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18-10-21 14:48李艳
当代人(下半月) 2018年3期
关键词:营造氛围学习兴趣

李艳

摘要:初中历史课的教学本应受到学生喜欢,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缺乏兴趣,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历史课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这与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有重要关系。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应该对历史教学方法加以优化,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思考的能力,进而对历史知识进行进一步分析,从而实现初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学习兴趣;注重实践;营造氛围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应该具备的一种综合能力,通过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我们应该逐渐的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合作学习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热爱历史,同时培养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本文针对现阶段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以及采用自主合作学习的目的及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进行探讨。

一、课前准备应该充分,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初中历史教师在作课前准备的时候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仔细的制作教学教案,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制定教学方法,在讲授知识点的时候要有针对性,在课中还可以组织学生探讨问题,教师在旁边引导学生讨论,这样学生可以在自主讨论的过程中自主学习历史知识。教师课前的准备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有一些知识点的学习学生需要根据当时的大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有的时候会由于教师的准备不充分,导致学生不能将教师讲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学习效率低下。例如在学习《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如果教师在课前只是简单的根据书本内容准备的教案,没有将当时“汉王朝周边的形式”这些内容也准备,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只会了解汉朝当时的一些对外作战,对汉武帝为何作战不太了解,这样简单的课前准备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二、在实践活动中锻炼,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通过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情景的创设、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就能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并开展有效的自主学习。为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师还要开展多样化的课内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增长才干,为学生创造活动条件和自主学习、锻炼的机会。教师要做好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将课内知识与课外实践相联系,尽量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例如,指导学生利用各种时间,开展找寻身边的历史活动,让学生搜集本地的历史遗迹、历史名人、名人故居、博物馆、纪念馆等,了解发生在本地的一些历史事实,通过多种渠道学习历史知识,拓宽知识范围,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三、融洽师生关系,促进自主学习

多年教学实践证明,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师生关系越融洽,学生就连带喜欢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他就能积极主动地探索与这门学科有关的知识,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初中的学生正处在青春叛逆期,尤其成绩中差的孩子和教师比较抵触,教师平时要多关注他们,让他们找回自信,自然就爱学这门学科。例如九年级某生性格张扬顽劣,常常搅得课堂上不了课,科任教师都特别头痛。教师通过观察发现他写得一笔好字,而且还很“讲义气”,于是教师课下找到他,诚恳地请他帮忙制作历史思维导图,老师告诉他中考复习材料要发放全年级,一定要请字写得好,导图做到精细的同学,相信他一定能给老师帮好这个忙。任务布置给他后,从此他在历史课堂上像变了一个人,认真听讲,认真做笔记。连在课间也在绘制思维导图。由此教师要用爱育人,把爱施与学生,这种情感能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激发其学习兴趣,从而推动其有效的自主学习。

四、营造自主学习氛围,形成自主学习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师可以构建相应的教学氛围,良好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开展学科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在教授历史课程时,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在教授中国近代史的课程时,可以选取一些适宜学生展开思考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讨论。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影响我国近代史发展的人物“慈禧太后”、“李鸿章”、“戊戌六君子”等进行评价,通过学生进行自主分析与讨论,可以使学生能够深切了解近代史对我国发展造成的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就近代史的发展提出自己的看法,可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近代史的相关知识。教师通过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可以调动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快速发展。

五、教授自主学习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为了使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教授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效果。教师在教授学生自主学习方法时,首先要培养学生了解历史事件的基本内容,由于历史学科中教授的历史事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一定距离,学生在学习时会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教授学生将复杂的历史事件简化,标注重点事件内容,使学生能够快速记忆历史教学内容。其次,教师可以教授学生建立历史事件发展网络,历史事件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时间与空间交叉的现象,教师可以教授学生根据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与空间建立相应的网络,使学生形成系统的历史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最后,教师要鼓励学生组建学习小组进行合作学习,通过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能够主动表达自身对历史学习的看法,从而进行自主学习,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初中历史学习过程中,學生应积极主动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应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老师应该帮助学生正确定位,指导学生正确进行自主学习及探究,提升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学习历史的综合素质水平。

参考文献:

[1]高通.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J]. 科教导刊(下旬),2017,(09)

[2]张志祥. 刍议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历史课堂教学高效性的策略[J]. 中国校外教育,2017,(22)

[3]关岩峰.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阅读能力的培养[J]. 亚太教育,2016,(14)

猜你喜欢
营造氛围学习兴趣
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搭建支架发展“说”“写”
分享之路,从小起步
学生习作难题之解决策略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开展科学绘本活动建构生动课堂探研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