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学习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2018-10-21 11:25黎钊辉
科技信息·中旬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应用

黎钊辉

摘要:本文根据高中信息技术《图像的加工与处理》章节的教学特点及混合式学习的特征,构建了适合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不同学习阶段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并通过教学应用实践及结果分析,检验该模式的实际效果。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教学应用

一、问题的提出

《图像的加工与处理》是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程《多媒体技术应用》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课标提出要让学生掌握图像信息加工与处理的基本方法以及交流与表达的基本能力[1]。传统的教学一般是把教学资源通过内部共享方式开展学习,教师先演示photoshop软件的具体操作步骤,然后由学生模仿老师的步骤操作,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知识的系统性传授,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但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比较单一,学生积极性不高,课程资源局限于课堂而无法在课后继续学习,压制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知识的欲望,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效率不高。然而,如果仅采取单纯网络化在线教学也不符合目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开设要求,而且网络化在线教学形式容易导致学生迷失自我、甚至沉迷游戏而不能自拔等一系列的新问题。

混合式学习正是为融合传统面对面教学和网络教学而采取的一种教学模式,为解决以上问题,笔者针对混合式学习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模式构建和教学应用做出进一步研究。

二、混合式学习的概念及主要特征

目前,“混合式学习”在国内外学术界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何克抗教授认为混合式学习是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与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2]。据此,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混合式学习是以教学目标为指引,根据学习内容和学习者特征等条件,以问题解决为导向而开展的在线学习和课堂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三、混合式学习的教学模式构建

(一)混合式学习的平台环境

Moodle平台具有简单易学的操作界面和通畅的网络环境,零成本,交互性强,可快速提供课程管理和学习活动,让学生能随时随地学习课程[3]。因此,在Moodle平台环境支持下构建混合式学习平台,既不影响传统面对面教学,又可打通课前课后与课堂的联系,增加师生交流的途径,全方位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师生交互、教学反馈与评价等功能。Moodle平台支撑的混合式教学环境如图1所示:

(二)混合式学习教学模式的构建

根据混合式学习的特征,结合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不同学习阶段,构建混合式学习模式如图2所示:

1、课前准备

(1)教师前期准备

①学生情况分析。包括原有知识掌握程度、学习方式和水平差异等分析。

②学习目标分析。学习目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指南,包括知识、能力和情感三维目标。混合式学习目标的设置要考虑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的教学特点,知识技能目标是基础,能力提升目标是关键,情感态度目标是根本,拓展目标是延伸。

③学习内容分析。根据学习目标和学生实际需求,提供合适的学习内容,是实施混合式学习的关键。学习内容不仅包括课本内容,还应提供有关拓展性学习、个性化学习内容。

④准备在线学习资源。将课程内容、电子教案、微视频、教学素材、任务要求、拓展学习有关资源上传到Moodle平台。

(2)学生课前准备

学生登录Moodle平台,下载课程资源和查阅教学资料,开展课前预习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预先学习有关知识点的微视频,对知识点形成初步印象,并通过平台进行课前讨论与交流。

课前主要以诊断性评价为主,通过在线问卷调查形式,对学生进行“诊断”,提前掌握学生的学习现状,以便更好设计本课的混合式学习活动。

2、课中学习

教师按预先设想组织教学,引导学生交流课前任务及预习情况,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任务引领、讲授、课件演示、小组讨论等形式进行教学,鼓勵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参与到课堂当中来。学生通过自主或合作探究学习,对问题展开研讨,完成课堂任务,并进行展示汇报,内化知识。

课中学习主要以过程性评价为主,通过电子档案袋记录学生的学习表现。教师除了掌握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还要记录学生网络学习情况,包括访问次数、在线作业进度、在线测试成绩以及学习报告[4]。

3、课后总结提升

教师在课后做好教学总结、反思,以便修正教学活动,并对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开设研讨专栏,要求学生通过新建和回复帖子的形式展开在线讨论,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学生在课后根据教师的引领,既要做好复习巩固,也要做好分享与交流,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按需进行拓展学习。

课后以总结性评价为主,通过跟踪学习过程,分析学习效果,并对学习结果进行测量和评价,确定是否达到预期学习目标。

四、混合式学习的教学应用及效果分析

将混合式学习教学模式应用于本校高二信息技术选修模块《多媒体技术应用》(上海科教版)第2章第二节《图像的加工与处理》的教学,通过教学应用实践,检验在教学过程中实际效果。

(一)实验目的

检验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学习效果以及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意识等不同方面的影响。

(二)实验对象

选取本校2017届高二(1)班、高二(2)班两个班。(1)班为对照班,(2)班为实验班,这两个班人数分别为49和50人,均为同一任课教师。在2017-2018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中,(1)班信息技术平均成绩为82.6分,(2)班信息技术平均成绩为83.05分,两者差距仅为0.45分,两个班信息技术学习基础及水平相当。

(三)实验步骤

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实验班采用混合式学习模式。混合式学习模式应用于《图像的加工与处理》章节的教学步骤表2所示:

(四)结果分析

1、学习效果分析

在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中,笔试部分和上机操作各占50%,分别以优秀(90-100分)、良好(80-90分)、中等(60-79分)、不合格(60分以下)四个等级来评定考试成绩。将实验班(50人)与对照班(49人)的考试结果进行对比,如图3所示:

由图3可以看出,对照班优秀率仅为22.4%,不及格人数为4.0%,而实验班的优秀率为46.0%,不及格人数为0,其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班,这表明采用混合式学习模式有效提高了《图像的加工与处理》的学习效果。

2、问卷调查分析

为检验混合式学习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意识等不同方面的影响,笔者对实验班在实验前后分别作了问卷调查,班级人数和参与问卷人数均为50人,调查结果如表3所示:

表3:实验班实施混合式学习前后调查情况

通过实验前后对比可知,在高中信息技术《图像加工与处理》课程中恰当地实施混合式学习,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又能促使学生主动分享、参与评价和交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结论与反思

混合式学习在高中信息技术《图像加工与处理》一节的教学中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混合式学习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它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和单纯网络教学的不足,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促进了学生在学习兴趣、积极性、参与度等方面的显著提升。但是,该模式还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教师难以保证在教学前期准备所需的时间,很难掌握学生在线学习中的实际参与情况。笔者在下阶段的教学中将继续实施混合式教学,并通过三轮行动研究法,修正和完善高中信息技术混合式教学法,深入探索该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教学策略和有效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2016,6-7.

[2]李克东,赵建华.混合式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电子教育研究,2004,(8).

[3]成小娟,彭丹.Moodle在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软件导刊,2011,(8),174-175.

[4]李春雷.应用Moodle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3):34-35.

猜你喜欢
混合式学习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应用
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的设计与研究
基于Moodle平台的混合式教学设计
开放大学:过去充满传奇但前景依然未卜?
混合式教学法在《现代通信技术》课程中的探索与应用
高中信息技术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阶微分方程的初等解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