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教融合视角下大学生职业素养提升对策研究

2018-10-21 20:45邓敏王华
当代旅游(下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酒店管理专业提升对策职业素养

邓敏 王华

摘要:大学生职业素养是大学生择业、就业及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大学生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才能适应未来职业的发展。与行业需求对接的职业技能大赛成为检验大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舞台。文章首先从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构建了大学生职业素养的评价指标,通过调查分析参赛选手的职业素养现状,提出了存在问题及原因,从学校、老师、学生、家长、社会等多方面出发,从主动学习,端正态度,多方践行,重视实践四个方面提出提升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对策。

关键词:酒店管理专业;职业素养;提升对策

读书、深造、毕业、就业是每个大学生的人生之路。而在大学期间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是大学生顺利从“校园人”转变为“职业人”的重要因素,也是大学生毕业融入社会,拥有理想职业和幸福精彩人生,实现个人价值和理想的基本功课。

一、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内涵

(一)职业素养的要求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1]职业素养的养成是一个从教育到实践再到养成的过程,是决定从业者职业活动能力、工作状况及工作质量的基本因素。[2]它不是先天即有的,是后天的学习、训练而习得的。

(二)赛教融合的作用

职业技能大赛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结合各个单位生产和经营工作实际开展的以突出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重点的,有组织的群众性竞赛活动。[3]职业技能大赛题目设置是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以任务为导向设计题目,注重引导学校在以后的教学中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完成实际任务。更加贴近企业生产实际。“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训”成为了很多参赛高校的初衷。在技能大赛活动中,行业、企业、学校、协会共同参与,用企业标准引领技能大赛标准,实现教学与职业岗位需求的对接。大学生职业技能赛事的举办,能为同学提供和营造了一个交流、锻炼、提升的平台,不仅仅在理论知识有一定的要求,在职业素养方面、人际交往能力、随机应变能力等方面都提出较高的要求。通过大赛发现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深化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更具有现实意义。

二、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职业素养的现状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国内高校扩招,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在就业当中凸显重要作用。国内对于职业素养的研究关注于三方面,一方面是强调了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必要性的研究,第二方面是关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模式和对策;第三方面是职业素养相关课程体系及考核机制改革等。国外相关内容的研究侧重于将相关职业素养的培养融入到职业力培养模式当中,有明确体现企业与高职学校密切配合、实践与理论同时并举的二元结合德国的“双元制”[4]也有强调学生经过高职教育训练后实际具有的操作能力英国和澳大利亚的“CBET模式”[5]、还有以能力为基础,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以培养具有敬业精神和服务意识的人才为目标的加拿大和美国的“CBE模式”。[6]综上所述,学界对于大学生职业素养的组成以相关专业大学生职业素养论述的研究相对不多,为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职业素养的研究提供了研究空间。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

为了了解参赛选手对职业素养的认知,我校师生利用作为参赛院校的便利,选择在2017年的“巽震杯”第九届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饭店服务)大赛中,在参赛选手中发放了网络问卷,时间持续1个月,总共收集了120份问卷,有效问卷120份。问卷回答效果较满意。

问卷主要包括2大部分,一部分为参赛选手的基本信息,一部分为职业素养四大组成部分,共计有13个指标。以此了解参赛学生对职业素养的认知。问卷采用5级李克特量表,按1-5分进行评价,影响越大,评分越高。

(三)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在调查对象基本情况了解中,我们重点了解参赛选手的性别、年龄、生源、年级以及高考第一志愿。其中男女比例分别为36.67%和63.33%,女性选手高于男性选手的比例。参赛选手年龄分布主要是在22岁以下居多,占到71.66%,生源分别是城市占20%,县城占17.5%,农村占62.5%,选手中大三大四年级的学生较多,分别占到46.67%和34.17%。而在高考录入志愿上,选择酒店管理专业为第一志愿的大学生占46.67%调剂来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占到35.83%。

(四)调查结果

根据学生职业素养调查问卷的认知数据显示,职业道德、职业思想、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技能四大组成部分每一部分平均分都居于3.5分以上,所占百分比也以高分段居多,参赛选手的职业素养处于中上水平。其中职业道德平均分得分最好,达到3.855,可见参赛的学生非常认同酒店职业道德,能够坚守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等道德规范。相对得分较低的是职业思想,得到3.676分。各选项得分中最低的就是在酒店业的喜好度,得到最低分3.55分。(具体分值详见表1)

三、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中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职业道德方面

职业道德选项包含了职业道德知识、职業道德意识这两个方面,得分最高。职业道德是从事一份职业的基本,亦是每个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行为标准和要求,更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和义务。职业大赛一定程度上模拟了真实的职场工作环境。参加比赛的选手有80.84%的同学是大三以上的同学,在大学的学习生涯中,已经经历过多次实习,从最初的认知实习,道定岗的生产实习锻炼中,她们已经被酒店氛围所熏陶,被酒店行业所感染,潜意思中已经接受了酒店从人员所应担负的职业道德。

