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的要义是读与写

2018-10-21 22:30谭旭东
新阅读 2018年7期
关键词:方言姥姥识字

谭旭东

最近,一则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沪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把课文《打碗碗花》中的“外婆”改成“姥姥”,在网络和微信里引起了轩然大波。据说,教材修改者的理由是:“外婆”是方言,而“姥姥”是普通话。姑且不说,这篇经过修改过的《打碗碗花》是不是一篇优质的课文,也不论“外婆”和“姥姥”谁是方言,谁是普通话。先来看看,上海教育出版社对社会作出的回应。

在沪教版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中,既有“外婆”的称谓,也有“姥姥”的称谓,“外婆”的称谓出现了8处,“姥姥”出现了4处。沪教版小学二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教材把“外婆”改成“姥姥”是为了落实该学段识字教学任务的需要。“外”“婆”“姥”三个字都是小学二年级识字教学的基本任务,“外”字安排在二年级第一学期第4课中,“婆”字安排在二年级第二学期第18课中,“姥”字安排在二年级第二学期第24课中,即在认读“姥”字前,学生已经认读了“外”“婆”两字。

看到出版社这样的回应,一方面为它认真的态度点赞,但另一方面也对回应的内容保留看法。在编辑教材的出版社看来,把“外婆”改成“姥姥”不是歧视方言,而是为了让上海的小学二年级的孩子多识一个“姥”字。而且把“外”“婆”和“姥”三个字分别放在二年级两个学期,且刻意拆分识字。这种做法值得商榷。

沪版语文教材主要在上海市采用,如此把识字当作语文教学的重点,似乎并不科学,也不符合上海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上海市市民文化素质整体很高,小语教材还停留在识字目标上,实在不敢苟同。对民国语文教育稍有研究的就知道,民国时期国语课以“识字”为基础,是因为当时民众几乎都是文盲,且入学儿童没有阅读预备,所以识字就是国语教育小学低段,甚至是中高段国语课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现在,无论是上海,还是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大多数城市儿童都有家庭阅读预备,把识字教学、拼音教学作为小学语文低段的主要学习任务,并不合适,尤其是对上海市来说,小学语文教学完全可以不必拘泥于简单的识字教学,更没有必要在用哪一个方言词的问题上浪费时间和精力。

不过,由“外婆”和“姥姥”的更换问题,也可以看出,无论是语文教材编写和出版,还是语文教育界都存在对语文教育的片面与错位的理解问题。语文教育的目標到底是什么?笔者以为,语文教育教学的目标不宜复杂化,不要功能太多,只要抓住两个核心培养目标:一是阅读能力,即文字的理解力;二是写作能力,即文字的创造力。如果孩子们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学了十二年语文,既不会读,也不会写,或者,既不爱读,也不爱写,那么,语文教育和语文学习就是失败的。就目前来看,语文教育教学的主要问题也在这里,没有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很多学生阅读理解力差,也不会写作,甚至对文字都没有兴趣。这究竟是为什么?很大程度上与语文教学没有抓住要害有关。语文教师不能把学生引领到美好的文字世界里,让他们感受文字的魅力,并建立起对文字世界的信任感,也没有形成文字的创造力。在现有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小学三年级之前,大部分老师都把精力和时间花在教学生拼音、识字和抄写背诵上,没有从一开始就让学生爱上读和写,因此到了高年级,语文教学越来越难,原来设计的种种目标更难实现,尤其是作文教学几乎变成每位语文教师无法突破的瓶颈。

当然,语文教育的问题要解决好,也需要教材编写要慎重,要认真,要有文化高度,同时,也要讲究最基本的规则。那么,语文教材应该怎么编写?我觉得针对目前的语文教材编写的问题,需要从五个方面来优化教材:一是从小学到高中,要打通中华文脉,恪选经典,展示汉语的变迁及丰富性。因此,小学、初中和高中的语文,古文和古诗词部分,要尽量从《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和古文里选择最精美的篇什;而现代诗文部分,则要选择最有现代汉语优美度的佳作,进行组装,使十二年的语文教育形成一个中华文脉体系。二是去掉识字、拼音和口语交际的低级目标,以读写能力为核心。目前,国内除了少数农村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儿童还缺乏阅读的预备,绝大部分学生都有学期的家庭亲子阅读体验,因此,语文教材应该就高不就低,照顾大部分地区的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和能力。三是语文课时减少,一天一节,一周五节。课堂以解读文本为主,培养学生文字理解力、文学鉴赏力。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的语文课课时都偏多,有的小学一周语文课达到11节,再加上单独的作文课,几乎每天都有两三节语文课。这既不合理,也没有必要。台湾省小学国语课,一般也才四节课或五节课。语文课的教学质量,靠的不是课时,靠的是教材的优化和教学的合理与科学性。四是每周增开一节阅读课和一节书法课。书法课要求写繁体字,抄写古文,但阅读课和书法课不考试。五是每周开一门方言与习俗课。台湾省小学就有闽南语文化课,不考试。方言也是语文的一部分,语文教育要重视方言,不要排斥方言,因此,建议增开一门方言课。当然,方言课要鼓励学生讲当地的方言,理解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也通过方言课来了解地方文化习俗。

以上只是对语文课和语文教材编写的一些看法。但无论如何,读写能力是语文教育教学的核心目标。语文课堂教学也好,教材编写也好,都要以读写为核心。如果语文教育不能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那么,“开展全民阅读、培养母语意识、树立文化自信”就是一句空话。

(作者系上海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教授)

猜你喜欢
方言姥姥识字
聪聪的信
方言文化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渗透
试析陕西方言中的[]与大同方言中的
识字儿歌
有一个讲方言很重的老师是种什么体验?
识字儿歌
识字故事
识字谜语
偃师方言里的合音词
偃师方言里的合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