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与“创造思维”

2018-10-21 01:37白春梅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机器人美术学科

白春梅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更是祖国的未来。

作为一名培养祖国下一代的教师,必须弄清一些问题。

第一,未来的发展,更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是知识储备型人才还是知识创新型人才?从1997年到2016年,举世瞩目的棋类人机大战,人类棋王无一例外地输给了计算机,这说明什么?比知识储备,我们人类是远远比不过计算机的,我们需要的是更具创造力的大脑。

第二,基础教育阶段到底什么最重要?面对孩子漫漫人生的起跑阶段,我们的工作重点在哪里呢?是对学科知识的掌握和熟练程度?还是对学习的热情和求知欲?小学以至一生的发展,“兴趣”才是最重要的。有了它才会有之后的一切,任何困难也都会在兴趣面前,变得迎刃而解。 小心地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巧妙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策略地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机智地避开破坏学习兴趣的元素,这才是我们小学教师最最重要的头等大事。

“兴趣”与“创造思维”是两个方面,但又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始终贯穿在教育的各个环节中。

有了方向,具体怎么操作呢?回到美术教学上,回到最最原始的问题上:

思考一:教什么?

一、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民族技艺

孩子们都是有民族自豪感的,对民族技艺的热情也是早已深入骨髓。我们教师必须要有文化传承的使命感,从小培养孩子对民族技艺的兴趣,有了兴趣才会有进一步地传承和更进一步地发展。

二、注重学科整合,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提倡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品德与社会、科学等学科内容,进行学科创作与展示,并发表创作意图……”安排学科整合的内容,实现知识构架的立体化,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依据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安排个性化的美术活动

表现自己喜爱的事物,毋庸置疑,当然会兴趣盎然。

四、结合实际情况,鼓励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描绘生活

《快乐的“十一”》、《有趣的运动会》、《给自己的日记配上插图》……

五、给孩子们一些本身就充满想象力的题目

《机器人》、《云中漫步》、《我的梦》、《我的宠物小精灵》、《怪兽》、《疯狂的帽子》《神奇的树》……

这些都是我很乐于让孩子表现的题目,因为生活中没有具体的样子,就更有利于孩子们发挥想象。也许最后的作品不理想甚至都没有成型,但孩子们积极参与、乐于描绘、敢于创作的过程就是最大的收获。这一切都让我觉得当他们的老师真是一件幸福的事儿!

思考二:如何教?

心理学研究也证明:“最大最持久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学科内容的内在兴趣”,只有这种“内在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这一点上,作为美术教师是幸运的,孩子似乎对美术有天然的兴趣,我们不用太努力,但一定要注意方法,好好地激发、培养、保护这种天然的兴趣就好了。

一、要做到:于“无为”中见“有为”

给孩子提供一盒笔,一张纸,他们就能在二维空间里创造出精彩绝伦、惊艳无限的缤纷世界!孩子们乐此不疲,只因为那是他们最贴心的一种表达。表达无所谓好与坏,老师的任务就是在孩子想表达却无从下笔的时候提供必要的引导和帮助,使表达可以继续下去并尽可能完整。过多的参与反而无益。

二、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我们美术学科还有一个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功能: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美术课堂上,经常会遇到孩子不知道画什么,不知道怎么画,不敢动笔,或者只会照样画,不会自己发挥的情况。这就是创新思維严重缺乏,自信心严重不足的表现。

我也认真地总结了一些可以培养创新思维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改变:a.变数(做加法、做减法)b.变形c.变色d.重组(变位)

(二)创造:a.无中生有b.逆向思维c.打破常规

在美术课堂上,尽量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敢于标新立异,开拓创新。在学生的实际绘画练习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三年级《机器人》一课,孩子们会画、敢画,可是画出来的机器人都是千篇一律的人形机器人。我就给他具体方向,让孩子们思路打开。我们可以吧机器人和人进行比较:

在数量、外形、位置、功能方面进行改变。

数量:多眼、多头、(加法),一眼、单足(减法)

外形:异形眼、异形头、带形臂、弹簧足……

位置:头在中间、手在上……

功能:手与剪刀结合体……

让学生边画边添加,边做边想像,运用改变色调,重组画面等手段进行开拓创新。这节课孩子们除了收获了一张有创意的机器人设计稿之外,更收获了大胆的想象、快乐的表达和满满的自信。

(三)对现有作品进行二次创作

每一个属于我们的40分钟都要充分利用起来。老师的一个启发或是一个题目,就是对孩子的一次想象力开发。我们要尽可能地给孩子创造条件、开启大脑,进行一次次的头脑想象力风暴!

思考三:如何评价?

这也是我们必须要重视的环节,也是最容易错误引导甚至是残忍扼杀孩子创造积极性的环节。最好的评价就是倾听,要热情地听孩子讲述自己的作品,不恰当的语言评价有反不如无。

比如手工教学:孩子离开平面,开始三维空间的立体造型,常常会发生眼高手低的情况,有时还不自知,其实真的无所谓。

不要过于强调孩子们画得像不像,工不工整。当小孩子个个都画得很像,很工整的时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当老师强调像时,孩子们就会更关注技术,他们原本天马行空的创造力就会被封杀,千万不要做罪人。

这样的过程,我们一直都在进行,孩子就会从不自信、不知道画什么、不敢做决定、不敢动笔,到最后信心满满,甚至乐此不疲。这样的正能量是会传染的,如果能在我们的美术课堂上一直用这种满满的自信温暖着孩子们小小的心灵,不是我们做教师的一项功德无量的事情吗?

“教育是大事,而教育的过程往往都是小事。”

引导孩子们饶有兴趣地尽情表达,发现他们的自信、执着、坚持、创新精神,表扬它们、强化它们,这就是我们送给孩子的最好的教育!

猜你喜欢
机器人美术学科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美术篇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超学科”来啦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
机器人来啦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