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县“丹治二期”工程水土保持项目成效与经验

2018-10-21 22:41余新忠
科技信息·下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防治水利工程效果

摘要:洋县“丹治二期”工程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经过几年连续不断的艰苦努力,目前上级批准的各项水保防治措施已全面完成,水保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显著,达到了预期的防治任务目标,项目区各条小流域已顺利通过省、市水保业务主管部门的验收,并完成了2012至2015年度各项工程决算的审计工作。

关键词:水利工程;防治;效果

1引言

省市发改、水利部门下达“丹治二期”工程建设任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2.35km2,其中綜合治理面积79.99km2,生态修复面积102.36km2;下达计划总投资为7342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5873万元,省市县配套及群众自筹资金1469万元。

2工程建设情况

洋县“丹治二期”工程涉及27个乡镇,108个村,25002户,人口91022人,其中农业人口84575人,农业劳动力42876个,农村人口密度为249人/km2。经过多年连续治理,项目区社经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农业人均耕地由治理前的2.06亩/人减少到治理后的1.25亩/人,减少39.32%;人均基本农田由治理前的0.96亩/人增加到治理后的1.05亩/人,增长14.58%;人均经济林由治理前的0.29亩/人增加到治理后的0.89亩/人,增长206.9%;土地总面积365.26km2,无明显流失182.91km2,占总面积的50.08%,水土流失面积182.35km2,占总面积49.92%,其中:轻度21.44km2,占流失面积的11.76%;中度86.74km2,占流失面积的47.57%;强度53.43km2,占流失面积的29.41%;极强度15.76km2,占流失面积的8.64%;剧烈4.78km2,占流失面积的2.62%;经过几年的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得到全面合理有效的治理,治理程度达到100%。

3项目成果及效益

3.1治理成果

2012至2015年度共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2.35km2,其中:综合治理面积79.99km2,包括坡改粮梯537.19hm2,坡改果梯41.79hm2,坡耕地造生态林1798.3hm2,坡耕地造经济林3179.3hm2,荒山造生态林1877.5hm2,等高植物篱防护565.38hm2,植物护埂141.18km,建蓄水池78口、沉沙池91口、沟渠35.38km、田间道路39.97km、谷坊21座、拦沙坝1座,整治河堤0.9km、新建河堤3km,整治塘堰13口;生态修复面积102.36km2。

3.2治理效益

3.2.1经济效益

洋县“丹治二期”工程各项防治措施实施后,粮食总产由治理前的4014.52万kg增加到治理后的5035.84万kg,增长25.44%;平均亩产由治理前的255kg增加到治理后的467kg,增长83.14%;农业人均产粮由治理前的500.47kg增加到治理后的545.48kg,增长8.99%;基本农田面积由治理前的87537.8亩增加到治理后的95553.8亩,增长9.2%;粮食平均亩产由治理前的388.37kg增加到治理后的498.1kg,增长31.1%;农村经济总收入由治理前的54020万元增加到治理后的71621万元,增长32.58%;农村人均纯收入由治理前的6022元增加到治理后的7971元,增长32.36元;农业产值由治理前的30571万元增加到治理后的36772万元,增长20.28%;林业产值由治理前的6308万元增加到治理后的9832万元,增长55.87%;牧业产值由治理前的6939万元增加到治理后的7583万元,增长9.28%;工副业产值由治理前的2937万元增加到治理后的3976万元,增长35.38%;其他产值由治理前的13558万元增加到治理后的23814万元,增长75.65%。

3.2.2生态效益

洋县“丹治二期”工程竣工后,项目区建成了较为完整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治体系,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植被得到恢复和改良,林草覆盖率从50.5%提高到70.53%,自然环境面貌得到极大的改善,随着水保各项防治措施效益的发挥,可有效地调节地表径流,使项目区河流的水流量和山泉增加,提高了项目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项目区各防治措施年拦蓄径流量由治理前的126.39万m3,增加到治理后的435.06万m3,年拦蓄能力较治理前增加244.22%,涵养水源能力增加308.67万m3;年减蚀量由治理前的35.17万t,增加到治理后的108.8万t,年减蚀量增加73.63万m3;土壤侵蚀模数由治理前的3193t/km2.a,下降到667 t/km2.a。

3.2.3社会效益

通过对项目区各小流域土地利用结构进行调整,使土地利用更趋于合理,土地产出率得到提高,进而提高了环境容量,缓解了人地矛盾。通过对坡耕地水、田、林、路、渠的治理,大大改善了项目区农业基础条件,同时积极引导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使农村产业结构向多元化发展,增加了农民经济来源;促进了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4主要经验和做法

4.1强化组织领导

洋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丹治二期”项目建设工作,把“丹治二期”工程建设作为全县重点建设项目来抓,把“丹治二期”工程建设工作列入相关部门及项目所在镇党委、镇政府领导班子任期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通过签订目标责任书,将建设责任落到实处。县委、县政府成立了丹治工程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工程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定期组织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深入工地检查工程进度,抓质量、解难题。县水保站作为项目法人,负责工程的施工指导、质量把关等工作,县发改、财政等部门积极为“丹治二期”工程建设做好服务工作,项目所在镇党委、镇政府负责工程建设用地预留、作物倒茬、施工环境协调工作,形成了全县上下齐抓共管、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了项目的协调工作,为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创造了良好条件。

4.2规范项目管理,健全建管机制

在项目建设中,严格按照“丹治”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的要求,全面推行了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公示制、资金报账制等相关制度,规范项目管理,健全建管机制。一是组建了项目法人,明确县水保站为项目法人,由县水保站具体负责“丹治二期”工程的建设管理工作,落实了项目责任主体负责制。二是根据市发改委审批的招标实施方案,采取公开招标的施工组织形式,签订施工合同,明确建管职责,按合同进行管理。所有工程全部实行监理制,对隐蔽工程及比较重要或技术难度较大的工程进行了旁站监理。在施工过程中,县水保站技术人员、监理人员始终跟班作业,做到严把“三关”。

4.3贯彻省上水土保持示范园区建设会议精神,开展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建设

为了创建省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采取以大横岭小流域“丹治二期”工程项目建设为依托,结合农业有机园区发展优势,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设计了洋县牛头坡水保科技示范园区实施方案,实施分两步走,按照一年打基础,二年配套完整的建设计划,开展了符合当地实际的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建设。

洋县“丹治二期”工程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项目管理比较规范,成绩显著,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带头作用,但是还有不足之处,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进行改进和转型,逐步将水保科技示范园建设成为“水保生态、清洁、休闲观光、科技教育、产业示范”为一体的示范园区,充分发挥示范园区的辐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全县水保生态环境建设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辛海洋.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水土保持策略[J]. 中国农业信息. 2017(21)

[2]常君洁,岳俊丽,赵娟,王菊霞.水利工程中有关水土保持施工的探讨[J].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5(05)

作者简介:

余新忠,男(1968-09),大专,工程师,主要从亊水土保持工作。

猜你喜欢
防治水利工程效果
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创新方式研究
云 南 立法保障水利工程规范化管理
试论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原则
灵动耳环
浅谈如何加强水利工程管理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伪装效果
各种运动项目的锻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