(二)职业思想方面

职业思想的提升依赖于自身对于职业的认识变化,尤其是职业的喜好和从业的意愿得分较低,分别是3.55分和3.59分。究其原因,大部分的参赛选手经历过多次实习,见证感受过了酒店真实的工作状态,对于酒店工作三班倒,前台工作,需要安排夜班,很多同学,尤其是女同学表示身体上吃不消,如果有更好的选择会跳出酒店行业就业。同时有80%的同学是来自农村和县城,在很多不太开明的县城和农村,受眼界、认识的局限,往往会带着有色的眼镜看待酒店行业及从业者,认为家中培养大学生不容易,毕业还要去做服务员(基层岗位),不是正经工作,故从家庭原因不支持不同意不让孩子从事酒店业。对同学的就业意愿影响很大。

(三)职业行为习惯方面

职业技能大赛通过比赛现场真实还原职场的环境,以任务为导向为参赛选手设置了比赛题目和场景,力求多角度和多方位考察参赛者的职业认知情况。经历过实习的大三、大四同学,凭借优良的专业知识和学习能力,对于酒店的各岗位部门的工作要求、对酒店部门及岗位和对酒店服务工作的认可度相对来说是比价高的,整个模块的平均分为3.813,侧面反映了同学能够虚心接受工作岗位,具备了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四)职业技能方面

酒店英语服务能力、酒店投诉处理能力以及实践创新能力这三个方面的能力往往需要长期积累学习和实践,酒店投诉处理能力以及实践创新能力也跟学生自身性格和思维方式密切相关。作为参赛选手,对于比赛成绩还是比较在乎,对自己的职业技能的认可程度相对忐忑,整体得分3.776分。但是同学们对于自身团队协作能力、酒店服务操作能力、团队沟通、写作能力都给予了高期望值,得分超过3.9分;而当中的酒店英语服务能力、酒店投诉处理能力得分在3.6分左右,呈现递减趋势。选手也普遍反映,为了迎接比赛,在校期间几班加点的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进行了强化训练,整体来说同学对自身技能还是很有自信的,一定程度上认同了职业技能大赛对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职业技能的提升的积极影响。

四、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职业素养提升路径

(一)主动学习,打下扎实职业道德基础

职业道德是大学生毕业就业工作的立身之本,是从事职业活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它属于自律范畴,需要从业人员自我规范、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得以实现。我们的大学生在校期间,应养成习得主动学习的习惯,自觉自愿的学习和接受所从事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提高学习与工作能力、保证学习质量,才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符合职业规范。

(二)端正态度,形成正确的职业思想

为了形成良好的职业思想,需要在学生、家长、学校、社会多方面形成一个合力来解决这个问题。态度是形成非一朝一夕实现,所以无论是学生对酒店行业的喜好和从业意愿,要想从根本上进行扭转,多方发力才能实现。学校要做好引导教育,老师要做好示范教育,酒店要做好职业教育,社会要做好环境教育,家庭要做好扶持教育,多方形成合力才能帮助学生形成艰苦朴素、吃苦耐劳,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引导学生接受酒店、热爱酒店,热爱服务行业,形成正确的职业思想。

(三)多方践行,习得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对酒店行业职业习惯的认可,不仅仅是要有“酒店人”的意识,对酒店前厅、客房、餐饮等岗位和服务工作的认可,同时也是对相关行业相关岗位工作中“服务”的认可。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它的养成需要大学生主动学习和长期有意识的践行修炼,贵从身边小事做起、贵在坚持、贵在“见微知著”。因此,学校从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进校初始就应该灌输“服务”意识。从学校做起,为师生服务,为师生建立通常的沟通渠道,信息传播渠道,传播学校的服务意识。从老师做起,不仅是上好课,带好实习,更重要的是有一颗为学生服务的心,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心和用心;从学生做起,学生不仅是关注课堂学习,更重要的是在课堂之外,通过学校、老师开设的各项活动,感受校方及老师为学生的服务,感受到老师们的榜样的职业行为习惯,在教与学中认可训练和习得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四)重视实践,综合全面提升职业技能

中国俗语说得好,实践出真知。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能够检验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找到成长、成才的动力,才能促进自己进步。在大学生的求学生涯中,大到国家行业协会主办的职业技能大赛、以及各类行业机构举办的能力赛事,还有学校各社团、各院系举办的各类社团、实习、实践活动都是对大学生职业技能的检验。在各项赛事和实践活动中,学生在与优秀同学交往中,能吸收、学到更多的知识及人际交往艺术,才能更好的掌握与人交往的原则,学会开展自我印象管理。才能更加贴切的了解学校、行业、社会对专业技能的需要,才能更有动力和激情的学习和提升自己的各项职业技能。

(作者单位:桂林理工大学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

作者简介:邓敏,1979年生,女,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酒店管理、社区旅游。

王华,1967年生,女,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酒店管理、旅游管理。

基金:本文系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供需错位视角下提升酒店管理本科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的研究与实践》(编号:2015JGB255);桂林理工大学《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思政示范课部分成果。

参考文献

[1]吴新强,李岚主编.大学生成长成才指导[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4.

[2]刘兰明,王立群主编.职业基本素养漫画教程[M].2015:8.

[3]于万成编著.职教心路[M].2016:125.

[4]苗晓丹.创新背景下的德国职业教育体系及质量研究[M].2017:16-17.

[5]卢红学著.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论[M].2007:271-272.

[6]狄保荣,王晨光,杨秀冬等著.国际化背景下旅游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研究[M].2011:43-44.

猜你喜欢
酒店管理专业提升对策职业素养
大学生学习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研究
体育舞蹈教师再教育对策研究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提升对策研究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技工院校校级领导职业素养的建设及质量评价研究
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内容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