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治理工程堤坝施工的技术细节

2018-10-21 05:39艾庆元
装饰装修天地 2018年13期

艾庆元

摘 要:我国政府部门加强了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投资力度,希望使得我国水利行业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河道治理工程是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重点和关键所在,施工技术是河道治理工程建设的基础,对工程建设施工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对河道治理工程堤坝施工的技术细节进行深入分析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河道治理工程堤坝施工的技术细节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河道治理工程;堤坝施工;技术细节

1 前言

在面临着水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的情况下,国家政府大力支持水利工程建设,并给予了资金与政策支持。为了使水资源与环境问题得到改善,河道治理工作尤为关键。为发挥出河道治理的建设作用,需要严格遵守其建设原则,并掌握具体的施工技术措施,从而更好的达到建设目标。

2 河道治理的意义与原则

2.1 加强河道治理的重要意义

河道建设时现代城市建设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加强水利基础性工程的建设,进一步完善防洪、排洪、灌溉等农田水利设施系统,从治理中小河道开始着手,完善工业污水处理的配套设施,大力开展污水处理和河道整治工作,构建良好循环功能的水系统。加强河道的治理,加强环境的保护,既是满足人民群众生存发展的当前需要,也是实现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优化水资源环境与生态环境,推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为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2 河道治理的原则

(1)合理规划、统一筹划的原则。观察河道周围的地形并参考相关的规划手册,衔接好河道中直流、上中下游及河岸之间的关系,调整好工业的水资源排放、群众水资源的利用与环境之间的联系,做好自然灾害等预防与处理。

(2)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河流周边的地势、环境和防洪等方面的情况,优化治理方案,选用最为科学合适的方法,从而取得最佳的施工效果。

(3)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原则。在实际开展施工期间,要加强对材料的管控,避免出现浪费的现象,并妥善安排材料的运输,施工中坚决杜绝出现以次充好的情况。治理期间要注意对该区域环境与植被的保护,在河道堤坝围栏外,应利用植物优化环境,从而同时达到治理与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

3 堤坝施工技术应用细节阐述

3.1 测绘放线

测绘工作是堤坝施工工作开展前必须要严格控制的工作,只有保证测绘的精准性,才能使得堤坝后续施工工作顺利开展。施工技术人员需要在水利工程堤坝位置进行控制网的布设,控制点放线处理需要严格依据相关规范和标准,强化测绘工作开展的专业性。工作人员需要进行堤坝横截面图示、清基地形图等众多图示绘制。根据地形测绘图对起坡桩进行天珠,为堤坝基础建设施工奠定良好基础。

3.2 堤坝基础清理施工分析

堤坝基底和案坡处理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但是对河道治理工程堤坝整体建设施工质量会造成较深影响。想要保证堤坝建设施工质量可以达到预期设想,增强堤坝应用的安全性。在对堤坝基底和岸坡进行处理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需要遵守设计方案进行处理。施工材料铺设前,需要对施工区域存在的众多杂质进行清理。如果施工区域河床底部存在泉眼或者是洞穴,也需要及时找寻有效措施进行处理。这一系列的施工内容都需要进行记录,并且将信息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进行存档处理,为后续工程建设维护提供重要依据。

3.3 对土料进行碾压和加工

堤坝土石方施工过程中,土料碾压和加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在对堆土进行碾压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遵守分层碾压的原则,碾压处理完成后进行分层夯实,保证堆土具备良好的密封性,缩减土层之间存在的空隙。分层碾压过程中分层厚度不宜过大,尽可能的控制在30cm左右,不能为了提升工程建设施工进度,忽略规范标准的要求,甚至一次性的完成堆土碾压工作。每一层土料填实完成后需要对其质量进行检验,查看土壤密实性是否满足当前工程项目建设的实际需求。土料加工需要结合堤坝建设区域自然环境,该举措主要是为了加强土料含水量控制程度,土料含水量需要控制在相应标准范围内,避免对堤坝建设施工质量造成损害。

