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疫病的发生特点及防疫对策

2018-10-21 09:54申芳丽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18年4期
关键词:发生特点

申芳丽

摘 要 随着现代牧业的发展 ,规模化、集约化的优势已充分显现出来,但是能否控制猪传染病的发生又成了规模养猪场成功与否的关键。根据自己工作实践,对当前猪疫病发生的特点提出对其的防疫对策。

关键词 猪疫病;发生特点;防疫对策

1 发病特点

由于基层疫病防控队伍不稳定,基础设施和手段落后,加之养猪户盲目随意外出引猪,忽视防疫检疫等原因,与集约化饲养方式固有的特点,猪病在发病和流行上有了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新病不断增加

许多猪场除原有的猪瘟、猪喘气、猪大肠杆菌、猪伪狂犬、猪链球菌、猪乙脑、猪丹毒等猪疫病外,新病逐年增加,如近几年增加的猪细小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痢疾、猪衣原体、猪传染性胸膜炎、猪繁殖和呼吸综合症、猪圆环病毒病、猪付红细胞体病、猪增生性肠炎等疫病。这样使猪病防不胜防,严重影响生产。

1.2 猪呼吸道疾病突出

在猪的各个日龄阶段都存在呼吸道疾病,发病率达30%-80%之高,死亡率在5%-30%之间。该病的发生除病原性因素外,猪群饲养密度过大、不同日龄混养、圈舍潮湿、通风不良、空气中有害气体浓度高、消毒不到位、粪便清除不及时、温度变化大、饲料单一、猪只营养不良及其它降低猪体抵抗力的因素都是猪呼吸道疾病爆发的诱因。

1.3 免疫抑制性疫病危害严重

在生产实践中,引起生猪免疫抑制因素很多,但目前许多猪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或圆环病毒感染是主要原因。这两种疫病病原主要侵害猪的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造成免疫抑制,从而导致免疫失败,疫病易感性增强。一般两种病双重感染较多,除繁殖障碍、呼吸道疾病外,造成继发感染其它病原感染也十分严重,难以做出确切的诊断和防制。

1.4 混合感染多

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的多重感染或混合感染已成了普遍现象。目前猪场常见的有繁殖和呼吸综合症病毒与圆环病毒、繁殖和呼吸综合症病毒与伪狂犬病毒、伪狂犬病毒与圆环病毒、猪瘟病毒与伪狂犬病毒、猪瘟病毒与繁殖和呼吸综合症病毒、猪瘟病毒与圆环病毒、繁殖和呼吸综合症病毒与伪狂犬及圆环病毒、肺炎支原体与猪传染性接触性肺炎放线杆菌和多杀性巴氏杆菌等双重或多重感染,往往还继发许多细菌病,猪群发病后症状复杂,病情严重,现场诊断难,防治效果差。

1.5 猪繁殖障碍性传染病仍是主要疫病

当前猪场以猪繁殖和呼吸综合症病、圆环病毒病、付红细胞体病、细小病毒病造成繁殖障碍较多。也有猪瘟病毒、伪狂犬病毒、乙脑病毒、流感病毒、布鲁氏菌、衣原体、钩端螺旋体、弓形虫等引起初产母猪发生流产、死胎、产弱仔现象。特别是几种病原多重或混合感染时,可以引起 70%母猪发生不正常生产。

2 猪疫病的防疫对策

针对目前规模养猪场疫病种类多,多重感染和继发感染比较普便,呼吸道和繁殖障碍性疾病严重,免疫抑制性疫病和猪瘟隐患仍然存在等情况,提出以下防疫对策。

2.1 確定猪场疫病种类和发生规律

在疫病复杂的情况下,认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根据疫病流行特点、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查,综合进行判定,确定猪场疫病种类和发生规律,提出防控方案。

2.2 加强猪疫病宣传力度,做好预防和隔离工作

加强养殖户的疫情防治宣传教育是日常工作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在加强猪疫病宣传力度的工作中,首先需要对养殖户进行系统化的培训,向养殖户发放相关的养殖技术资料,并认真解答养殖户提出的问题。同时,畜牧兽医站需要定期组织相关的专业人员到养殖户实地进行现场养殖和操作指导,并做好回访和电话随访工作,强化养殖户的养殖基础知识和猪疫病相关知识。有研究显示,导致猪疫病发病的病菌主要包括圆形病毒、猪瘟病毒等。因此,做好猪疫病防治的关键在于切断病菌来源,提高生猪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针对经常发生口蹄疫或猪瘟的生猪群而言,养殖户需要及时接种免疫疫苗,严格按照相关部门的规定执行二次接种,保障防疫工作顺利展开。此外,可在生猪饲料中增加抗病毒及抗病菌类药物,如:黄芪多糖、板蓝根等。但需要严格控制用药时间及用药剂量,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

2.3 维持良好的养殖环境,加大猪舍清理力度

针对大多数生猪为栏舍养殖的情况,加强养殖环境管理是降低猪疫病发生率的关键。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可针对实际情况改善栏舍养殖的硬件条件,并定期对养殖环境进行清洁和整理,为生猪提供良好的生长和饲养环境,从而有效预防疫情的产生和进一步发展。同时,养殖人员需保持猪舍内环境和空气流通,定期通风,降低猪疫病发生率。此外,养殖人员需要掌握关于猪疫病的相关知识,并定期参加关于生猪养殖的培训会,增强自身对病猪和猪疫病疫情的辨别力。对于养殖中可能存在的疑似病猪,需要对其动作、皮肤、毛色变化进行细致观察,确定病猪所患的疾病类型。若发现病猪所患疾病为传染类疾病,则立即将其隔离并给予相关治疗,避免疫情进一步发展。

2.4 及时处理病猪,及时上报疫情

多数情况下,猪疫病疫情的扩散和发展与病猪、死猪处理不当有直接关系,尤其是针对一些患病的死猪,是猪疫病传播的主要传染源。针对一些养殖户肆意丢弃死猪的情况,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养殖户的教育和管理,并指导其科学处理、有效处理,避免对他人身体健康造成威胁。首先需要将病猪隔离,并给予针对性治疗,若疫情严重则直接将其无害化处理,避免疫情进一步扩散。针对死猪的处理,需要将其深埋、火烧,切断感染源。同时,在发生疫情后,养殖户需要立即向动物疫情反映部门及畜牧兽医工作部门反映实际疫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切实做好猪疫病的防治工作。

参考文献:

[1]猪疫病综合防治措施探究[J].黄家良.当代畜禽养殖业.2014(01)

[2]猪疫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探究[J].谢洪伟.农民致富之友. 2015(24)

[3]猪常见疫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J].袁红晴.当代畜牧. 2016(09)

猜你喜欢
发生特点
沿海中部水稻重大病虫害发生特点与绿色统防技术集成
直播水稻田恶性杂草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方法
深两优865水稻高产栽培中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控对策
近年来设施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
2016年阜阳市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及重发原因分析
建湖县白背飞虱发生情况及防治对策
苹果炭疽叶枯病在芮城县的发生特点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