容

《新阅读》:推广全民阅读有各种方法和理念,而提供精品读物是核心和关键,请问贵集团生产了哪些有代表性的文化读物?

尹昌龙:全民阅读的核心是阅读内容。只有加强优秀作品的创作出版,提供更多优质阅读内容,全民阅读的质量和水平才能不断提升。深圳出版发行集团是深圳最为重要的出版主体,承担着精品出版的主要责任。在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的过程中,集团始终坚持将出版视作核心业务,坚持提升出版质量、生产文化精品,为广大市民读者奉献有内涵的精神食粮。

近年来,集团充分激发旗下海天出版社的出版原创能力,重点推出了一批市场反映好、社会效益佳的精品图书,获得广泛赞誉。其中《中国设计全集》获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装帧设计提名奖,《关山月全集》《中国花文化史》分获第五届、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中国玉器通史》获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提名奖,《你可以让百合生长》获第三届郁达夫小说奖和第十届广东省魯迅文学艺术奖。与深圳市城管局、林业局共同策划推出的《草木深圳·郊野篇》,入选第十八届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并以最高票当选“年度推荐图书”,成为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推荐科普读物。传递青少年校园生活正能量的《我们的少年时代》,首印10万册,达成销售码洋547.8万元,成为重点畅销图书。此外,海天出版社还有《非遗·中国年画经典系列》等10个项目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留根中国古村落》等4个项目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书香,也醉人》等15种图书获得年度全国城市出版社优秀图书一、二等奖,出版实力与日俱增。

《新阅读》:贵集团开发的全民阅读读本也可圈可点,请您简要介绍一下这些丛书及特点。

尹昌龙:在集团的引领推动下,海天出版社立足深圳全民阅读工作的丰厚成果与领先地位,逐渐打造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阅读文化出版线,不断推出全民阅读系列精品图书,包括“书香中国·全民阅读推广丛书”《全民阅读推广手册》《全民阅读参考读本》等。这些书对推进全民阅读的深入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如《全民阅读参考读本》介绍了古今阅读理论的精华和中外阅读实践的经验。“书香中国·全民阅读推广丛书”从家庭阅读指南、校园阅读推广、数字阅读优化、全民阅读导论四个板块入手,有理论指导有案例展示,是一部贯彻着全民阅读推广人文理念的指导读物。

推进书城书吧建设,打造一流阅读阵地

《新阅读》:作为全民阅读的基础建设,深圳书城别具特色,引领了全国书城的发展,吸引了全国书城学深圳的热潮,请您介绍一下深圳书城的布局和特色。

尹昌龙:深圳是国内最早建设大型书城的城市之一。经过二十余年发展,以深圳书城为主体的实体书店群逐渐成为市民读者体验文化生活的首要选择,也因此成为深圳开展全民阅读的主要阵地。迄今,深圳出版发行集团已建有深圳书城罗湖城、南山城、中心城、宝安城等4座超万平方米大型书城与30余家遍布全市的特色书吧,每年接待市民读者2000余万人次。

在书城书吧运营过程中,集团始终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的价值理念,强调“读书以及一切为读书所做的服务都是高贵的”核心价值观,凸显书城书吧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价值,注重“书城+”“书吧+”业态创新,使之成为城市的文化休闲中心与创意集聚中心,成为阅读生活体验地。在集团的统筹组织下,深圳书城、简阅书吧每年策划开展上千场阅读文化公益活动,形成了贯穿全年、遍布全市的阅读文化菜单,让每一位身在其中的市民读者都自得其所、自得其乐,被阅读生活所吸引、所感染。其中,深圳书城依据各自定位开展特色活动,打造出“深圳晚八点”“沙沙讲故事”“书立方”“全民品读会”“青年梦工厂”“深圳讲书会”“本土作家作品分享会”“亲子论坛”等文化品牌;简阅书吧整合推出“简阅生活家”系列活动,为不同类型的读者准备不同主题、不同形式的体验项目,受到市民读者热烈欢迎。

《新阅读》:2016年1月21日,在深圳市宣传文化工作会议上正式印发了《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提出了“一区一书城、一街道一书吧”的规划布局,请问目前进展情况如何?

