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盆地联西地区戴南组油藏地质模型研究

2018-10-21 10:54刘梦薇
当代人(下半月) 2018年3期

刘梦薇

摘要:针对当前苏北盆地联西地戴南组油藏分布规律不清,同时储存的非均质性严重的问題,结合戴南组油藏特征,提出一种油藏地质模型,进而对苏北盆地联西地区的油藏进行描述。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油藏地质模型与实际油藏大致相同,由此证明了本文构建模型的可行性。

关键词:苏北盆地;戴南组;油藏模型

对苏北盆地来讲,岩性油气藏在平面上具有分布广,类型多,进而使得苏北盆地成为具有丰富的油气藏。目前,在苏北盆地探明的油气藏来讲,就达到了2000万吨。对于苏北盆地联西地区戴南组油藏来讲,其存在非常典型的油藏断裂,同时断层的分布和组合规律不清楚,进而导致对整个地址的构造不清晰,同时啥题展布规律复杂,储层的物性查,最终导致在该区域出现逐步递减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够高效的开发这些岩性油气藏,是当前苏北盆地联西地区油气藏开发思考的重点。本文则结合苏北盆地联西地区戴南组的地质情况,通过构建油藏地质模型对戴南组油藏进行模拟。

一、苏北盆地联西地区戴南组油藏特征

(一)区域位置与构造单元

本文所研究的区域属于高邮凹陷深凹带北侧西部,汉留①号断层下降盘。具体区域位置见图1所示。

在该区域中,自下而上包含四个五个层系,包括泰州组、阜宁组、戴南组、三垛组、盐城组。在本文所研究的联西地区的地层,古近系、新近系的陆相沉积,在地质构造上,自下而上包括第四系东台组、新近系盐城组、古近系三垛组、戴南组等。同时在联西地区的戴南组中,油藏均为岩性复合油藏,并且原油的性质好。另外,在戴一段和戴二段的油藏地层原油饱和压力分别15.2 MPa和15.4MPa。属于比较典型的高饱和性的油藏。

同时选择戴南组单砂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地层对比,可以得到图2所示的地层骨架平面图。

通过对该地区多口油井的对比分析,识别出多个小的断层,同时从整体来讲,自联3-3井开始,泥层开始变厚,砂体变少。

二、油藏地质建模

(一)地质模型构建

根据上述的地质分析,本文以戴南组储层进行建模。该层深度在 2300—2650m 之间。建模区主要包含两个小断块组成,在断块的北边是由西南到东北方向的汉留①号大断层和联西①号断层相交封挡所成,南边为联西①号断层和联西②号断层相交所夹的一个小断块,构造高部位在研究区的西北部。

(二)沉积相模型

本文所研究的戴南组二段砂层,其发育主要为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在沉积微相的类型当中,包括水下分流河道、溢岸沉积、三角洲平原以及河道分流间湾。由此,通过沉积相模型构造,得到图4所示的沉积微相模型图。

通过沉积微相模型看出,在本文的研究区域,其物源为由北向南。

三、模型检验

为验证上述模型的可行性,采用两种方法进行检验,一是通过部分抽稀井进行检验,二是采用储量进行拟合的方式。在本文的模型检验中,则利用部分抽稀的井进行检验,结果显示符合率较高。联西地区本次研究复算储量与拟合储量对比,储量拟合误差 4.6%,拟合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反映所建立的地质模型与油藏实际情况符合率较高,可以作为数值模拟的模型,进行剩余油预测和开发(调整)方案的预测与优选。

四、结束语

为更好的对油藏进行预测评价,本文结合苏北盆地联西地区戴南组砂层为例,通过构建油藏模型对戴二段砂层油藏进行验证,得到模拟的结果与实际大致负荷,储量拟合误差在4.6%,说明本模型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孙东升. 苏北盆地联西地区戴南组油藏地质模型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

[2]袁自学,王靖云,李淑珣,任继红,周明庆. 特低渗透注水砂岩油藏采收率确定方法[J]. 石油勘探与开发,2014,41(03):341-348

[3]赵靖舟,白玉彬,曹青,耳闯. 鄂尔多斯盆地准连续型低渗透-致密砂岩大油田成藏模式[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2,33(06):811-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