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与美德并存

2018-10-21 09:38胡海霞李苹丽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雅号古时候古人

胡海霞 李苹丽

一、观教材之地位

《古人的名、字、号》是华科大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本单元内容是以“文化常识”为题来组合课文的,展现中华特有的历史文化,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眼界。

二、析学生之学情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常常接触到古人的名、字、号,并作为文学常识记下来,至于古人为何除了有名以外,还有字和号,它们之间有何联系或特别的意义,学生对此不甚了解,课后真正钻研的很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三、明教学之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名、字、号的由来,掌握名、字、号之间有何联系或特别的意义,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从整体着手,通过品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研读课文,完成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立教学之重难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名、字、号之间有何联系或特别的意义。

五、说教学之流程

根据《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纲要》的要求,为达到教学三维目标,我结合学生实际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

(一)有奖竞答,引入课题

同學们,老师这里有一组题,有奖竞答,看谁答得又快又准。(PPT展示题目)

(教师导入)同学们对这些名家的名、字、号已熟记于心,但没有作深入的了解。其实古代多数人既有“名”又有“字”,还有些人名、字之外还有“号”,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人的名、字、号》(展示PPT)

(设计理念:“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此环节的设计,在于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将学生思绪引入学习本文的情境中来。)

(二)阅读感知,符号标记

学生阅读课文,感知文章大意,思考问题。(展示PPT)

1.什么是“名”?

2.“名”是如何由来的?

3.古人取“字”有何意义?

4.古人字与名的有何关系?

5.古人在称呼“名”、“字”时有何讲究?

6.“号”与“名”“字”有何不同?

7.“号”可以分为哪几种?

(此环节的设计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帮助学生们读通课文,从而体会名、字、号的基本含义。)

(三)合作交流,展示成果

学生分5个小组合作交流,并由小组派代表展示探究成果(在此同时展示上面PPT答案)

1.名,是一个人的代号,它跟姓组合在一起,用来代表一个人,称呼一个人。

2.古时候,夜晚天黑看不清人,因此取名称其人。

3.古时候,按照礼制,男子结发加冠,女子结发加笄。与此同时,男女皆取字。

4.一是字名相通,同意反复。二是连义推想,互为辅助。三是反义相对,相反相成。四是相顺相延,补充解释。

5.古时候,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可以直呼其名。而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以及同辈之间,为了表示尊敬,不能直呼其名,应称字。另外,古人自称都是称名,而不称字。

6.名、字都是由尊长代取的,而号则不同,既有自己取的,也有别人赠予的。

7.自己取的号,叫作自号:别人赠予的号,一般叫作尊号、雅号。

(四)研读课文,体味精妙

预设的几个教学生成点:

教学生成点:

说一说历史名人的名、字、号,学生结合自己熟悉的历史人物或典故来谈(展示课件)。(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引导,让学生回顾、梳理平常积累的知识,大胆发言。)

1.字与名的关系

2.(辨别)下列名人的在“字”分别属于上面的哪一种形式?

(1)张衡,名衡,字平子

(2)李渔,名渔,字笠翁

(3)刘过,名过,字改之

(4)赵云,名云,字子龙

3.“号”的种类

叫作尊号、雅号

4.请同学们列举几个自己取号的和别人赠予的尊号、雅号的名人。

(1)蒲松林,世称“聊斋先生”。

(2)白居易,晚号“香山居士”。

(3)杜甫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

(4)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五)拓展迁移,学以致用

预设的几个教学生成点:

教学生成点

以学生为例,尝试着分析自己的姓名有什么寓意,结合所学知识,给自己取字和号,并向大家作讲解。(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引导,让学生巩固所学,体会到称谓文化的实际作用,并引导对自身品行的一种高的要求。)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内容,有说的不好的地方,希望大家不吝赐教。

猜你喜欢
雅号古时候古人
眼力考验之找不同
老班的“雅号”
“雅号”趣谈
古人时尚文化秀
古人时尚文化秀
古人时尚文化秀
古人的过年诗
工薪族川柳的雅号及其与柳句的关系
夫妻打赌
在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