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8-10-21 15:41邹大平
当代人(下半月) 2018年3期
关键词:化学教学高中化学微课

邹大平

摘要: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以碎片化的形式来讲教学内容进行呈现与扩展,可以合理有效地提升高中化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将高中的化学知识进行整合。所以本文将以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运用的基本内涵为着手点出发,进而提出加强微课运用的相应措施,希望能够促进高中化学教学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高中化学;化学教学;微课

随着高中教育改革的深化与发展,对于目前的高中化学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需要利用更新的教学手段来强化教学质量。所以下文将分析化学教学中微课运用的本质特点,在整合化学教学内容的基础之上,有针对性地进行高中化学教学的改进。

一、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运用微课的基本内涵

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资源与教学手段,能够有效辅助高中化学教学的进行,弥补传统教学课堂上所存在的不足。微课的主要模式特点就是灵活与方便,适合高中化学这一学科特征,让很多零散的知识碎片能够得以展现。

对于高中化学教学而言,微课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对于目前的高中化学教学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能够将化学教学中的难点以及重点进行再次强调与深化,实现高中化学的扩展,有很高的实践开发的操作性。另外因为微课有效地利用了信息技术,所以可以促进化学资源的多方共享,节约了教学时间,为学生们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教学体验。

二、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优势

其一,微课的教学形式更加灵活。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微课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小得多。比如高中化学中的实验内容,不仅需要教师准备试剂和器材,还要考虑到反应的环境和条件。对于有些反应条件苛刻或者危险性较高的实验不仅准备耗时长,同时也不容易达到预想的效果,过程中还有一定的危险性。将这些实验的内容和过程利用微课来呈现就大大避免了上述问题。微课不论是在实际耗材上,还是在空间上、时间上,都更加灵活、高效。

其二,微课是对化学知识点进行强化的有效途径。高中化学知识点杂而且多,相对于其他的理科来说,系统性不是特别强,因此这就需要学生对知识点进行牢固的掌握。传统的教学方式千篇一律,已经不能让学生對一些知识点有深刻的记忆,而微课这一新型的展现形式可以让学生耳目一新,通过调动学生眼、耳、脑、口、手等器官来学习。教师通过微课进行知识点的教授时发现,学生无论在接受效率上,还是在知识点的接受程度上都大大增强。

三、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一)灵活性原则

微课的特点在于“微”,这就决定了它的灵活性。教师在设计微课时应该做到简短但不简单,对知识点进行浓缩和提炼。微课在时长上一般是5~10分钟,内容上主要涵盖一个知识点或几个相关知识点,灵活地穿插在化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

(二)创新性原则

微课因其具有网络的属性,因而在内容设计和资源搜索上来源更加广泛。教师应该结合课堂教授的内容对微课的内容进行适当延展,不仅仅满足于课堂或书本上的化学内容,还可以结合网络上的资源进行相关知识点的深入探索,通过微课来引导学生去思考和创新。

四、微课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实践

(一)加强对于高中化学教学知识点的整理

想要实现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就需要针对高中化学教学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将零散的知识点进行整合,从而以微课的形式体现出来。积极利用微课的优势,深化重点难点,使得化学教学知识更加形象化与具体化。

(二)创设实验情境,提高学生参与度。

高中化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化学实验,它不仅是化学知识点的有效贯穿同时也直接关系到化学内容的实践应用。很多日常实验教师可以通过微课的形式来灵活展现实验过程和内容。比如“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这一部分,如果用传统方法教师需要对铁钉做五个系列实验,这就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做准备材料器材等工作,此外在课堂上演示也要占用很长时间。而对于学生来说,在课堂上也是被动观察和听讲,很多实验细节和操作过程不容易有深刻的理解和记忆。对此,教师可以采用实验型微课的形式,在这一部分内容讲解之前对同学们进行分组并布置任务。五个实验分为五个小组,对每个小组教师分别给出一个实验设计和实验计划,分别为:①铁钉在盛有部分自来水的开口容器中的实验、②铁钉在通入氧气的自来水的开口容器中的实验、③铁钉在盛有植物油的密闭容器中的实验、④铁钉在装满自来水的密闭容器中的实验、⑤铁钉在干燥密闭容器中的实验。在分好实验设计后,同学们自己去实验,同时要每天定点对实验的情况进行笔录和手机视频记录。一个星期后,每个组的成员要把自己实验得到的信息进行汇集并整理出一个最终的实验过程和现象记录,做成一个3分钟之内的实验型微课。教师在课堂上正式讲授时,让各小组代表分别呈现自己组的课件,由于是学生自己的作品,他们参与了整个实验的过程和微课的制作过程,所以学生们的积极性特别高,作为教师也对他们的成果比较满意。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学生不但能得到价值感的满足,还能真实的观察到实验的全过程,所以在内容的掌握和记忆上更加深刻和牢固。另一方面,教师通过采用这种微课的形式也使课堂授课更加灵活,课堂氛围轻松愉悦,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克服传统条件限制,灵活展现化学内容。

化学内容不仅表现在宏观,同时也同步作用在微观。然而很多微观的化学概念和内容在传统的教学环境和条件下是没有办法呈现的,微课刚好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这一缺陷。比如在讲解晶体这一部分时,很多学生对原子、分子和离子晶体微粒间的作用力大小和它们熔沸点的高低关系理解和掌握起来感到困难。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模拟的技术进行过程设计,将各晶体中离子克服原有的化学键成为自由离子的过程以微课的形式展现出来,以画面或动画的形式来现实各种晶体微粒间的作用力大小。通过这一直观的形式,学生们理解起来就十分容易。另外,在展示石墨晶体、金刚石、原子结构、电子在核外的运动、溶解现象和过程等化学内容上,借助计算软件进行相关的模型构建和模拟操作,更是有着传统教学方式不可取代的优势,不仅展示过程形象逼真,同时也更符合学生们的心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越来越喜欢上化学课堂。

结语

总之,微课的出现弥补了很多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它有着灵活、高效等各种传统教学模式不能比拟的优势。化学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新型教学方式来提高化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关于开发高中化学“微课”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陈心忠,《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4(6)

[2]试析微课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应用的认识与实践,郑金云,《文理导航(下旬)》,2015(6)

猜你喜欢
化学教学高中化学微课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多媒体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