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数字文创发展思考

2018-10-21 10:50谭珊珊
科学与信息化 2018年30期
关键词:展览博物馆

摘 要 在国家出台了《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后,标志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同时为博物馆行业的文创发展奠定了政策依据。通过结合自身公益属性特点和拥有的“IP”,融入文化创意内容和装备,以博物馆展览和服务的延伸形式[2]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观众服务需求,挖掘文物素材讲好文物故事推动“文物活起来”。

关键词 博物馆;展览;数字文创

在文创产业中,除传统经营性的面向观众直接销售的产品以外,其中数字文创作为数字化的形式依托互联网通过开发相关的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互动影视等数字体验的内容和装备,为博物馆的展览、观众服务和当下的智慧博物馆应用构建了线上、线下互动空间,创新服务内容和形式促使源远流长中华文化传播和传承。

笔者将通过对博物馆数字文创和观众服务的需求关系出发,探讨数字文创和观众服务的结合。

1 山雨欲来风满楼,博物馆正加快数字文创发展步伐

在国家的《“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对数字文创的定义可归纳为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的创新数字文化创意技术和装备,例如沉浸式体验、智能互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全息成像、裸眼三维图形显示(裸眼3D)、交互娱乐引擎开发、文化资源数字化处理、互动影视等内容。在国外发达国家的博物馆行业文创产业已经成熟发展,我国作为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古老文明发源地,祖国各地的博物馆均收藏见证华夏文明交融的不同时期、各具特色的文物,而且在文物保管、研究工作者的长期辛勤劳动下,积累了丰富的有形和无形文化资产。而这些资产正是文创工作者可给予挖掘的文創素材宝库。博物馆如何把握机会需要结合自身特点,探索出一条符合社会公众数字文创发展之路,将成为数字文创产业的主导者。

2 结合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特点如何开展数字文创开发、服务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新馆于2018年3月份以全新的面貌面向社会,如果说上海博物馆汇聚来之全国各地的中国古代艺术品,而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对于上海城市而言是上海市海派文化的地域名片,通过见证上海城市发展历史的历史遗存守护城市文明。结合当前博物馆行业现状,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将在博物馆数字文化产业的新业态、新模式成熟前,适应数字文化消费将成为扩大文化消费的趋势下实现传统文化产业向数字化转型升级,拟从以下几点开展相关工作。

2.1 夯实基础

数字文创产品的开发首先要求博物馆摸清家底,开展资源的数字化和数据库建设,夯实基础不能仅限于以往的文物数字化,还应该包括研究资源数字化、非物质遗产数字化等。有条件的话还应该通过信息技术和数据挖掘实现资源关联的多维空间构建,为文创的创作者提供全面的对象知识。

2.2 转变思想

博物馆作为公益服务机构,但从长期发展上模式上不应回避商业,在坚守社会责任前提下,正确理解文化创意产品的公共文化属性,不能一概而论要求博物馆所有的从业者保持长期的工作热情,合理的经营收益对于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现阶段只要更好地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弘扬地方文明均可开展适当规模的试点,万事有“破”才有“立”。

2.3 以服务社会作为基本切入点

现阶段博物馆的观众接待除故宫、上博等大馆观众络绎不绝,甚至人满为患外,大部分的博物馆公众服务工作基础还是首先是吸引观众到馆参观,所以在数字文创开发上首先要结合不同的传播平台受众开发有针对性的数字文创内容,博物馆不仅限于是爱好文物的人参观的地方,更需要以亲民的姿态进入年轻人的生活中。

2.4 丰富产品类型满足不同阶段的观众服务要求

结合观众来馆前、参观中、回程后的不同阶段要求,挖掘馆藏资源素材开发不同的体验、互动数字文创内容和装备;其中观众参观展览过程中,将除实物展览外,要面向公众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开展相关的数字文创内容开发,不再以知识传播为唯一目的,将博物馆打造成文化休闲中心;并结合智慧博物馆的智能技术、移动互联网通过线上和线下的互动,实现科技和文化的融合。

2.5 文创产品的销售

数字文创开发是为观众在博物馆参观过程提供更多的服务产品,使观众在展览参观过程中和历史交流的同时,让观众爱上文物、爱上历史,爱上博物馆,在参观体验中潜移默化的为博物馆的品牌宣传、消费市场培育提供帮助,文物经营性衍生品融合到参观体验中。

总体来说,数字文创开发的核心是博物馆传统展览和服务的延伸,把每个展览打造成可收藏的“数字立体书”。以全新的服务模式,通过高品质的博物馆产品和博物馆服务,吸引访客、增强互动、通过博物馆带回家是维系观众和博物馆了距离,培育博物馆的“朋友圈”,适应行业发展的新业态,循序渐进推动地方博物馆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通过和企业、设计师合作发挥各自优势突破“博物馆资源只能为博物馆所用”局限。

3 数字文创开发、服务过程中的保护问题

博物馆的数字文创和文物数字化成果一样具有知识产权,作为原创需要注意申请和保护,引进的内容也一样需要从技术、管理上加强保护,在利用过程中要秉承版权控制对象的可用边界,哪些可以用,哪些不能用,可以用的要注意什么,结合自身特点制定资源利用规范的指导标准,也是为未来文创产业的融合奠定合作基础共同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4 畅想未来

数字创意经济已被定位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数字化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文化生产传播及消费方式,博物馆在数字文创实践之路上在国家文物主管部门的推进改革下,它的未来发展将使博物馆的“文化宝库”彻底打开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未来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呈现五个趋势,即信息化、虚拟化、体验化、跨界化、国际化[2]。未来的博物馆数字文创发展将是一个文化传播消费的载体和渠道。通过新的文创产品和服务,依托新的叙事模式,引导社会凝聚共识,提升文化竞争力和国家软实力。

参考文献

[1] 佚名.文创发展的下一个风口——数字创意产业[EB/OL]. http://collection.sina.com.cn/wjs/jj/2017-07-03/doc-ifyhrxsk1605698.shtml, 2017-07-03.

[2] 龚良.正确理解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EB/OL]. https://news.artron.net/20171031/n965621.html,2017-10-31.

作者简介

谭珊珊(1983-),女,河北省人;职称:中级,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博物馆数字化。

猜你喜欢
展览博物馆
博物馆
揭开古籍文献与历史图像神秘面纱
国家典籍博物馆展览所见文明交流互鉴
博物馆书画展览设计研究
关于低碳展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中国流动科技馆”项目展览发展研究
露天博物馆
影像·博物馆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