尹昌龙:为进一步发挥引领作用,近年来,集团积极贯彻落实《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在既有基础上,努力推进“一区一书城,一街道一书吧”战略布局,为深化全民阅读阵地建设、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基层化均等化创造更加完善的硬件条件。在深圳各方的共同推进下,深圳书城龙华城于2017年正式动工,全国第一座高端智能书城深圳书城龙岗城也于今年全国书博会期间投入运营,湾区城、光明城、大鹏城与100家特色书吧已纳入发展规划,深圳全民阅读将拥有更加强大的阵地支撑。

集团还引导书城书吧探索增值服务,为市民读者提供更加丰富、更加专业的阅读指引。“深圳书城选书”自2011年7月起每月以“读者够得着的品位”推荐十本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的新书,并在今年补充“童书类”作品的荐读;“深圳书城中心城亲子阅读中心”于2015年建成,为家庭读者提供童书指引、荐读特惠、乐学生活等一站式体验服务;同年,“深圳劳动者文学(宝安)创作孵化中心”在深圳书城宝安城成立,为普通的文学爱好者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创作平台。

践行“载体创新”理念,推动数字阅读发展

《新阅读》:2016年至今,深圳已连续三年获评“全国十大数字阅读城市”,体现了高新技术应用上的强大优势,显示了全民阅读数字化转型的卓著成效,请您介绍一下其中的收获。

尹昌龙:近年来,深圳出版发行集团紧随“互联网+”趋势,秉承“阅读永恒,载体创新”理念,明确“以数字化转型为重点”的战略思路,不断拓展线上阅读空间、探索产业升级渠道,着力打造“数字书城”“数字出版分众平台”等数字化项目,为数字阅读在深圳的普及流行、深化发展提供了强大推动力。

其中,“数字书城”项目以深圳书城云书城、微商城、掌上书城(App)、基于天猫等第三方平台开展的电子商务以及深圳书城开发使用的智慧书城等为代表,致力于实现实体书店和网上书店的融合发展,发挥传统书业优质资源的聚合效应,优化市民读者体验;“数字出版分众平台”项目以全民阅读App、全民阅读网和全民阅读微信服务平台三种不同类型技术集成产品为端口,致力于为互联网“分众”用户所需求的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被列为中央文资办资助的国家级重点项目。

2016年,“数字出版分众平台”核心产品全民阅读App正式上线,以讲书为切入口向公众提供听书、影音、图文三种类型的数字阅读资源和阅读方式,引发了数字阅读热潮。产品推出后,集团积极组织策划“地铁数字阅读公益活动”“流动的诗词大会”“‘山川上的中国文博会直播特别版”等多项线上互动活动,吸引120万余人参与“全民阅读计划”。凭借良好的传播效果,全民阅读App于2017年获中国数字出版创新论坛“数字出版创新奖”,于2018年获第十一届新闻出版互联网发展大会“数字阅读平台”奖。

《新阅读》:以上数字阅读取得的成绩可喜可贺,目前集团在做哪些工作?

尹昌龙:针对市场需求,集团继续开展研发工作,于今年世界读书日期间正式發布全民阅读App二期产品。二期产品以分众市场为导向,与一期产品形成了在大众市场和细分市场的完整组合,提供了数字阅读公共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为全民阅读提供更加广阔的线上空间。

运用阅读联合会组织机制,培育社会阅读力量

《新阅读》:作为深圳市阅读联合会的会长,请您介绍一下这个公益性组织的社会意义,功能是怎样的?

尹昌龙:深圳全民阅读事业呈现“社会参与”的鲜明特点。从学校、公共图书馆、机关企事业单位,到民间阅读组织、专家学者、阅读推广人,深圳全民阅读事业主体多元、覆盖广泛。为进一步推动阅读资源整合共享,培育多样化的品牌阅读活动,促进全民阅读制度化、常态化、普及化,2012年,在市委宣传部、市文体旅游局的倡导下,深圳出版发行集团发起成立了全国第一个跨行业全民阅读联合组织——深圳市阅读联合会,把为各类社会阅读力量建机制、搭平台纳入了工作议程。作为主要发起单位与会长单位,集团依托深圳阅读联合会积极培育和扶持社会阅读力量,引导和推动阅读公益活动,积累了一大批值得借鉴的阅读推广资源和经验,营造了互动性好、凝聚力强的全民阅读工作氛围。

《新阅读》:深圳市阅读联合会自2012年成立以来开展了哪些有影响力的工作?

