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作文教学

2018-10-21 14:48莫贵平
当代人(下半月) 2018年3期
关键词:兴趣

莫贵平

摘要: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必须用真实的生活知识去挖掘描绘生活的真实,才能反映社会风貌,时代气息,才能提高写作能力。

关键词:兴趣;下水文;抓特征;真人真事;据实作文

如何吸引孩子们乐于写作文呢?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运用心理学的原理从调动内在心理动机入手,天真好奇、好新好问,好胜善仿,对新奇、具体的事物感兴趣,是激发儿童作文兴趣的有效方法。

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是激发人们某种活动的推动力。只要儿童们对作文产生了兴趣,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习作,写出来的文章也具有真情实感。

爱动、好奇是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利用小学生这个特点,有意识地带领他们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生活中看一看、听一听、摸一摸、闻一闻、做一做,从中获取丰富的感情材料,能激发他们的作文兴趣。如几年来,每学期我都安排一定课时,指导学生观察学校附近的景物,去领略大自然的千姿百态风光,边说边观,随手写下来,然后引导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同时欢乐的游戏活动,多彩的晚会表演,家乡变化,耳闻目睹,新人新事,绚丽多姿的书画展览,还有结合节日办墙报,手抄报,结合学习活动搞科技小制作,捏泥、扎草,做飞机等等,另外,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他们去观察,去访问,去实践。孩子们在这其乐无穷的课外天地里,那好玩爱动,好奇的天性得到了满足,他们总是蹦呀、唱呀,瞪大眼睛好奇的看,兴致勃勃地做。在兴奋的状态中,指导他们用自己的话说自己的心,用自己的手写自己的口。一篇篇富有童趣而不落俗套,且具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就这样从孩子们的笔锋下流露出来了。

孩子们初学作文抓不住特征。描写人物外貌喜欢面面俱到,从头一直写到脚,把大人小孩都写成差不多的模样。眼睛不是“圆圆的大眼睛”就是“炯炯有神的眼睛”,写人物语言,也往往是小孩说大人话。为了帮助学生抓住人物特征来写,如结合用电化教学把老、中、小人物的活动镜头、音响,搬进了课堂,让孩子们在喜闻乐见的环境中提出问题,分辨不同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的不同特征。

实践证明,抓住小学生好胜、善仿的心理,教师先行一步,写出“下水文”指导,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大有帮助的。小学语文第五册基础训练3看图说话写话《放学路上》,这是单幅图,画面很简单,只提供雨,两个少先队员,一个撑着伞,一个扶着盲人老大爷向前走。图画表现了小学生助人为乐的精神,这点学生容易理解,但要写出一段较为具体的话来,就不容易了。习作要求是写事情的经过,要写出他们三个人怎样走到一起来的,中途发生了什么事情,各说了些什么话。这些都是图上没有的要靠想象,所以,启发合理想象,言之有序,是这次训练的重点和难点。为此,教师首先认真观察,指导想象、指导表达。指导观察,注意天气、人物衣着、动作神态。指导想象,紧扣训练要求,引导合理想象。指导表达,根据画面动作、神态,想象帮助老大爷过程,先说后写,边观察边想象,边口述。口述之后,各人写初稿。在绝大多数学生完成草稿之后,老师拿出“下水文”与学生见面,让学生以老师的文章结构为例,仿其法不套其作地修改。老师“下水文”的指导,对于怕写作文的大多数学生犹如雪中送炭。孩子们有茅塞顿开的感觉,津津有味地模仿“下水文”,把文章的开头,结尾,想象部分充实,较成功地完成了本次习作训练。

另外,我再谈谈如何指导学生写真人真事提高写作能力。

从我校学生过去的作文看,多数是抄袭范文的真正属于自己的作文寥寥无几。写学校,一开头就写我的学校在某某地方;写老师,就写“我”生病在家,某老师深夜到家辅导;写同学,就写老师布置五道题,他做了四道,还剩一道想不出来,最后还是苦苦的想,终于想出来了。从主观上来讲,教师对指导写真人真事重视得不够,是主要原因。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作文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一次我有意识地让学生考一篇作文,要求当堂交卷,不准翻书,不准讲话。题目是“当我现在考作文的时候”。由于没有这样的范文,很多学生抓耳挠腮,无法下笔。结果全班43人,仅有3人还算写得不错。事后,我组织他们进行讨论,使他们认识到,如果平时能独立地作文就不会这样犯愁了。在提高学生认识的基础上,我鼓励他们大胆地独立作文,要求他们写真实的人名、地名、景物、事实、做什么写什么。先口头表达,后书面表达。如一次学校举行篮球比赛,我在课堂上先让学生口述这次活动的经过,然后就让学生自己定题目来写。又如去年植树节,学校组织学生种树,到距离学校一公里的地方去挑树苗。开始时,一些学生怕太阳晒,怕出汗,怕难看,不愿去,后经教育,很快就从家里拿来簸箕和老师一起把树苗运回来。这次活动一结束,我就要他们写作文。结果,有的写了整个运树苗的经过,有的写自己的思想转变,有的写感想等。写法各不相同。

通过多次指导学生写真人真事,学生养成了据实作文的习惯,作文、写日记,都言之有物,再也不是抄别人之作或胡编乱凑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了,老师的负担也减轻了。

后来,我又指导这个班写人的作文:通过一件事,写一个熟悉的人并写出其特点。我先读了自己的下水作文《我的助手》。文中所写班长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特点,由于学生都很熟悉,一听后马上就意识到写的是谁,注意到怎样写出富有个性的人物特点。接着再要求学生对照课文写人的写法,分小组或向同桌说说自己熟悉的人。然后选几个组的代表发言。最后,让学生动笔写作。第二节作文课时间终了,一篇篇生动的众生百态习作写成了。

最近,我第三次进行作文教改实验。上课一开始就宣布:今天作文课要先进行一次体育小比赛——掰手腕比赛。随即请了三个同学上讲台表演,两人比赛,一人当裁判。教师提醒学生仔细观察比赛双方的表情、动作,同时注意体会自己的心理状态和周围气氛。接着教师把全班分成若干个三人小组进行比赛。10多分钟的比赛,整个课堂一片欢乐。然后教师说:“請获得冠军的同学举手。”刷的一下,举起十多个小手,教师因势利导,给予鼓励,说:“刚才比赛中获冠军的同学要在写作上获第一,比赛中输了的同学要在写作上争冠军!”

因此,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必须以抓住儿童的特征以及兴趣与爱动、好奇的天性,养成据实作文的习惯,用真实的生活知识去挖掘描绘生活的真实,才能反映社会风貌,时代气息。鲁迅先生说过:“一篇好文章,来源于多谈、多写、多练、多闻。”所以说,小学作文教学,必须学习鲁迅先生的这一理论,才能培养儿童写出引人入胜、天真烂漫的好文章。

猜你喜欢
兴趣
浅谈农村中学生英语阅读兴趣的现状和优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关于开展农村小学花样跳绳运动的实践研究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听障儿童美术教育方法研究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