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幽默、生动中体悟中国精神

2018-10-21 15:32何向向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8年7期
关键词:中国形象林语堂语言艺术

何向向

[摘 要:林语堂先生的《吾国与吾民》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东西方两种文化视角向我们揭示了真实而古老的中国形象,让读者更深刻地领悟到了中国精神,对于我们现在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林语堂;《吾国与吾民》;语言艺术;开放视角;中国形象]

阅读《吾国与吾民》,其语言亲切平实,格调恬淡高雅,风格闲适幽静,仿佛在身临其境地听一位大师讲古老中国的历史。细腻幽默的语言总使人惊奇,独特多维的视角总使人赞叹,真切具体的形象总使人信服。

一、幽默细腻的语言艺术

本书中处处充满了幽默风趣。林语堂先生说:“做事要认真,为文可幽默”。他认为幽默不是机智、嘲谑、讽刺、滑稽、插科打诨,而是一种人生观、世界观。作者在写中国人三大恶劣而重要的德行之一的“老滑俏皮”时,作了一个幽默的譬方。他用幽默的语言把一位看似慈祥和蔼而实为冷淡、实利、自以为是的老头儿形象生动地展现给读者。正是因为这种被很多人誉为经验之谈的“智慧”,导致人们不屑于尝试新鲜事物,严重打击了中国人试图改变现状的信心和动力。即使当时中国正處于水深火热的困境之中,竟也习以为常,忘却了去思考自己的出路,甚至失去了为之行动的能力。

林老的语言气势恢宏,犀利细腻。正所谓“语不惊人死不休”,字字彰显着入木三分的力度,句句透露着排山倒海的气势,谈到中国人“三大恶劣而重要的德行:忍耐、无可无不可、老滑俏皮”。我们大多会习以为常甚至追捧为良好的品行,在作者看来这些品德被过分的发展,以至于人们对暴政的屈服的逆来顺受,这会使中国人发展到更加糟糕和痛苦的境地,导致中国人组织能力下降,缺乏科学精神,使普遍的感性直觉代替逻辑思维。他深入的见解和犀利的语言打破了以往对这些德行的歌颂和推崇,使人恍然大悟。

二、“两脚踏东西文化”的开放视角

因其早年留学经历,林语堂先生能游离于中国本土和西方现代文明视角之外,站在两种文明的交汇点,用西方的眼睛和中国国粹主义眼睛的双重意识去重新审视古老的中国。高瞻远瞩地透视出中国文化存在的种种劣根性,也高屋建瓴地寻求出中国文化所蕴涵的独特价值,以及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的重要意义。这种典型的双重意识使他更加注重中西文化的比较和交流,以及交流中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尊。

全书正文以“北方与南方”来讨论中国人的基本特征开始,这一写法借用了西方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的观点来解剖中华民族“延长的童年”以及八百年一周期的历史循环。例如,在孟德斯鸠的“法律精神”中,南方和北方人民之间的差异取决于气候,他的观点被学者们译介并推广。这种写法不仅从侧面烘托了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地理特点,更触及到民族融合、汉文化形成和中国成长的独特历程。在第三章则逐一列举了中国人在心灵上缺乏创造力、科学精神和逻辑,在思维上呈现“女性化”和“直觉”的“普通感性”。通读全书,作者并不是对古老中国进行无情的揭露,而是要客观地反映一个真实的中国形象。这种双重意识使他沉迷于他所尖锐描绘的传统文化深处,充满了强烈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三、真实独特的古老中国形象

作者构建的中国形象是对西方读者的回应。鸦片战争以后,西方普遍认为中国人是荒谬的、尴尬的。但作者对此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他认为中国虽已是期颐高龄,又面临着重重灾难,但无疑她“曾是雄视全球的强大帝国”,有自己独特优雅的生活智慧,优美悦人的文学作品,遥遥领先于其他民族发展而发展的艺术,她将尽最大的努力发挥自己的生活本能,迎难而上,以圆熟的智慧战胜困难,挽救自己于残酷的现世中。

作者从以下九方面向我们介绍了一个完整的古老中国形象。由于南北地域差异和历史上民族的融合,她的人种是复杂的,她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她的国民素质集中表现为“圆熟、忍耐、无可无不可、老滑俏皮、和平、知足、幽默、保守”等;她的思维缺乏创新、逻辑和科学精神,趋向于“女性化”和“直觉”的“拟想”。她的人生理想是“乐天知命以享受朴素的生活,尤其是家庭与和谐的社会关系”。生活在她之中的女性虽在社会上处于从属地位,但在家庭和婚姻中也享受着作为女主人的权力和快乐,缠足虽给她们带来一时的痛苦,但是为了追求“时髦”,她们心甘情愿去做这件事以换取余生的幸福;她的社会和政治生活虽然缺乏公共精神,出现了徇私舞弊的现象,缺乏贤能的政府,但“家族制度”是“巩固民族持续力的文化力量中最有价值者”,科举制“选拨才智、鼓励求学,提高民族之质”,她的文学面貌表现为“教训意味”的“文以载道之文”和“优美悦人”的“抒情文学”,使用“单音组合”的文字和“象形字体”。常常“纵情于山水之间”,用“七月”书写万物,刻画万态,通过建筑“模拟自然”;她的艺术生活是丰富而别致的,总是“韵味无穷而敏慧”。娱乐方式多样惬意,居室庭院有奥妙的神态,与周围自然相协调,设计错综精密,给人“莫穷底蕴”之感。饮食文化源远流长,誉满天下。她的人生犹如秋天一般,历经沧桑,仍表现出“逼近老迈的圆熟与慈祥的智慧”,她将以“平静、智慧、圆熟的精神”微笑着胸有成竹地迎接冬天的到来。

四、结语

林语堂先生的《吾国与吾民》一书,语言幽默细腻,气势磅礴,写作视角开放多维,书中体现着一个鲜活的古老的中国形象,这一形象便是他自身的写照,自然平静、充满智慧、具有圆熟的中国精神。

参考文献

[1]陈平原.两脚踏东西文化——林语堂其人其文[J].读书,1989(01):66-72.

[2]苏明明.焕然一新的中国形象——浅析林语堂对《吾国与吾民》的增订[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120-124.

猜你喜欢
中国形象林语堂语言艺术
林语堂的“半场演讲”
巧用语言艺术生动小学数学课堂
林语堂更衣见老友
林语堂妙论“好丈夫”
生活中的语言艺术
新理念下数学教学的语言艺术
Lin Yutang’s Aesthetic Orientation and his Translation Thematization
东方主义在大正日本文学中的探讨
西班牙媒体眼中的中国形象
19世纪中后期东西方画报中的晚清中国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