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电子类专业课程衔接的研究

2018-10-21 11:28刘明明
科技信息·下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课程衔接课程体系

摘要:中高职课程衔接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以中高职电子类专业课程衔接为研究方向,分析了当前中高职电子类专业课程衔接出现的问题,并比较中职与高职的专业课课程体系,对其专业课程设置与能力要素的对应关系进行分析,提出解决中高职电子类专业课程衔接问题的具体方案。

关键词:中高职教育;课程体系;课程衔接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迅速,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趋于稳定,培养了大批中高级技能型人才,同时,职業教育的发展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其中中高职职业教育如何能实现无缝对接,是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的重大难点。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渠道。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统筹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文件同时指出,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

本文在“推进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相衔接”思想基础上提出了五大对接体系,即“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它为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的构建,提供了系统的依据。

1、中高职电子类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高职电子专业正是为了培养大量懂电子电工技术的技能型人才而开设的专业。电子电工技术迅猛发展,专业技能的不断升级,都仰赖专业教育的建设和完善。要建设和完善中高职电子专业,必须完善中高职教育体系,实现中职和高职教育之间有效衔接,对目前中高职电子电工专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化改革,以不断满足相关企业对中、高技能专门人才的渴求。

现阶段中高职专业课程体系衔接存在以下几点的问题:

1.1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不一致

中职和高职虽然都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进行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但是,在两者人才培养方案中,最后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完全不一样的。中职所定位的一般技术人才与高职所定位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完全不同,其培养方案涉及文化、专业、技能等诸多方面。

1.2.教学内容重复

由于前面所说的中职和高职的培养目标不一致,从而造成教学内容、课程规划的重复等问题。虽然中高职院校已经开始关注方面问题,但很多时候还是缺乏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致使中职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实训项目重复训练,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专业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中职和高职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最主要的二个平台,本应承担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大量技能型人才的重任,但现阶段中职和高职的发展处于各自的瓶颈期,所培养的技能型人才或者质量不符合当前企业要求,或者数量不能满足企业需要。

中职和高职虽同属于职业教育体系,但长期以来中高职之间在人才培养目标衔接、专业和课程衔接、质量评价机制衔接等方面存在脱节或重复现象,究其原因,中高职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和系统化合作平台,在当前国家顶层设计暂未出台的情况下,立足于区域性职教集团,利用职教集团平台进行统筹规划,在招生、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就业等方面进行贯通,形成一体化的系统,能有效的进行中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衔接。

2、中高职电子类专业课程衔接方案

中高职衔接对于推进高职,拉动中职,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促使职业教育健康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现阶段基于区域职教集团的中高职衔接较好的解决了传统中高职衔接中沟通不畅、衔接不紧密等问题。

通过以职教集团为平台,建设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充分发挥中职、高职和区域企业的各自优势,理清中高职专业职业岗位能力的构成要素及差异,构建基于统一标准的中高职电子类专业课程体系,使中高职的电子类专业课程有阶段性有延续性,探讨中高职同时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可行性,以岗位标准为参考改革对口入学考试的方式和要求,在职教集团的统筹规划下,有效实现中高职人才培养的衔接。

具体内容如下:

2.1分析电子类专业中高职人才岗位群,理清典型工作任务

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电子企业的职业岗位设置进行调研,结合中高职院校的就业反馈统计情况,分析电子类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厘清中高职毕业生的主要职业岗位,并对相应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

2.2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确定中高职电子专业培养规格

从中高职就业领域就业岗位情况看,高职比中职毕业生就业岗位种类覆盖面更广,就业岗位涉及的工作任务覆盖面也更广。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是有机整体,高职教育应该是中职教育纵向与横向共同发展的结果,在培养规格上应有不同的定位。

中职培养规格:具有操作常用电子仪器、仪表、计算机制图软件的能力;具有阅读电子线路图和工艺文件的能力;具有操作、使用与维护较复杂的电子设备的能力;具有电子产品装配、调试、检测与维修的能力;具有电子系统、电气系统的安装、调试及使用维护能力;具有一定电子产品生产组织和管理的能力;具有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交流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高职培养规格:掌握计算机制图和辅助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熟悉相关的国家或行业标准;掌握模拟和数字电子技术、EDA技术、电子产品生产工艺和管理等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一定的电子电路设计、分析和调试能力;掌握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可编程控制器技术等基本知识与原理,能按照要求进行有关应用系统的编程、操作和调试;熟悉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基础知识和原理,掌握一般小型智能电子产品的设计和调试;掌握各类工作总结文档的整理、撰写以及汇报演示能力,具有与不同层次人员的沟通交流能力。

2.3分析电子类专业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中高职电子专业课程体系

中职学校电子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面向电子产品生产行业企业和经营单位,培养具有较好的文化修养和职业道德,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和电子技术应用领域的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从事一线电子产品生产、装配、调试、检验、服务、销售、售后辅助服务及生产辅助管理等工作,具备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和再学习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比较中职与高职的专业课课程体系,对其专业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与能力要素的对应关系分析,部分专业课课程分析举例如表1所示

表1:中高职衔接专业课课程体系中的部分专业课课程内容衔接点分析表

中职课程 内容衔接点 高职课程 内容衔接点

电工技术基础 ①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应用;②电阻、电容、电感元件识别;③简单交流电路计算;④简单直流电路识图及接线方法。 电工技术与实践 ①掌握电路所有基本定律和定理的内容及应用;②电源等所有常见的元件检测;③较复杂交流电路的分析與计算;④复杂直流、交流电路的识图及接线安装工艺与方法。

电子技术基础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①二极管、三极管和场效管的识别;②电压放大、运放、功放、直流稳压电路认识;③数字逻辑与逻辑电路认识;④简单组合、时序电路的认识;⑤数模转换的概念电子技术与实践①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参数与应用;②电压放大、运放、功放、直流稳压电路分析计算;③逻辑代数与逻辑门应用;④组合时序逻辑的分析与设计;⑤数模转换电路的分析。

单片机技术及应用①单片机引脚;②简单C程序分析;③单片机常用开发工具的使用;④简单电路的功能分析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①单片机内部结构;②C语言程序设计方法;③开发工具及仿真软件的使用;④外围设备的控制原理。

3、结论

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分析研究,得出了电子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高职衔接的要点及内容。但这些研究结论还需实践检验,而课程体系的比较分析有一定的局限性,更有待进一步完善,以便能制定出较为成熟的电子类专业中高职衔接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国发 [2014]19号

[2]王 佳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高职院校的远景发展战略[J] 现代职业教育 2015第10期

[3]甄力维 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 价值工程 2018年第12期

[4]李志刚 基于人才培养规格的“中高本贯通”课程体系界定路径[J].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一期

基金项目:安徽大别山职业教育集团教科研项目(2016Jkyxm13)

安徽省高校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项目 (gxyq2018198)

作者简介:

刘明明,女,六安职业技术学院,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课程衔接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老年大学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研究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课程衔接的研究
中高职衔接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中高职综合英语课程衔接相关问题探究
专本协同育人课程衔接探讨
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研究
中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衔接现状及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