尹昌龙:自创立以来,深圳市阅读联合会先后吸纳致力于推进阅读文化发展的会员单位近百家,积极组织学习交流、推进资源共享,并对全民阅读相关工作给予业务指导和实际支持。经过精心培育,深圳读书会、后院读书会、三叶草故事家族、彩虹花公益小书房、南都读书俱乐部等一批优秀民间阅读组织逐渐发展壮大,影响人数日益增多,成为开展线上线下阅读活动的活跃力量。在深圳市阅读联合会的组织带领下,不断涌现的民间阅读组织也成为深圳开展阅读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相继登上南国书香节、上海书展等专业展会一展风采,并与上海、合肥、大理、东莞、萍乡等地建立了友好联系、探讨了合作方向,进一步丰富和充实了社会阅读文化。

同时,深圳市阅读联合会高度重视科学阅读方法的推广与市民阅读能力的提升,着力打造会员单位联动参与的“全民阅读典范城市推广计划”“阅读推广人培训班”“阅读推广人下基层”等品牌公益活动,形成了贯穿全年的活动矩阵,累积开展活动5000余场,培养公益阅读推广人近200人。其中,“阅读推广人下基层”在多个社区图书馆、社区书吧以及社区服务中心等基层公共场所开展公益阅读推广活动近500场,为近3万市民提供了高质量的阅读文化服务, 2016年起被列入深圳市政府民生实事。

深圳市阅读联合会在调动社会参与、充实阅读力量上的探索尝试,取得了显著成效,受到了业内肯定。2016年,深圳市阅读联合会获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颁发的“‘书香岭南全民阅读活动‘优秀阅读推广组织”称号;2017年,获评深圳关爱行动“十佳公益机构”。

提高全民阅读理论研究水平,为文化强国提供智力支持

《新阅读》:全民阅读持续、深入发展需要理論支撑,贵集团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尹昌龙:当前,深圳正处在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强市的重要阶段,全民阅读工作的重点也由氛围培育向质量提升转变。为更好地总结实践经验,强化理论指导,2015年,在市委宣传部和市文体旅游局的支持和指导下,深圳出版发行集团发起成立了深圳市首个专事于全民阅读理论研究及成果推广的事业性机构——深圳市全民阅读研究与推广中心,致力于挖掘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的示范效应和品牌价值,发挥全民阅读对培育城市文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作用,促进深圳全民阅读进一步广泛、深入开展。

集团充分发挥全民阅读研究与推广中心作用,积极调动阅读界力量,组织课题研究、开展学术交流、实施示范推广、协调合作交流,引领深圳乃至全国全民阅读工作迈向了新阶段、新境界。2015年起连续四年组织开展全民阅读评价指标体系和全民阅读指数工作,全面考察城市全民阅读基本建设和市民阅读行为,形成纸质媒体阅读情况、新媒体阅读情况、图书馆建设与使用情况、实体书店建设与使用情况、民间阅读组织发展情况、阅读活动组织与参与情况等指标数据,为发展全民阅读提供可量化评估的现实参考。自2016年起连续三年编印国内首部城市阅读年度蓝皮书,围绕阅读综合研究、图书馆之城研究、深圳读书月研究、阅读推广研究、阅读组织研究、阅读空间研究等课题,与时俱进地总结深圳经验;借鉴优秀做法,学习先进理论,打造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全民阅读城市范本;今年世界读书日期间,全民阅读研究与推广中心创新组建了“专家智库”,聘请邬书林、樊希安、聂震宁、徐雁等9名外地知名专家与王京生、张岩、赵志祥、唐克扬等16名深圳本地专家对相关研究项目进行科学指导,进一步提升了以中心为枢纽的深圳全民阅读理论研究水平。

《新阅读》:20世纪80年代,深圳因经济发展而闻名,21世纪的今天,深圳因开展全民阅读而荣光,集团的全体员工都有很深的荣誉感吧。

尹昌龙:“读书以及一切为读书所做的服务都是高贵的。”这已是我们集团全体员工的信念和原动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深圳出版发行集团将把企业创新发展与城市文明提升牢牢结合在一起,为建深圳文化强市而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书城书吧全民
去逛书城吧
3月历史大事记
岂能让“自助书吧”因缺管而变味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12星座之你爱读什么书?
把医疗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等
四大书城2009年3月销售排行榜
四大书城2009年2月销售排行榜
四大书城2008年12月销售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