3.4 堤坝填土建筑施工

河道治理工程堤坝堤身进行施工材料卸载时,装载施工材料的测量不能在已经夯实完成的涂料上进行时以及完成施工材料的卸载工作。可以在堤坝建设区域周围的空地上进行施工材料的卸载,堤坝堤身填土建筑需要采用机械设备与人工相结合的方式。为了保证堤坝堤身众多建筑环节都可以顺利开展,可以对施工材料卸载位置进行严格规范,土料卸载完成后及时进行平料处理。还需要对平料完成区域进行标记,对质量检验体系进行健全和完善,保证平料工作开展的高效性。土料碾压时施工人员需要选用60t轮式碾压设备,利用错缝搭接方式将各个施工地点紧密联系起来。可使用60T轮式碾,运用错缝搭接方式对各工作点和面进行搭接,堤身的上游和下游的堤坡的碾压工作可以使用YZT-10型斜面碾操作。同时,对堤身建筑的工作人员的明确分工也是堤身建筑的关键,可以运用流水型施工方式,将堤身根据不同的工序进行分段处理,组织与每段工序工作专业相适应的人员进行施工操作,各个分工队伍按照工序进行的先后轮流进行施工,高效完成分工工作即可。

3.5 浇筑混凝土工作

对材料的贮存工作不容忽视,不同规格、不同种类的材料应分开存放,以免出现混在在一起相互污染的情况,避免出现因存放不妥造成的成本损失。混凝土的配置根據设计方案的要求,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进行事先配比,确定最佳比例在进行搅拌浇筑等工作。浇筑完成后,应对混凝土面进行遮盖,防止日晒导致的变形、裂缝等质量问题,待混凝土面完全凝固,需适时进行洒水养护工作,保证混凝土面的湿润。此外,定期对混凝土面进行养护修补工作是必可可少的,施工队伍或政府相关机构应派遣专人对此项工作进行专项管理与操作,保证混凝土面的养护工作到位。

4 提高施工质量管理的有关方法

4.1 科学合理的规划与设计

第一,要保持稳定的河势及平顺的河道。按照上下游的原则,根据河道的变化特点,以河道的实际状况为基础进行治理工程的规划;第二,拓宽河道加固堤坝,为泥沙淤积提高较大的空间。很多河道滩面很宽,但泥沙淤积情况严重,河道治理需要足够宽的堤距,使河道有足够的断面对泥沙和洪水进行调节,保证堤坝的安全,减少淤积,有利于布置护岸工程;第三,多种措施相结合。在近堤处和水流顶冲布设护岸工程,以达到控制节点及重点防护的目的。

4.2 加强监管力度

第一,对于已经开工的项目,需要建立完整的监督管理制度,安排专业人员,检查施工过程中是否存在违章行为。对于相关法规及当地河道管理部门的管理制度在实行之前,一定要接受严格的审查,确保其具有应急救助方案,了解其应尽的义务;第二,对于新建的工程项目,首先进行项目的申报,按相关法律及有关部门的规定进行审查,同时某些建设项目长期占用河道影响防洪工作的问题,要对其补救方案进行研究,了解建设方应承担的义务与责任;对那些未经有关部门同意或者不合规定的项目一定要按法律途径予以处理,从而保证河道监管工作的正常进行。

5 结束语

在河道工程堤坝施工当中,要时刻将质量问题放在重要位置,因地制宜,不断优化施工方案,完善施工技术措施,为堤坝工程的建设提供基础保障。通过明确河道治理原则,掌握施工技术细节,强化治理控制来实现堤坝建设的重要目标。河道治理不但能够减少洪涝灾害的产生,还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用水环境,推动社会的稳步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吴新元.浅析河道治理工程存在的问题与优化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2).

[2] 宁贵权.浅析罗甸县仿里河河道治理施工技术[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3(8).